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依靠汉地士大夫击败阿里不哥,同时分裂大蒙古汗国

歪史 2021-08-16 00:07:50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崛起,仅仅用了三十多年,就灭掉不可一世的金国以及存在两百多年的西夏、残存的西辽,蒙哥时期忽必烈迂回藏地,灭掉割据云南的大理,完成了对南宋的包围。

1251年,蒙哥被推举为大汗之后,任命忽必烈为漠南及汉地总管年,随后加快南下攻宋的步伐,先是通过外交手段让藏地归附蒙哥,随后派遣忽必烈南下攻占大理,大理段氏投降,旋即又被蒙哥任命为大理的世袭总管,这时候南宋已经完全被包围。

1258年,蒙哥大军南下攻宋,三路大军进展迅速,但是蒙哥自己率领的大军主力,在四川钓鱼城遭遇到顽强抵抗,蒙古军迟迟不能逾越雷池,次年,蒙哥本人也于攻城时候重伤,很快不治而死,蒙古大军于是北撤,进攻襄阳一代的忽必烈也率军北撤,目的是争夺汉位。

因为蒙哥死的意外,当时毫无准备,没有预留汉位继承人,给此后的蒙古汗国分裂留下隐患,次年,1260年,返回燕京的忽必烈在部分汉地贵族、汉地士大夫、东部部分蒙哥宗室贵族的拥戴下自立为皇帝、大蒙古汗国大汗,年号中统,取义中华开统,也可以理解为以中华为根基建立皇统、以中国为根据地建立皇统。

总之,从这时候起,蒙古忽必烈完全倒向汉化,他得到了辽金故地汉族士大夫的全力支持,忽必烈的这一行为在当时无疑是分裂的举动,因为依照蒙古的汗位继承办法,要么先可汗制定,得到贵族的认可,或者由诸多宗族亲王、贵族共同推举。

忽必烈的行为惹怒了和林的蒙古贵族,他们迅速的推举阿里不哥为大蒙古大汗,等于变相的表示忽必烈的身份是属于叛乱势力,随后派军征讨忽必烈,后者也不示弱,派军迎战,蒙古内战爆发,一是争夺汗位,二是路线之争,保持蒙古特色还是完全向辽金一样汉化。

因为当时蒙古大军大部分都在忽必烈手中,又依托中原汉地,忽必烈一开始就拥有先天优势,他的继位无异于分裂蒙古、他的志向并不是全部的蒙古,反观阿里不哥,除了本部的兵马以及留在和林的贵族兵马,他能直接指挥的兵马名义上多于忽必烈,但是,其他实力上是远弱于忽必烈的。

虽然他是正统的蒙古大汗,当时蒙古有实力的诸王中,察合台、窝阔台两家从蒙哥时期就对托雷系渐行渐远,而术赤系的这时和拖累系的在中亚也爆发内战,其中旭烈兀还支持忽必烈,但是旭烈兀的儿子和一部分术赤的人前来支持旭烈兀。

这意味着阿里不哥虽然号称全蒙古的大汗,实际上也没有完全统合蒙古势力,甚至一直是被动应战,处处都慢忽必烈一步,在继位后亲征忽必烈又被忽必烈击败,被迫退出和林,主动权开始被忽必烈掌握。

依托汉地的势力,忽必烈很快稳定了后方,拉拢了大批的蒙古贵族,此后三年的时间,接二连三失败的阿里不哥在绝望中投降忽必烈,此后被忽必烈幽禁致死。忽必烈的胜利离不开辽金汉地贵族、士大夫的支持。

阿里不哥承认忽必烈之后,后者的合法汗位并没有被其他的宗室承认,窝阔台和察合台的直接拒绝承认,术赤的很多也不承认,而旭烈兀也在中亚自立为帝,这意味着随着忽必烈的胜利整个大蒙古汗国彻底失去统一的大汗,处于完全分裂的状态。

虽然忽必烈自认为大蒙古汗国皇帝,但是不被其他汗国承认,除了旭烈兀的伊尔汗国之外,当时的忽必烈也没有全力维护蒙古汗国,反而在阿里不哥投降之后,改年号为至元,八年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可以不客气的说,正是忽必烈的行为,提前分裂了蒙古汗国,他的胜利也实质上灭亡了蒙古汗国。元朝变成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

4 阅读:204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