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智的眼里,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但也是一个平凡之人。说毛主席是领袖,是因为他公私分明;而说他平凡,则是因为毛主席十分和蔼,像个长者、没有架子。
对此,高智在面对记者时,说:“我在主席身边工作10年,主席从未批评过我。不是因为我能力有多高,而是主席对同志从来都十分平易近人。”

1952年,高智担任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从那时候起,高智便与毛主席朝夕相处,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高智也见证了毛主席许多平凡之事。
1956年10月,毛主席外出开会。从会场上回来的途中,路过市区时,毛主席突然对身边的高智等人说他的肚子饿了。
听了毛主席的话,高智说:“主席,您你肚子饿了,那就回去啥也不要搞了,回去就弄饭吃。”
然而,毛主席却不同意,他看着沿街的商铺,不慌不忙地说:“不,我在外面吃。”
此时,在高智的眼里,毛主席就是一个久不在外面吃饭的长者。于是,高智便对毛主席说:“主席,那咱们吃羊肉泡馍行不行?”
高智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知道毛主席在陕北生活了多年,对陕北的羊肉泡馍有着特殊的感情,此时如果能吃到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泡馍,毛主席一定会十分开心。
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开始巩固和发展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那时候,毛主席便吃过陕北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的羊肉泡馍,对陕北老百姓的这种美食十分喜欢。
后来,毛主席多次吃过羊肉泡馍,还把这种陕北的特色美食与艰苦的革命岁月联系在了一起。
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由于战事紧张,物资十分短缺,毛主席便十分想念羊肉泡馍。
1948年,毛主席离开陕北,渡过黄河,来到河北平山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
1949年3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来到北平,开始为建立新中国而奔忙。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工作更加繁忙了。
那时候,毛主席整天忙于工作,在吃饭方面并不讲究,除了主动提出想吃红烧肉外,基本上不提要求,总是厨师做了什么,他就吃什么,更是很少去外面吃饭。

1952年,高智担任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此后,高智经常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经常听到毛主席提到陕北。
因此,在高智看来,毛主席对陕北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1956年,在开完会后,毛主席决定在外面吃点儿东西时,高智想到毛主席如果能够吃到陕北特色的羊肉泡馍,一定会很满足,便向毛主席提议去吃羊肉泡馍。
听了高智的建议,毛主席点了点头,笑着答应了下来。随后,高智又对其他人说:“主席饿了,不回去吃饭,在新街口吃羊肉泡馍。”
很快,汽车来到羊肉泡馍店,毛主席在高智和李银桥等人的陪伴下,坐到了店里面,而生下的人则坐在了外面,就像一家刚从外面回来的人一样,很随意地吃了起来。
吃饭期间,毛主席笑着说这家的羊肉泡馍做的真不错,有陕北老乡做的味道。此外,毛主席还与饭馆里的服务人员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和高智等人便吃饱了。结账的时候,服务人员告诉他们,总共是6元3毛钱。

然而,大家搜遍了身上所有的钱,都没有凑够。于是,高智便真诚地对服务人员说:“我们是临时路上决定到你这儿来吃饭的,钱凑不够,你能不能给我开个发票,我明天早上一上班,就给你送来。”
对此,服务人员在请示后表示同意。
在返回的路上,毛主席坚持要自己付钱,并表示共产党员一定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必须要讲信用,及时将欠下的饭钱,送到饭馆里。
想到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的严格要求,高智没有耽搁,第二天一大早便骑着自行车,将欠羊肉泡馍店的饭钱,送到了饭馆里。
1962年4月19日,高智刚刚回到北京,毛主席便召见了她。
得知毛主席要见他,高智抱着自己的女儿,提前来到中南海颐年堂等待召见时间的到来。在颐年堂,工作人员告诉高智:“主席一个人早已坐在沙发上等你了。”
于是,高智便将女儿托付给工作人员后,迈着大步来到毛主席的面前。

看到高智来,毛主席对他说:“高智,你在我身边工作了这么多年,都很好,我很满意。”
紧接着,毛主席又说:“现在,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是愿意继续在我身边工作,还是到基层去?继续在我身边工作也可以,想离开到其它地方做什么工作也可以提出来,谈谈你的意见。”
听了毛主席的话,高智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沉默着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高智这才抬起头,看着毛主席说:“主席,说心里话,我不舍得离开您,愿意在您身边工作一辈子。”
说着,高智鼻子一酸,感觉自己的眼泪就要留下来了,便低下头,接着说:“可是,主席多次讲了,要到基层去,不要老浮在上面看材料。经过去河南和江西,我更体会到主席说的是对的。所以,我愿意到基层去工作,经受锻炼。”
见高智如此伤感,毛主席说:“如果你愿意在我这里干,你是可以继续在我这里干的。你是一个老实人。”
听了毛主席的话,高智心里十分感动,但还是说:“主席,我还是到基层去吧。”

于是,毛主席说:“那也好,可以搞搞实际工作。”紧接着,毛主席问:“你打算去哪里?”高智说:“到西安吧。我是陕西佳县人,我愿意回陕西工作。”
毛主席说:“那好,你就到西安,回自己的家乡。你回到陕西,要把工业、农业、财贸、文教都搞搞,增长实际工作能力。”
高智说:“那当然好了。不过,到了陕西,不知人家怎么安排,得听当地组织的安排,不能由我自己。”
随后,毛主席又说:“高智,你要是走的话,也不要急着走。我听说你爱人要生孩子,你多住几天,等你爱人生了孩子再说。”
听了毛主席的话,高智点了点头,对毛主席的关心十分感激。
在高智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毛主席说:“你不要走!我和你一起照个像,好不好?”高智高兴地说:“太好了!”
于是,高智赶紧把毛主席从沙发上扶了起来,与毛主席来到外面,和毛主席照了一张相。

这时,工作人员带着高智的女儿走了过来,毛主席便高兴地问高智:“你女儿几岁了?”高智说:“5岁。”
接着,毛主席问:“叫什么名字?”高智说:“小妹。”毛主席又问:“为什么叫小妹?”高智回答说:“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所以起了个名字叫小妹。”
听了高智的回答,毛主席亲切地望着孩子笑了笑,又提议道:“你抱着孩子,我们再照一张。”
于是,工作人员又为毛主席和高智及他的女儿照了一张相。
这次离开北京后,高智虽然还与毛主席见过面,但却没有再照过相。因此,高智十分珍惜他和毛主席的那张合影,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