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的分量:一份用心浇筑的感恩礼

文晓妍说 2025-02-05 17:55:34

乡土之间,常有这样一句话:“人情不是金钱,而是一份情意,一份默契。”无怪乎,我的母亲总是教导我:无论生活如何艰辛,要对帮助过你的人怀抱感恩之心,将温暖薪尽火传。起初,我并不明白这份礼的意义,甚至有些抗拒。但母亲一次步履沉重的跌倒,却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一份“随礼”的深度与分量。

接到母亲电话的那一刻,满是熟稔却难言的责任感。她说村里老赵家的孩子结婚,这礼,必须随。在外忙碌打拼的我,一面为生活不停奔忙,一面却陷入这样的无奈与疑惑:随礼的钱哪儿去?值不值?然而,母亲的语气却掷地有声:“孩子,随礼不是因为寒喧,而是当年他们家粮仓空空却借大米给我们,赊账买药救你爸爸,总得还得起这个情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的记忆。小时候的凛冬,村子里的水灾,母亲抱着一筐黍米泣不成声的影像蓦然涌回。那时的恩惠,是无法用几行账单记录的,而是将艰难拉扯大的感恩刻进血脉的点滴。

母亲后来的一次意外,彻底打破了我的疑虑。当她因意外摔倒住院,村里人几乎倾巢而来,有端鸡蛋的,有送药品的,有塞钱的,“就当母亲积德积福。”那情景,深深触动了我。

尤其补修房地基时,村民们扶起的砖块、拉回的铁钉与随礼的食物包裹,都让我泪湿眶间。“人情力是村子里的桥,”一位满手泥泞叔伯拍我的肩道尽分量,“别吝啬,这份人情,不仅是礼仪,更是血肉。”

这份“随看似花销繁琐,实乃契合初心。”它让我顿悟,家乡虽不是物质丰饶的沃野,却总散发人情味十足的热浪。母亲,是我良师,把她质朴信念深种心间。人情,不是附和金钱需求,而是代际感感动、孰邻情庄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