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8岁,与老公分房20年”:幻灭后的婚姻,除离婚还有一条生路

张德芬空间 2024-08-09 12:06:17

在后台,我们收到了这样一位读者的留言,她说:

“我48岁,与老公分房20年,无话可说的婚姻,在纠结要不要离婚?”

从相谈甚欢到无话可说,没有激情的婚姻到底该不该舍弃?这的确是亲密关系里经常被拿出来探讨的话题。

在电视剧中,这样的桥段也屡见不鲜。

《如懿传》中的青樱,在和弘历结为夫妻后,幻想中情深意重的那个少年郎,却在中年失信于她,爱上了其他女人,青樱顿感理想幻灭;

《玫瑰的故事》中,玫瑰不可救药的爱上初恋庄国栋,直到庄国栋因为事业放弃了她,她才突然顿悟,从美好的爱情里,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

我们想象中的亲密关系,总是充满了美好、心动、举案齐眉,但真正走在一起,却感觉好像换了一个人。

是对方变了吗?是爱消失了吗?大多时候,答案都是否定的。

因为,关系里的幻灭,其实与对方无关,而是你自己跟世界交手的必经过程。

一旦你走过这个幻灭期,你的亲密关系,才算真正开始。

亲密关系里的幻灭,

是一种什么感觉?

在亲密关系里,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一个「幻灭」的阶段。

这种感受,是让身处其中的人,突然发现对方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犹如从童话故事走到了冰冷的都市爱情,不再只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期待,眼里布满了对眼前人的失望和控制。

胡因梦和李敖的婚姻,正是对「幻灭」最真实的写照。

3个月零22天的短暂姻缘,却让两个人从最初的激情澎湃走到了反目成仇。

胡因梦与李敖的爱情,开始于浪漫的一见钟情,一个是文坛才子,一个是风华正茂的电影明星。

李敖初次见到胡因梦,便这样形容道:

“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伤感又性感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胡因梦也深深被李敖的才华吸引,两人陷入热恋,甚至不顾家庭反对,胡因梦穿着睡衣就从家里偷跑出去,与李敖成婚。

这场被万众瞩目的婚姻,却在3个月后,宣布分道扬镳,甚至对薄公堂。

他们的开始,其实和很多人一样,因为某一点的吸引,而产生“晕轮效应”,觉得对方哪哪都好,进而把自己内在理想化的期待,全部投注在了对方身上。

这时候内心的声音大概是:

我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爱情; 我找到了灵魂伴侣; 这个人就是我的命中注定。

究其原因,还是“我”内在理想化的构建,有了现实载体,“我”为此感到开心且幸运。

而破裂的本质,也是源于内在理想化的崩塌。

双方都未曾看到真实的彼此,他们爱上的是“爱的感觉”,而不是眼前这个真实的人。

所以李敖会说:“看到胡因梦因便秘而扭曲的脸,顿时心中的完美形象碎了一地。”

他爱她的美貌、爱她的温柔,却无法爱她婚后最真实的模样,像极了很多婚后夫妻彼此嫌弃的状态。

胡因梦亦是如此,她爱他的才华,但那却是对偶像的崇拜。

那句“偶像是只适合远观的,一旦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所有琐碎的真相都会曝光,因此在同居者的眼中既没有伟人,也没有美人”,真实陈述了「幻灭」到来。

但滤镜碎掉以后,对方才是真实灵动的人。

我们之所以会带着滤镜看待对方,究其原因是你在对方身上投射了很多的「需索」。

产生幻灭,

源于对「理想伴侣」的需索太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论爱情还是婚姻,一旦双方度过蜜月期,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在关系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处在蜜月期,激素的分泌最为旺盛,我们会把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投射在对方的身上。

这个阶段越用力,两个人关系越黏腻,到了后期,问题就会暴露的越多。

德芬老师曾经就对所有热恋中的男女说过一个“六字真言”:学会适可而止。

因为在前期你投射的美好期待越多,后期随着一旦对方有一点变化,你就会立马感觉到「幻灭」。

我曾经接待过的一位来访者张小姐,她和自己的老公结婚不到3个月,便因为换空调、换家具、装修房子等事情经常吵架,令她对感情再次失望无比。

因为在婚后,她觉得对方变了,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伴侣。

她希望的那个男人是可以弥补她童年时缺失的父爱,成为一直包容她、守护她的男人。

从小,张小姐生活在离异家庭,父亲在离婚后便组建了自己的新家庭,对她们母女从不过问和关心。

在和妈妈的相处中,她也一直充当的是没有话语权的角色,于是在长大后的亲密关系里,她非常想要得到一种主动权和控制权。

她希望伴侣对她言听计从,事事以她为先,以此证明自己被认可、被爱。

当伴侣在婚后的态度稍微没恋爱时那样包容了,让她感觉对方对自己懈怠了、放松了,便产生了无法控制的怨气。

两个人相处时间愈久,矛盾愈多,一切都不如从前满意时,「幻灭」的感受便随之而来。

“感觉我选错了人。” “感觉对方没那么爱我。” “感觉他变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或许,只是我们脑海里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泡泡被戳灭了而已,然后彼此也下意识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

