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非爱行为”,被孩子接受的爱才幸福

棠妈育儿成长 2020-08-01 21:07:43

2020年5月23日,青岛单身妈妈张灵律师在家中遇害,15岁的女儿瑶瑶有重大作案嫌疑,而矛盾的起因是瑶瑶认为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

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这样说:“养你这么大,花了多少钱,天天就知道玩,能不能把学习搞好”“你快去学习,衣服放着妈妈来洗”等等。这些看起来全是“爱”的语言,实际上只是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瑶瑶弑母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背后反映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

什么是非爱行为

“非爱行为”就是以爱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是一种非爱性的掠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女)之间,父子(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据新京报记者对张灵的朋友采访了解到,张灵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也是一位非常强势的母亲,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女儿的人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张灵和朋友表达过,自己小时候就缺爱,所以她想把所有的爱全部给瑶瑶,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多赚钱,让孩子生活过得好一点,只要把孩子培养好,付出再多也无所谓。

相信张灵是很爱瑶瑶的,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非爱行为伤害了孩子。

什么样的爱是“非爱行为”

一、带附加条件的“爱”

一个爸爸经常告诉他的孩子:「你不乖,爸爸就不爱你了。」

一个妈妈经常告诉她的孩子:「你学习成绩好,妈妈才会爱你。」

很多家长和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很多人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的话,那时的你是什么心情,是不是觉得“自己必须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给爸妈争气,他们才会爱自己”,这些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服从我的命令,我才喜欢你,才爱你。

二、没有原则的“爱”

2017年,陕西渭南的杨某为骗取高额保费,毒死双亲,据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32岁的杨某是家中独子,被父母捧着抱着宠大的,从小没受过半点委屈。进入社会才知道生活不易。外人的冷脸和白眼让他心理扭曲,一心想发大财,最后残忍的毒死双亲。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没有原则的爱只会让孩子“恃宠而骄”,变得自私且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也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

三、依赖性的“爱”

孩子是妈妈的“精神支柱”、“全部希望”,尤其是单亲家庭,很多父母就会觉得,我们两相依为命,我就是为你活着,你不能让我失望,你必须达到我的期望。

印象很深的就是2016年播出的《妈妈是超人》里,董洁对儿子依赖和控制,节目里董洁带顶顶出去玩,把外出称为两个人的一次约会,当顶顶的注意力没在董洁身上时,董洁就哭了,然后顶顶对董洁说:“爸爸爱你”。让人看了眉头一皱,哪里不太对劲,这种对孩子的依赖演变成对孩子一种非常可怕的控制欲:“你必须听我的,必须照顾我的情绪,你的眼里只能有妈妈,甚至在孩子成年后,和媳妇抢儿子。”

四、永远无法满足的“爱”

孩子考虑98分,妈妈说为什么没考100分呢?妈妈的期望像一个无底洞无法满足,无论孩子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妈妈的一句赞美。

瑶瑶回学校上课,学校统一考试后,瑶瑶在年级排十多名,但张灵希望孩子必须在前5名,最好是前3名。其实瑶瑶的成绩很好,初中、高中都是年级前几名。家里的墙上也挂了很多奖状,瑶瑶自己的房间里也有一个柜子,里面放的都是她得奖的证书。但是,妈妈还是觉得不够,很多朋友劝她,别把孩子管得太严了,要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肯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适当的赏识和鼓励比不断的打击和批评更有效。

五、牺牲者讨债的“爱”

妈妈们每天把自己放在一个“牺牲者”的位置上,整天对孩子说我为了你“牺牲”多少,你却没有给到我应有的回报。

张灵总对瑶瑶说,“你是我的女儿,是我把你养大的,我吃的苦太多了、经历的太多了,你必须听我的。”

当孩子表现不如自己心意时,张灵就说“你看这孩子,我从小把她养这么大,花这么多钱,现在就这个样子。”

其实,生儿育女是妈妈自由的选择,而养育子女是妈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子女而放弃的一些事情也是家长们的自由选择,不应该把这个“锅"甩给孩子来背,更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被孩子接受的爱才是幸福的源泉

“非爱行为”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每个妈妈身上,很难完全避免,很多家长不理解,瑶瑶考不好担心被责备就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或许成绩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其实是经历了长期的、大量的体验性创伤,孩子的心早已‘死’了。

一、你让我不快乐——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让人担忧

张灵曾转述瑶瑶的话给朋友听。大意是说别人家的妈妈,虽然物质条件没这么好,但是人家过很快乐,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出去玩。你虽然给了我这么多,但只考虑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从不考虑我的精神感受、不考虑我是怎么想的,“你跟我沟通过吗?”瑶瑶还跟她妈妈说过“你让我不快乐”。

孩子跟妈妈说你给我的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妈妈却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不予以重视,真正爱孩子的妈妈,不仅会努力提高孩子的物质生活,更加会重视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二、多思考——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妈妈应该多思考的是“孩子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怎么样”。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化的童年生活。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通常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成长需求,而是把孩子当成童年“自己”,按照自己理想化的童年生活来培养。例如:“从小生活贫困的家长,就可能会在物质上大量满足自己的孩子。”

这其实不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在满足自己的“童年需求”或者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三、适当保持距离,爱的空间更大

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一种尊重,也是让孩子成长的必须步骤,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

瑶瑶在学校和其他孩子玩儿,张灵总要去打听那个孩子人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家里是做什么的,什么都问。有时一打听,别的孩子就不愿意了,有的就不跟瑶瑶玩了。瑶瑶对此很有意见,说“你去了解人家干什么?那只是同学,我们一块儿聊聊天。”因为这个事,两人心里有个疙瘩。

妈妈的担心我们可以理解,但相信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甚至觉得这样做很不尊重人,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了解孩子的交友观,孩子需要学会和懂得处理自己的朋友圈。没有距离、没有尊重的干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疏离你。每个家长都应该平等和理性的去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留一点空间给彼此,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这个案件也给社会和家长带来很多思考,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贫不能贫精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理念只是给我们提供更多方法和参考,具体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和引导,我们都需要结合孩子和自身的情况进行。希望我们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及时调整,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少年、中年......

关注@棠妈育儿经,更多育儿故事和知识等你来看,育儿路上的困惑、焦虑、疲惫、无助我都懂,在困难面前请一定相信,办法总是有的。
0 阅读:1

棠妈育儿成长

简介:中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