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女婿李玉瑶的这一句话,带着小心翼翼从电话那头传来,引发了我内心的波澜。
我立在窗前,视线停留在窗外飞快倒退的景色中,内心一片翻江倒海,却只是淡淡回复了一句:“没有,就是累了,想早点回家。”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和敷衍。
我是马素云,今年62岁,住在北方一个小城。丈夫马建国在我40岁那年突发脑溢血,最终离开了我们,当时他才刚过不惑之年,我们的儿子马志强也还只有15岁。
丈夫的突然离去,带来了生活的巨变,那时的我不得不硬起心肠,凭借一己之力将儿子供养成人。从未有轻松过,日复一日的煎熬与坚持,成为我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可志强的懂事与优秀也成了我的一丝慰藉。高考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他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您放心,以后我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
志强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医院当了外科医生,工作稳步上升,还带回了一个乖巧漂亮的姑娘——李玉瑶。他们恋爱时,我并没有插手太多,从第一次见面起,我对她的印象就不错。
婚后,玉瑶一直也算对我体贴。可正如人们常说,长久的相处总会潜藏一些矛盾。儿子儿媳迎来了他们的孩子,我也主动去伺候月子,那是我最累的一段时间,几乎脚不沾地,为了儿媳的健康,我连半夜都要起身去为她准备夜宵。然而,一声略显硬气的“妈,我腿酸,帮我揉揉”却让我隐隐感觉到了一丝心寒。
或许是积累已久的不满,那次月子之后,她提出让我每月补贴她工资,这让我内心再度翻腾,儿媳的一句“平时出钱少不了您,出力的事就算了吧,补贴我也没什么。”让我既委屈又无奈。
前几天,志强特意为我62岁生日送上了一个“旅行大礼”。他说要让我放松一下,带着玉瑶和她母亲一起南方旅游。我满怀期待,精心准备,却在旅程中感受到了一系列小小的“冷落”。
从买高铁票的座位安排,到一顿午餐,处处让我感觉得不到尊重。尤其是看到儿媳和她母亲吃着50元一份的盒饭,而我的却是20元一个简单的小菜,这一幕让我心寒不已。那刻,我突然感到自己在她们心中似乎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然而,就在我要提前返回的当天早晨,李玉瑶的一声低语和满眼泪水让我的心防瞬间崩塌。“妈,我是不是对您不好?”她小声问我,说起昨日餐桌的细节,她解释道:“我只想着我妈身体不好,想照顾她多一些,没顾虑到您的感受,真的是我疏忽了。”
她的真诚道歉让我意识到,或许是我心胸过于狭隘,太多的过往与疲惫让我对一些无心的举动产生了过度联想。随后,她给了我更多的关心和体贴,这份旅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女孩。
回程途中,玉瑶握着我的手轻轻说道:“妈,以后我一定会多注意您的感受,绝不会再让您觉得受了委屈。”她的这番话让我内心涌起了暖流,一切的不快都烟消云散。
生活中,矛盾总会存在,误会也难以避免。但正如这次旅行让我明白的,当我们能够彼此多一点体谅,多一点真心沟通,家庭里的爱也会更加深厚。
回到家,看着儿子看似漫不经心却紧张的等待,我笑着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挺好,挺好!”或许,这也是我对未来一家人相处的最美愿景。家和万事兴,日子才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