比如,你会想要去改变对方,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开始挑毛病,一旦对方不如你意,就会爆发争吵、冲突,对伴侣也失去了尊重。

此时,你需要觉察的是,或许不是对方变了,关系差了,或爱减少了,而是,你开始从自己理想化的期待中走出来,接触到了真实的对方。

这样你的亲密关系,就可以从你跟自己内在世界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更高层级:与伴侣产生真实的链接。

所以,幻灭的到来不一定都是坏事。

当你带着智慧与觉知,不再被错觉迷惑,试着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和对方时,你会迎来两个成长的机会:

一是正面回应自己内心的创伤和空洞,二是检视你和伴侣的关系,进入到真实的链接之中。

如何平稳度过「幻灭期」?

任何关系在开始前都会有理想化的成分,换言之,没有理想化滤镜的催动和加持,人们也很难走到一起。

只是,当浪漫期退去,随着关系的深入,彼此因为价值观、个性差异、现实问题产生碰撞时,逐步袒露了本性,仍旧想要和对方走下去时,就需要去攻克遗留的课题了。

首先,我们要学会祛除附加在对方身上的光环。

刚开始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未必是真实的ta,因为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就给对方戴上了一盏光环。

你觉得她温柔体贴,可是在婚后却发现她情绪不稳定、性格暴躁,并不是她欺骗了你;

而是你可能在要求一个长期睡不好觉、半夜三更起来给孩子泡奶的母亲,还要花心思去照顾你、给你说体己话。

你觉得恋爱时候他很宠你,但婚后面对孩子的出生、经济压力的增加、双方父母的健康问题,对方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只要是与现实挨边的事情,很少是非常美好的,当婚姻关系越走越深入,考验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必须经由问题去看见真实的自己与对方。

如果你是想一直沉浸在风花雪月、情爱缠绵中的人,那么在「幻灭期」,最好的选择是放弃关系,重新去另觅新欢。

其次,放下自己的立场,去听听对方的声音。

在相处的过程中,面对越亲密的人,我们内在越容易产生控制和索求;

当我们过分执着在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上,就很容易忽略对方的声音。

就像在原生家庭里,你一直没得到足够多的关注和重视,于是在伴侣身上,你希望可以获得全部的疼爱,以此弥补过去的自己。

于是在亲密关系里,你会格外注重对方的一言一行,他有没有及时回复你的电话、信息,有没有在你生日的时候做出惊喜和表示。

在这些细节里,你拼命寻求被爱的痕迹,却会容易忘了,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他表达爱的方式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去放下自己的立场,走到对方那里去看看。

他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可能是真的手机没电了;他喜欢唠叨你的生活作息,并不是嫌弃,而是真的在关心你的身体。

当然,放下立场,并不是让你失去原则,而是在放下的那一刻,我们才会从自我的执着中走出来;

去尊重彼此的看法,倾听彼此的声音,眼里才会有另一半的存在。

最后,去觉察和检视痛苦的线索。

这个是跨过幻灭期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痛苦的一步。

这意味着我们要去剖析自我,去自我负责,面对这个痛苦背后的创伤。

如德芬老师所说的一样:

“你对待伴侣的方式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你对自己很严苛,对待伴侣就会很严苛;

你对自己很温柔,对伴侣就会很温柔。同理,你和世界的关系亦是如此。”

在一段关系产生幻灭的时候,排除对方做了违反原则的事情外,首先应该觉察的是自己的内心。

你可以去问问自己,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自己是否也有做到?

对方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是否能解决?

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何苦去要求对方呢?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检视自己到底在对方的身上投射了哪些内在需求,找到让你痛苦的线索。

在你对伴侣不满意的时候,你想想,此刻你想在对方身上得到什么?

比如,伴侣没有像往常一样及时回家,而是经常在外面喝酒应酬,你就开始大失所望,疑神疑鬼。

此时,你需要做的不是去翻阅老公的手机,或者言语攻击对方,而是去看见自己情感缺失的部分,你的不满源于内在安全感的缺乏。

你得到的是一个再次深入了解自己的机会,去检视和疗愈安全感缺失背后的童年创伤。

任何好的亲密关系,能走的长久和深入的婚姻,都是经历过一次幻灭时刻的。

所有的问题,当我们试着从正向成长的角度去看到,会发现,不过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如此,我们才能在亲密关系的修炼道场里,不白吃苦,还能向内找寻到真正的自己,拥有真正的幸福。

德芬老师在亲密关系里摸爬滚打了40年,将自己过往的经验浓缩在了《3天亲密关系体验营》的课程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鱼甜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小豆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