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称呼孩子为“我的宝贝”,并告诉他:“有你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
——《最温柔的教养》
在给大学生们做“爱与被爱”工作坊的时候,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孩子会说:“很爱我的爸妈,我也知道他们深深的爱着我,但我和父母的关系却一直很有距离感,双方都不太会表达爱。”
这些孩子的感受,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有的人直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发现那些沉甸甸的、不曾诉说过的爱意,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懂得爱与被爱。
有个来访,孩子初中的时候突然开始躺平,拒学、日夜颠倒、手机不离手,妈妈无法接受,濒临崩溃的边缘找到我。在咨询中发现,妈妈从小被严苛要求长大,从未感受到过父母的爱,虽然内心深知父母是爱自己的。
自然的,她对自己的孩子也无法给出爱,孩子从小到大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被控制,进入青春期开始探索自我的时候,开始反抗了,积压了多年的债统统还给父母。
这就是典型的感受不到爱,也不会爱,我们常说孩子需要安全感,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字:被爱。
然而,中国人的传统是不善于表达爱的,在很多家庭里,心中满满的都是爱,却总是羞于表达,甚至有的父母日常言行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爱”或者“有条件的爱。”以至于很多孩子是不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更不会知道父母是因为他的存在本身而幸福和骄傲。
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家长初心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孩子提出各种严苛要求,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爱会很丰沛,表现不好时,爱就被撤回,变成嘲讽和批评。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们爱的是你的成绩、你的优秀、你的光鲜亮丽。
这必定不是家长的本意,但当大人过于强调外在标准,慢慢得,爱就变成以家长被满足为条件了。这里的家长被满足通常表现为孩子听话、按照父母的要求表现好。
有个14岁的来访,谈到父母的时候她说道:“我的原生家庭几乎充满争吵与打骂,我的母亲信奉打压式教育,我的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幼儿园的时候我被确诊过多动症,然而他们没有选择留在医院接受治疗。之后在这种家庭长大的我变得社恐而且敏感多疑,很没安全感,母爱和父爱更是一次都没体验过。”
如果她的父母看到这段话,心会被扎得多痛啊!打压式教育是事实,来访父母没有选择留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是事实,也许从结果来看他们都是错的,但在那个当下,父母都一定是出于爱的考虑,尽自己所能做出最佳的选择。
但由于没有去表达过这种爱,所以埋下这样深深的误解,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都是巨大的,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缺少真正的爱。
长此以往,孩子找不到归属感,他们努力追求外在表现,即便近乎完美,却也无法掩盖内心的低自尊和不配得感。当孩子做不到被定义的优秀时,又会引发强烈的羞愧感和绝望感,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躺平。
其实父母对孩子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的孩子,我爱你,无论你优秀与否,仅仅因为你是你,我永远爱你。”
我们经常说要学会表达爱,爱要大声说出来,言语的表达不可或缺,是家庭中爱的流动。
生活中经常给孩子爱的抱抱,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
当孩子遇到困难:“别怕,爸妈在!”
当孩子犯错了:“这并不影响我爱你。”
当孩子成功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即便有的时候父母做错了事,也请真诚的说一句:“宝贝对不起!”
这样的真心话,真的能够传递很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能够给足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这是孩子需要的底气。给孩子托底的力量,让孩子在成长中遭遇再大的困难都能守住心理防线,这是所有孩子都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一个孩子从小感受到这样的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安心做自己,就是幸福的。
谢谢你看完全文,谢谢你点亮【赞】+【在看】,谢谢你转发给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