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定都时,处于军事安全、地理交通等多方面利益综合考量,最后决定选择洛阳,而非是关中。
其实在东汉建国之初,都城的选择就饱受争议。甚至从刘秀到刘炟,两代人都在争论这一点。
不少士大夫都认为,汉朝应当迁都长安,而非定居洛阳。但同时也有不少王公贵族,都认为应当定都洛阳。二者争纷不止,但最后依旧没能改变定都洛阳这个事实。
可是刘秀本人既不是在长安称帝,也不是在洛阳称帝,而是在河北。后来刘秀率领部队攻下了洛阳,才以洛阳作为都城。
而后展开统一战争,洛阳作为都城的地位也没有改变。 但是,天下一统,大局已定,洛阳是否作为一个正式的都城,在那些大臣眼中,这就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了。
洛阳是刘秀起义的基本盘,跟随刘秀起义的那些人,自然希望定都洛阳。而当年刘邦定都长安,那些先朝老臣自然更希望还都于长安。
在当时,东汉名士杜笃甚至还写出了《还都赋》,就是为了劝刘秀还都长安。
但刘秀毕竟是开国皇帝,他自己有着自身的见解。所以无论手下的大臣如何相劝,他依旧决定以洛阳为都城。
等到刘秀逝世,刘庄即位。大臣们依旧没有放弃迁都长安的想法。此时,班固站了出来,仿照杜笃做了《两都赋》,给洛阳党帮了个忙。
关于定都的讨论,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是利益既得者,有的是先朝老臣,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到了汉章帝一朝还在吵这件事。
无论是杜笃还是班固,他们两个的说法都是有依据的。洛阳有洛阳的好,长安有长安的妙。
首先,长安城是西周的首都,又距离秦朝的首都咸阳比较近,在政治这方面就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然后,按照当时诸侯反秦时的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就是秦朝法统的继承人。
刘邦是“正统”,而“正统”又选择了长安作为都城。身为大汉朝的继承人,刘秀理应继承正统,也定都在长安才对。
而且就算抛去政治地位不谈,仅从地理因素上来讲,长安也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都城。
长安位于关中地区,四周有函谷关崤、山秦岭、等山川拱卫。关中又是战略要地,当时秦始皇能灭六国统一天下,关中地区的战略要地就占了一份功。
面对着战略要地和政治地位两大优势,刘秀依旧选择定都洛阳,而非长安。就连继任者刘庄也是如此,绝不迁都长安。
如果是一介昏君干出这种事情,那么他可能是贪恋洛阳的繁华,也有可能是心念故土。
但是做出这样的事情,偏偏是汉光武帝刘秀。既然这样,隐藏在这种行为下的意义,就值得思索了。
毕竟,无论是班固还是杜笃,在赋文中,他们两个都没有提及要定都洛阳的原因。
但是通过综合各方面史料来看,刘秀、刘庄都拒绝还都长安,大致有三个原因。
首先,洛阳作为都城,条件比长安好太多太多了。
虽然长安已经当了汉朝两百多年的首都,但是到了东汉初年的时候,这里已经破败不堪了。
王莽虽说篡汉,但是对长安还是很重视的。毕竟都城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他也需要向世人展示自己治理的能力。
虽然王莽没霍霍长安,但是王莽败亡后,还有一大票子起义军呢。
这些人打来打去的,可不会在乎这些。
前脚绿林军占据长安,建立政权。后脚绿林军与赤眉军开战,绿林军兵败撤出长安。
而后又是各路起义军互相争斗,你打我,我打你的。多年战乱后,整个关中地区早就破败不堪了。
不只是长安城,甚至包括周围的三辅地区,不说是灾民遍地吧,也只能说是民不聊生。
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定都长安,那么对东汉朝廷来说,定然会有一大笔开支用来修缮城郭。
如果说是盛世的话,这么一大笔开支,咬咬牙还能挤出来。东汉初建,天下刚刚平定,经济上是无力支撑这种消耗的。
更何况,当时天下英才都聚集在洛阳,又有着各种豪门贵族,他们定然是不会想要迁都长安的。
然后从主观因素上看,刘秀本人也是不愿意去长安的。如果他想去,就算有再多困难,他也会一一克服,然后在某一代迁都去长安。
但是刘秀不愿意去长安,不用说了,就算要去的理由,他也会找到别的借口不去。
刘秀不想去长安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在那里他没有政治基础。
