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民众心理以及经济变化,预测俄乌走向

宁侠奇谈 2025-02-10 21:32:09

1.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态度

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呈现出复杂且分化的趋势。战争初期,民调显示超过70%的民众支持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认为这是保卫国反对北约东扩威胁的必要措施。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有一部分民众的态度逐渐趋于沉默。2024年的研究显示,许多人选择避免公开讨论战争,或者减少对战争新闻的关注。 尽管大部分民众仍然坚定支持战争,认为这是对抗西方威胁的必要手段,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感到担忧。整体来看,俄罗斯社会对战争的看法正在从初期的广泛支持转向更为复杂和分化的态度。

2.乌克兰民众对战争的态度

乌克兰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则更为一致。由于战争直接发生在乌克兰领土上,民众普遍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持强烈反对态度。战争对乌克兰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许多民众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尽管如此,乌克兰民众表现出了较强的抵抗意志,支持政府继续对抗俄罗斯的侵略。据2025年1月的社会学研究所民调,51%的乌克兰人明确拒绝任何领土让步,坚持通过军事手段恢复全部领土主权。然而,38%的受访者表示可能接受“割地换和平”,这一比例较战争初期有所上升,反映出部分民众对长期战争疲劳和资源枯竭的无奈。这种态度分化表明,尽管乌克兰民众整体上仍坚持抵抗,但战争的长期化正在加剧社会内部的压力和分歧。

3.俄乌经济现状对比 从经济数据来看,俄乌两国的经济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乌克兰的GDP在战争爆发后大幅缩水,2022年下降了40%,同年的俄罗斯GDP仅下降了2.1%。战后乌克兰的经济恢复预计需要较长时间。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经济表现相对稳定。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和内部调整维持了经济运转。回顾2024年,俄罗斯的GD增长3.9%至4%,显示出一定的韧性。然而,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受到战争影响,虽然GDP增加,但多用于支持军事,因而国内物价上涨,百姓生活压力增加。由此导致部分民众选择不婚不育以减轻负担。

4.战争对两国社会的影响 战争对俄乌两国的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乌克兰的社会结构因战争而严重受损,大量基础设施被破坏,民众流离失所,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俄罗斯社会则表现出对战争的疲惫感,民众对媒体的不信任和对战争的厌倦情绪也有所增加。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两国人口的巨大损失。明面上乌克兰已有约8万士兵阵亡,40万士兵受伤,俄罗斯的伤亡人数相对较少。真实伤亡数据,恐怕双方都不止于此。

5.结论

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是损失的一方,只是乌克兰输得更惨,假如战后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部分领土,这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尤其是重建与欧洲的经济关系,若俄罗斯战后撤军则对普京政府极其不利,民众不会满意。大概率是名义上俄占区独立自治,实际由俄罗斯或者联合国控制。

0 阅读:0

宁侠奇谈

简介:喜欢军事、历史、时政以及社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