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活着有时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亲人都去世了确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这不这并不代表这个人就要轻生。
人,贪生怕死是常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那是大英雄大人物才会去做的事,而像福贵这样的小人物,又是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他是没有多少选择的,能活着就已经是故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了。
而且,如果把福贵放在当今社会,可能真的没法活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应该每家每户都有亲人意外去世的情况存在,只不过福贵比他们更加不幸。记得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奶奶辈的人们讲,他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很多,基本上哪家也有出生就夭折的孩子或者因为什么病而早夭的孩子,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农村人生孩子都是在家里生,注意,这是整个社会普遍都会出现的现象,不是某一家。

当整个社会的底层人民都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的时候,反而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求生欲,相对来说,现代人的抗压能力应该是不如以前的,经常会从新闻上看到因为诸如失恋、投资失利、债务问题等等因素而轻生的,相比于福贵的遭遇,不知要好多少。
福贵的一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电视剧《九九归一》,这里面的主人公郑奉时,他本是一个富家公子,苦苦相恋的初恋死了,给他留下一个女儿让他抚养,他的妻子被汉奸撞死,他的母亲被诬陷盗窃逼得自杀,他想拍电影,好不容易力排众议突破重重阻碍借债买了设备,结果却被砸了。即使亲人相继因厄运离世,即使世道险恶生活艰辛,他最后还是忍辱负重的写下了九九归一的剧本,熬到抗战胜利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记得《灵魂摆渡》里面有一个情节,打更人在面馆吃面,面馆老陈给他添了热面汤,其实这两个人都已经死掉了,尤其是打更人,他的老婆因为痨病没有钱买药已经死了很多天了,打更人生无可恋也悬梁自尽了,然而他的意念里一直有个念头,他要赚钱给他老婆治病,于是他的鬼魂还在徘徊在瑟瑟寒风中打更,虽然他已经死去很久了,但是他依然不肯去投胎,他的执念一直促使他在做打更这件事,这个情节是最让人动容的。
还有面馆老板,他借了高利贷想通过给双目失明的女儿置办一套像样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能过得好一些,结果债主逼迫他还债,要把他的女儿卖到青楼里去,他忍无可忍之下杀死了债主,同时自己也被判了死刑,在菜市口头颅被砍掉了,对女儿的担心和不舍促使他自己动手用针线把头颅缝上,又重新回到面馆继续卖面赚钱,继续养他那双目失明的女儿。

可以说,在面馆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而且都是不同的悲惨的命运,那是那个年代决定的,谁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谁的生活也都是艰苦难熬的,然而这份艰苦可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即使自己死了,意念还要支撑他们要继续活下去,就像福贵一样,他所有的亲人都离世了,他依然还要替他们所有家人活下去,他的家人也希望福贵能活下去。
你要说生命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觉得那就是活着,活着才是生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如《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的: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