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7年12月的一天,数名官兵冲进曹家。不分由说,把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曹頫给逮了起来。
时年13岁的小曹雪芹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从那天起。曹家就再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自己也再也不是那个衣食无忧的小少爷了。
曹雪芹可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其他的曹家人不能不明白。纸包不住火,曹家干的事终究没能逃过雍正帝的法眼。
那么这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
老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曹家之所以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不仅是其得罪了雍正,还是在康熙朝就埋下了祸根。
所以这曹家的病,其实是两朝老病。要真正明白曹家为何被雍正抄家,我们就必须回到康熙朝。
首先要知道这曹雪芹家里可不一般,对先帝康熙都有着不小的恩情。
当年孝庄太后在民间找奶妈,正好江南一带有位女子叫孙氏。看她聪慧健康,就把她招进宫,让她给不大的康熙喂奶。
但康熙不久就得上了天花,在那个时代得了天花就跟死了区别不大。
看着康熙满脸的红疹,高烧不退。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希望小康熙能挺过这一关。
孙氏就守在康熙身边寸步不离,一直悉心照顾。相传,孙氏还四处托人找寻药方,最后愣是找人把小康熙治好了!
在康熙走过鬼门关后,自然也不会忘了孙氏的恩情。把她老公封在了一个肥差江宁织造上。
这孙氏的老公叫曹玺,曹雪芹的曾爷爷。曹家幸亏有孙氏,才有了这么一次翻身的机会。
所以这曹家人高低算是康熙的救命恩人一家,雍正对其动手多少是有点不合礼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雍正不报恩就算了,还要抄了恩人的家!
但这还真不能怪雍正,主要是曹家没能留住这泼天的富贵。
江宁织造是个肥差,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拿不到的位置。虽然是个正五品的官位,但其权力却是大的滔天!
因其是内务府直管的机构,大事小事都可以直接交到皇帝手上。
都说恶人先告状,不管是不是恶人,先声夺人肯定是占有优势的。
所以能提前一步把奏章交到皇帝那,那优势大的都不敢想。基本上是看谁不爽,就跟皇帝大小报告告发谁。
所以即便是一品二品官员,见了曹玺这个五品官员都得恭恭敬敬的。
有这权力在手,想捞个钱不是轻轻松松?
曹玺本可以利用职位优势,大肆敛财。甚至可以把触角伸向整个江南的丝织产业,控制江南的官员体系,但他没有这么做。
曹玺当官期间,从来没向皇帝打过同行的小报告。也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反倒是帮扶着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
但一代人优秀,不代表代代人都优秀,都能忠于本分。
曹玺的儿子曹寅就是这样的人。
曹寅和康熙走得很近,甚至两人都有点称兄道弟的意思。在曹寅八九岁的时候就进宫陪康熙一起读书,甚至为其担当侍卫。
二人年龄相仿,兴趣爱好也大差不差,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1684年, 66岁的曹玺死在任上。
于是康熙就授意曹寅接任其父曹玺的位置,继续在江宁织造干活。
曹寅很有经济头脑,又有康熙这个仰仗,做起生意来那是顺风顺水。
1701年,曹寅看出了贩铜产业是一片绝对的蓝海。于是就写奏章,让康熙拨给自己点钱,好做生意。
康熙大手一挥,拨了十万两白银给曹寅。曹寅也不负众望,为康熙带回来了好几倍的利润。就算最后亏了钱,曹寅只能搪塞资金漏洞时,康熙也毫不在意。
康熙曾六次次南巡,有四次都是住在曹家府上。兄弟二人把酒言欢,好不痛快!
此时的曹家那是风头无两,整个江南找不到第二家,比曹家还要阔绰的家族了!
但曹家之所以会落得这么个被抄家的下场,曹寅脱不开干系。
这皇帝大驾光临,那肯定得摆出配得上皇帝的排场。
什么山珍海味,什么奴仆丫鬟,什么奇珍异宝。都得迎着康熙的规格来。
就算这曹寅再有商业头脑,这江南织造再怎么挣钱,都难以抵上恭迎皇帝的开销。
更何况要四次迎接康熙帝的到来!
就算曹家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花的呀!很快,曹寅本就不厚的家底就被败光了。
大家都以为曹寅在家底败光,身处人生低谷后,就得安心来做生意挣钱了吧。曹寅说,我还能打洞!
据两江总督噶礼言:曹寅亏了府库白银三百万两!更可怕的是,曹寅家里已经没有余粮能堵上这窟窿啦!
这这,听完噶礼的上奏康熙都懵了,嘀咕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只能在暗中告诫曹寅和他小舅子李煦,赶紧把窟窿堵上,不然你们就得被当众弹劾了!
偏偏此时曹寅还病倒了,估计是眼看着窟窿堵不上。心里一着急,得了疟疾躺那了。
康熙看了,也不管别的了,赶紧命人送秘药过去。可惜,康熙的药没等来,曹寅就先行一步了。
而这三百多万银子的亏空,也就没了着落。
最后康熙决定,让李煦接过曹寅的债务。当年李煦跟着曹寅可没少风光,现在有难了,也得一起担着吧!
后来陆陆续续又查出了好几笔债务,李煦及曹寅的长子曹颙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可是长子曹颙命短,当了不到三年官,就跟着他爹走了。曹寅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康熙不愿意见好友家族沦落至此。
亲自指导,把曹家另一脉的曹頫过继给了曹寅一脉。好说是给曹家增添了一些新的血液,但问题就在曹頫虽说是个读书人,但他实在没有经商的脑子啊!
