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但生吃却能中毒!”
这说的不是云南野生菌,而是重庆巫山的宝藏食材——魔芋。

在巫山,魔芋是刻进当地人DNA的美食记忆:烫火锅时必点一盘魔芋片,烤鱼锅里藏着软糯魔芋块,街头巷尾的凉拌魔芋酸辣开胃……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Q弹爽滑的“山珍”,
竟需要历经8道工序脱毒才能食用,更承载着从清朝延续至今的匠心技艺。

巫山魔芋的传奇,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的《巫山县志》便有记载:“根叶皆乌色,魔汁点石灰即成腐,土人多以为馔”。
当地老人常说,魔芋是山神的馈赠——生长于大巴山云雾缭绕的坡地,
吸收天地精华,却因全株含毒被称作“妖芋”。
为了让毒物变美食,巫山人摸索出独特的“脱毒秘术”:用灶灰水与石灰水反复蒸煮漂洗,8道工序缺一不可。
这种古法工艺至今未变,甚至吸引了日本专家专程考察,
最终让巫山魔芋拿下“出口免检”的殊荣。
如今,巫山年产魔芋超万吨,
连火锅底料巨头都抢着用它做配料,堪称重庆美食界的“隐形冠军”。

在巫山,魔芋的吃法比红叶还绚烂!
“非遗级”硬菜:泡椒烧魔芋酸辣泡椒与魔芋的碰撞,是巫山人家家必会的招牌菜。魔芋吸饱汤汁后,软中带韧,咬下去“噗嗤”爆汁,配上两碗米饭都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