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粉丝问:“于公,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怎样修行才能做到呢?……您在政治经济金融等各领域都有独到洞悉和深厚造诣,最擅长的是哪方面呢?”
山海于公:首先,感谢这位粉丝朋友认可。从这位粉丝朋友的语言及行为方式,可以看出,其在红尘中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上是有一定经验的。
语言上“会说话”(赞美是快速拉近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行为上没有贸然加微,而是带着问题(事情)加微,并且在加微咨询提问前,先是红包(礼节先到),而不是一上来就问别人问题(求解答)。由此可见,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及为人处事之道,还是相当丰富的。
所以,在私聊时,就这方面,我也没和你过多讲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因为你已经掌握),而是针对你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的建议(当然,这些不会放在公开发布的文章里面)。
关于其他方面修行的问题,就此概括性的方面发篇文章。
先讲一下什么是修行?修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大道理,也不是在深山老林就叫修行。修行是在日常之中,无时无刻都是在修行。修行也是修正自已的言行举止(“口身意”三业)打开智慧,这在以前文章有过讲解:
先修世法,再修出世法。没有足够的阅历,很难有所真正参悟(转世灵童,独具慧根者除外)。
红尘中修行,没结婚的先找到人生的另一半结婚,结了婚的把日子过好。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孝敬父母,养育好孩子,好好过日子。
先把人做好,再把事做好,修行自然也会好。先尽好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守住本心和初心,守住良心和本份,专注于当下,在修行中做事,在做事中修行,这就是修行,而不是为修行而修行。所以佛家偈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至于对红尘中政治经济金融等各领域的洞悉,基础一定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红尘世事历练。所有的经验及感悟不会凭空产生,只有历经过才能有经验和所悟,这些并非只是参禅悟道就能悟到。
如果问一个人最会什么?任何人无论修行再高,即使是得道高人,只要他肉身在,最会(最擅长)的一定是和有情众生一样:最会的就是“吃喝拉撒睡”,这就是自然之道。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然,这是根本之道。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有情众生都是修行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即是文章。学问与文章也是一种修行产生出的果。
所以,这些其实也都是修行的课题,不要认为这些俗气而鄙视。借假修真,万物皆为器,为一种载体,包括人生、事业、成功、财富、欲望、名利、快乐、愤怒、悲伤、烦恼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化作载体。通过这些载体,去不断总结复盘,感悟其中之道,修正身心,你的能量和认知就会不断提升,人生之路也就会越走越顺。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