刘秀是在中原起兵的,而后又受到了河北豪强的拥护。是这群人当了个天使投资人,出兵出钱,才有刘秀建立东汉。
所以对于刘秀来说,他的政治基础就在中原和河北这一片,而并非是关中地区。
让刘秀远离自己的根据地。颠颠颠跑到长安建都。这很明显是不划算的,更是不利于他统治东汉的。别说是刘秀,换谁都不会同意。
就算刘秀脑子发昏,同意了迁都这件事。扶植刘秀起家的那些豪强世族也不会同意,他的妻族更不会同意。
如果定都洛阳,这些人是能够享受到直接的利益的。毕竟生活在都城附近,办事是很方便的。而迁都到长安,就会使得他们的利益受损。 他们自然不会同意这件事情。
再加上当时东汉刚刚建立,稍微出一点差错就有可能动摇国本,根本经不起迁都这样的折腾。
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刘秀不迁都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天下初定,最重要的还是稳定的国家一统的大局。迁都这种事情,不应当放在首位考虑。
再加上,如果定都长安的话,就需要考虑应对各种对外形式。
虽然长安被山川拱卫,在安全方面不需要做太多考虑,但是这并不代表长安固若金汤。
长安的西面是陇右,陇右附近聚集少数民族,自然战乱频发。如果要定都长安,那就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来震慑这群蛮夷。
刘秀虽然打赢了统一战争,夺得了天下。但是在震慑四方上,他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气势。
特别是在军事和外交上,他有着很大的缺陷,对外时显得比较弱势。面对外敌的入侵,也只能步步退让。
没办法,毕竟中原经过多年内乱,刚刚统一天下,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要缓上几年,才能让四夷明白谁才是老大。
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期,东汉才逐步恢复力量,才恢复了对外扩张的国家政策。
所以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刘秀不定都长安,也有担心外敌入侵这一考量。
如果军事力量不足,面对陇右蛮夷的话,可不一定能够保障国都得安全。
而且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同于西汉,东汉时期的开国功臣,大多都是世家、豪强、贵族。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刘秀才能登上天下之主的宝座。 所以刘秀在治国的时候选择用“柔”道。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做出什么选择,都要考虑手下各派系。要顾及这边的利益,又要考虑那边的利益。平衡各方,才能不让内乱出现。
很显然,大臣中建议定都洛阳的是一个派系,建议还都长安的是另一派系。
跟建议定都洛阳的那些人一样,杜笃等大臣数次请求还都长安,更多的也是出自他们自身利益考虑。而长安的政治地位、战略属性,仅仅是一方面罢了。
上书请求还都长安的大臣很多,但这些人有个特点,大多出自关中地区,也有来自陇西和巴蜀的。
这些人上书,一部分是为了国家正统性考虑。但是更多的,还是希望长安能够震慑四方,从而维持关中地区的稳定。毕竟,只有关中地区稳定下来,才更符合他们自身的政治利益。
作为封建帝王,肯定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 他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使保全另一派系。
再者说,刘秀长期被世家豪强钳制,本身也无力西顾。他能够平息内乱,防止世家势大,就已经尽心尽力了。
而且,还是那句话,就算刘秀愿意迁都,可那些中原、河北的豪强世家,他们能愿意吗?
自从刘秀起兵,他的利益就和这些豪强绑在了一起。为了能让这些豪强满意,他也得维护他们的利益。形象点比喻的话,就是:天使投资人让刘秀起家,那刘秀也得给予回报才是。
毕竟,打天下是建立在豪强势力的基础上,治天下也需要这些人的帮忙。 毕竟在汉朝,你总不能指望平民中出现那么多的精英人才。
因此,每到涉及这些豪强利益的问题,刘秀必须慎之又慎。生怕一个抉择做错,就让大汉再起内乱。
所以在定都这方面,刘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洛阳。不仅符合刘秀的利益,也符合豪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