自残、疼痛......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香露康康 2024-02-12 09:40:45

“当我划伤我自己时,我才感觉我自己是真正活着的。”

“不疼,其实也还好,没太大感觉。”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折磨,至少在伤害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可以自己做主宰。”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MS-5)中提到过一个概念:非自杀性自伤 (NonsuicidalSelf-lnjuiy,NSSI)是指在非自杀意念支配下发生的,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身器官或组织且不会导致死亡的行为。

提到自伤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手臂的刀片划痕,其实远不止如此,按压、抓挠、撕咬、烫伤以及过多的纹身和身体穿孔都可能属于自伤的范畴。

这种行为在成人中发生率为5.5%,而在我国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7.4%和16.6%,还有相当多的自伤行为没被发现和干预。

为什么青少年会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1.调节情绪

当个人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的愤怒、强烈的焦虑或者挫折感,精神极度痛苦时,就可能把自残当作应对压力的方式。用自残行为减轻负面情绪,冲掉一部分精神痛苦。

2.对抗麻木感

抑郁症、心理创伤等问题,可能让人感到长期的隔绝和麻木。被空虚包围的青少年甚至难以察觉自己的真实存在,开始变得麻木,想要用办法保持世界的联络,而自我伤害能把他们从虚空拉回现实,赋予活着的感觉。

3.自我惩罚

很多存在自残行为的人,同时也有低自尊的问题。

容易自卑、自责的孩子常常觉得是自己的错,痛恨、厌恶自己,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来惩罚自己。

4.控制感

他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甚至自己的情绪想法,都没多少控制力。为了表达独立自主,显示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伤害自己反而成了他们唯一能控制的事。

除以上四个原因之外还可能是为了追求刺激、获得价值感以及抵抗自杀。

一旦发现孩子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很多时候,自伤行为并不是真的有明确的自杀目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对困境的一种逃避,对痛苦的一种呼救。

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通常还伴发于常见的精神障碍,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多见的问题,比如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发育迟滞等。

所以,当我们注意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不要一味苛责,认为他们的痛苦不是痛苦。

第一时间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沉着冷静,尝试和孩子沟通,聆听他们的内心想法,表达关心,了解他们的痛苦与挣扎。

如果情况复杂,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详细评估,使用心理或者药物疗法帮助孩子改善情绪、减少痛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