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在提到自己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时,蒋泽民自豪地说:“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还是在主席身边的1000多个日夜。”
在那些日子里,蒋泽民作为毛主席的警卫参谋,亲眼见证了毛主席对人民的朴素感情。

1939年10月12日,一架日轰炸机飞到延安上空,对延安进行了小规模轰炸。
10月15日,仅仅过了三天,日军便派出飞机,对延安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这次轰炸,日军飞机共投弹200多枚,炸毁房屋150余间,炸死炸伤延安军民58人。
不久后,中共中央决定,在杨家岭沟下修建一座大礼堂,所需的木料从远处运来,而石料则在当地开采。
由于这座大礼堂距离毛主席的住处很近,这边说话的声音稍微大一些,那边就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更不要说放炮炸石头了。
那时候,为了不影响毛主席休息,负责施工的人特意向施工的民工们讲述了毛主席的作息时间。
对此,民工们都十分自觉,在毛主席休息的时候,尽量不发出大的声音。此外,他们还根据毛主席的作息时间,修改了他们的施工时间,在上午10点开工,下午3点后放炮,晚上8点就收工。
当然,民工们并不会因为施工时间的调整,便偷工减料,而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和缩短休息时间,来保证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对此,毛主席的心里也十分感激,决定找个时间去看看他们。一天傍晚,太阳落山后,毛主席带着警卫参谋蒋泽民,来到采石工地上。
这时,民工们已经陆续开始收拾工具,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了。在施工现场,大家有的收拾工具,有的坐在石块上抽烟,相互轻声闲聊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他们没有见过毛主席,再加上天色已晚,光线不好,在毛主席来到采石工地的大家都没有特别注意。
很快,毛主席便来到了几个民工跟前,向他们打了招呼,加入了他们的聊天之中。这些民工没有因为毛主席是生人而没有搭理他,而是热情地和他聊了起来。
在聊天的时候,毛主席向他们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民工们有的说是当地人,有的说是附近农村的,给边区政府修过银行,大多数活是打窑洞,农忙时就回家种地。
听了大家的回答,毛主席问:“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
其中的一个民工笑呵呵地说:“共产党和八路军来了真好,我们有饭吃,有活干,还有零花钱,这日子越过越红火。”

听到民工们还有零花钱,毛主席笑着说:“你们不错呀,出来干活,家里还有零花钱。你们村子里的人怎样呢?他们也有零花钱吗?”
那个民工说:“他们平时没有零花钱,秋后卖粮能换回一些钱。有的人家秋后卖猪也能换回一些零花钱。家家都能有点儿,有的多些,有的少些。”
接着,毛主席又问:“你们农田里的收成怎么样?”
另一个民工回答说:“只要天不旱,就有好收成。自从边区政府成立后,地主减租减息了,荒地都是国家的了,如果开荒,政府两三年内什么也不要,这日子越过越稳当。”
毛主席又问:“农村的孩子都能上学吗?”那个民工说:“大部分孩子都上学了,只有偏远地方人家的孩子有的还没有上学。”
听了那个民工的回答,毛主席点了点头。
随后,毛主席向远处看了看,指着即将修建大礼堂的那个山坡,咨询道:“在这里修大礼堂行吗?山水下来能不能冲坏?”

对此,一个有经验的民工回答说:“这里山水不大,山下的河沟很宽,保险没事。”
紧接着,毛主席又问了一个他知道答案的事情,只不过是想要看看大家是怎么回答的。他问:“你们修这个大礼堂干啥用?”
听了毛主席的话,民工们还以为面前的人不知道,便回答说:“给毛主席开会用的。毛主席就住在北边山上,那个站岗的地方就是,只是我们还没有见着他。”
想到在这段时间,自己休息时没有听到民工们放炮炸石头的声音,毛主席又问:“你们为什么上午不放炮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是知道的,便看着毛主席,解释说:“你这个老爷子还不知道啊!毛主席是上午休息,夜间工作。他太累了,我们是想让他多睡一会儿,所以他一睡觉我们就休息,他一工作我们就干活。”
在毛主席和民工们聊天的时候,蒋泽民为了不影响,便待在了毛主席的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们。
这时,在蒋泽民旁边的一个民工问他:“这老爷子是干什么的?”

听了那位民工的话,蒋泽民机智地回答说:“他是管盖房子的,没有经验,到这里向你们取经来了。”
蒋泽民,1913年2月27日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马圈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蒋泽民虽然家里穷,但从小便机灵懂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满洲省委的号召和组织下,由群众、东北军和警察部队部分官兵组成了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织,这些组织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此时,蒋泽民也参加了抗日义勇军。义勇军解体后,蒋泽民流浪到河北省围场县,在当地老乡的介绍下,在当地二十六旅三十五团一营一连当了伪军。
1934年11月,蒋泽民跟随伪军,到吉林省珲春县大荒沟讨伐革命军。
1935年3月,蒋泽民和部队起义,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四团。从此,蒋泽民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那时候,在与日军战斗时,蒋泽民表现得十分英勇,多次立下战功,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2月,在大荒沟岭以南的密林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四团召开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蒋泽民被选中,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了机械和军事。毕业后,蒋泽民回到延安。
在延安,蒋泽民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当时,毛主席看着他,说:“蒋泽民,你谈谈吧,你参加义勇军了吗?”
蒋泽民回答说:“主席,我参加了义勇军。”
随后,蒋泽民又把“九·一八事变”后,他离家出走的经过,向毛主席作了详细的汇报。在说这些的时候,蒋泽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听了蒋泽民的话,毛主席指着路旁的小草,说:“你们看,春天到了,小草都长出来了。”
毛主席的话说完后,蒋泽民摘了一颗小草放入嘴里叫了起来。那一刻,一股股淡淡的清香,赶走了蒋泽民心中的苦涩。对此,蒋泽民非常感动。

后来,毛主席又看着蒋泽民,说:“别看这一棵小草,它破土而出需要很强的生命力呢。它原来是颗种子,在土里发芽,然后冲破那一道道土层,才能拱出地面。人生的道路也不是平坦的,有坎坷,有时也有沟壑,要有勇气冲破它们。”
从毛主席的话里,蒋泽民听出了勇气。
接着,毛主席又说:“革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艰难曲折的过程。泽民,就拿你刚才讲的义勇军小部队说吧,开始轰轰烈烈,可是后来为什么失败了呢?因为大家没有团结起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领导。在革命实践中人们很快认识了这个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
这次交谈,蒋泽民给毛主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39年2月,蒋泽民被任命为毛主席的警卫参谋。此后,他经常跟在毛主席的身边,从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亲眼见证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在75岁高龄时,蒋泽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的职位上退休。当时,国家给了他正军级干部的待遇。

晚年,蒋泽民对毛主席十分怀念,经常向身边的人,讲述他在毛主席身边的那1000多个日夜。
人们看得出来,蒋泽民在讲述的时候,目光中充满了对毛主席的怀念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