所以雍正时期曹家为何没落,其实也有曹家自身人才凋零的原因在。话说回来。
在曹颙去世之时,又查出曹寅生前所欠的一笔债, 三十七万两白银。曹頫欲哭无泪,又不敢埋怨康熙,只能替曹家擦屁股。
只能说康熙这人有点本事,心态也好。可是就是心态太好了点,尤其是面对官员的态度。
康熙晚年力求社会稳定,对一些官员的僭越行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哪怕曹寅干的事放到任何朝代都是大罪,康熙仍想着把曹家保下来。
我康熙护着的人,谁都别想动!
看到这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些,雍正为什么有底气赶抄曹家。就是因为他对曹家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敢下死手。
可是在曹寅死后没几年,康熙也下去见好兄弟了。新上任的雍正,对官员的态度可就不是那么随和了。
其实在康熙的最后几年中,对曹家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好了。
想想也可以理解,康熙亲的是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你曹頫跟康熙也不亲,跟曹寅的关系更是远着呢。康熙寻思对你好有什么用啊?
1722年,雍正继位,对曹家的打压变本加厉。
这倒不是雍正针对曹家,而是雍正针对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
这雍正和其父康熙不同,年轻气盛,对藏污纳垢之事那是深恶痛绝。在其继位之后,开始在全国上下大肆追查钱粮,追查腐败。
这对国家来说是绝对的好事,但对曹家来说可未必。曹頫本身手里就有一堆债务尚未还清。但雍正看出其手中窘迫,要求在三年之内还完欠款就行,既往不咎了。
但曹頫却在此时想了个昏招,而这正中雍正帝的红线。
眼看三年之期已到,曹頫仍然凑不出足够的钱偿还债务。
于是便一边转移财产,一边欺骗朝廷说自己手中没钱。同时还四处找人托关系,让雍正帝放缓对自己的审查。
可是曹頫的一举一动都在雍正的眼中,雍正也劝过曹頫:“你老老实实还钱,不丢朕的脸面,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但曹頫已经一条路走到黑了,听不进去雍正的劝告。雍正见此,也不得长叹一口气。派人以亏空府库,转移财产等罪名把曹家抄了家。
所以曹家之所以被抄家,很大程度上是尝试着对抗雍正导致的。
雍正不是没给过曹頫机会,从劝告曹頫这事上就能看出,他仍想对曹家网开一面。但曹家转移财产,已读不回的态度触怒了雍正。
再加上雍正个人的性格,对这种贪污虚伪的官员是零容忍。
而且在雍正即位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必须整肃官场环境。曹家的问题在康熙朝可能不算事,但在雍正朝只能被无限放大,最后成为贪官污吏的典型。
再加上年羹尧正在西北打仗,军费支出就像是插在大动脉上的一把刀。让雍正朝的血哗哗往外流,为此雍正必须想办法筹措军费。
而抄家,尤其是抄贪官的家。就成了拿到军费,填补开支的最快,最方便的方式。
而且对雍正来说,曹家其实老早就得罪他了。
在当年品尝到了皇权的便利后,曹家就一直想接着利用皇权。所以开始不断地投资政治,就希望下面的皇帝也能向着曹家。
在八王夺嫡中,曹家几乎投资了所有有资格成为太子之人。唯独落下了最不受宠的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而这位就是日后的雍正帝。
所以即便政治投资消耗巨大,曹家也没从中捞到任何好处。反而在雍正眼中,曹家是从一开始就不支持自己,对自己有反对意见的反骨仔。
除了站队站错了之外,曹家的生活习惯也惹得雍正相当不满。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可能描绘的就是旧时曹家的影子。
但凡读过两句《红楼梦》,都会感叹贾府的生活之骄奢淫逸。像刘姥姥这种乡下人,努力干活一辈子都买不起贾府桌子上的一道菜。
而这也能反映出,当时的曹家到底有多奢靡。
而雍正帝偏偏又是个节俭的皇帝,和曹家天生不对付。自然蠢蠢欲动,打算把曹家翻个底朝天,看看你们家到底藏了多少财产!
可是当清点完的曹家财产呈到雍正面前时,雍正傻眼了,自己好像是真抓错人了。
除了几亩薄田和一百四十户人口之外,曹家没再查出什么别样的东西。哦,也不完全。还在曹家中查出了一百多张欠条!曹家真的已经一穷二白了。
见曹家已落得如此地步,雍正帝也不免起了恻隐之心。长叹一声,命人让曹家在北京安顿下来。
曹頫也没有被关入大牢,只是被停职调查。在一年之后,重获自由身。
乾隆帝登基后,免了曹家的欠款。允许曹雪芹重新入朝为官,多少能挣点补贴家用。
但奔波了多年的曹雪芹已经看穿人生,谢绝了乾隆帝的好意。
继续在家撰写《红楼梦》,把他那个只存在于童年中的曹家,重新浮现给世人。
所以说这曹家之所以被雍正抄家,确实是曹家病了。
而病根又牢牢扎根在康熙朝,雍正朝的曹家无论再怎么挣扎,都没法挽救曹家的命运。最后只能由曹雪芹以《红楼梦》来祭奠一下那个已经逝去的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