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图捂了多久?好在看得足够清晰,歼-35空中受油口位置曝光

鱼雷看车 2025-02-05 10:01:45

按理,空军版的歼-35A的正式亮相,除了前起落架和舰载型的歼-35略有差异外,两者之间的差异化确实不大,按理这事也就算彻底揭开了谜底,但是近日一张捂了许久的老图曝光,赫然发现,原来还忘了一个事,空中受油管的位置终于现身喽,毕竟此前没有高清图,大家关注的目光又不在这些梢枝末节层面。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上面这图从漆面来分析,应该是很早那一批次的,但是注意一个细节,机头没有空速管出现,至少说明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安装,而且从某些拼色细节来分析,其态势感知能力确实大幅增强,很明显这是一架完全体。

是不是刚刚出厂的?还真不好下结论,我也懒得找图了,直接将近期颇为热门的F-35A量产机拿出来,目前这架最新出厂的机型属于拼凑型。

图片的渊源信息如下:AF-211机身+AF-27号机头拼接缝合成的F-35A日前正式交付美国空军第388战斗机联队,该机机体由2020年6月在起落架折断事故中机头受损的AF-211号F-35A提供,机头由2014年6月23日因发动机起火的AF-27号F-35A提供,F-35项目办公室牵头的技术团队于2023年将二者缝合在了一起,AF-211号在换上AF-27的机头之后迎来重生,整个项目耗资800万美元,比购买一架全新的F-35A战斗机要便宜约7500万美元。

至少说明一件事,还未出厂正式交付的机型里,也有可能没刷漆面直接试飞一下,没什么问题再刷漆交付,所以此次拍摄的图片第一个反应是捂馊的老图,后来仔细想想,也不排除是量产版还未刷漆的试飞照。

这张新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座舱下端出现的长条状的盖板,左思右想,感觉就是空中受油口的盖板位置,反正肯定不是空中编队飞行用的“编队灯”,无论是尺寸规格还是分段方式都不太对路,基本确定就是空中受油口的盖板。

吃不准的原因就是同样的位置,歼-20上的尺寸并不是很大,还有一个细节,怎么突然感觉歼-35的身形不小?至少这座舱内飞行员头盔的尺寸比例上而言,歼-35给人的感觉更大一些?当然座舱玻璃化的面积也有可能是导致视觉差距的主因之一。

尔后对比了一下美国F-35系列的空中受油口的位置,突然发现,竟然是非常接近,包括那盖板的长度都相当的接近,看来确实是空中受油口的位置无疑。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空军是硬管加油,海军和陆战队则是软管加油,因此美空军使用了“硬管-锥套”软式空中加油装置,也就是上图中的式样,硬管的基础上复接一个软管,解决了空军加油机没法为海军舰载机空中加油的问题,当然了,目前对于我军而言,没这方面的问题,毕竟全部都是软管式,硬管的传闻许久,始终未曾出现过实物。

之后查阅了一下官方发布的空军版歼-35A的高清图,放大之后,效果还不错,同样能够看到刷漆之后的长条状盖板,确定空中受油口的位置没有任何的变化,通用化率做得相当之高,除了前起落架的区别。

空中受油口的位置找到了,剩下的就是前期传闻的带盖板的机炮位置了,目前显然没法看到机背情况,只能留待以后高清图揭晓答案。

25 阅读:16800
评论列表
  • 2025-02-05 18:58

    2014年就没了机头,这十年间美空军就没想过给配个新机头?

  • 2025-02-05 18:22

    P图造谣[笑着哭]

  • 2025-02-06 00:03

    800万美元拼接一下机身,军火商果然是比白粉更暴利啊

  • 2025-02-05 14:20

    作者大大观察非常仔细

  • 2025-02-06 05:50

    硬管加油的缺点是每次只能加一架飞机,效率不高。我国采用加粗软管方式,能够以75%硬管加油的速率同时三架一起加油

  • 2025-02-06 17:54

    机炮基本不会装了,机炮已经几十年没打下过飞机了。

  • 2025-02-05 21:44

    歼35可能已经小批量服役了。

  • 2025-02-05 19:04

    这个没有模仿,纯属巧合!

  • 2025-02-05 12:30

    其实机翼也能看出来空军版和舰载版的区别

  • 2025-02-05 10:06

    为啥我觉得绿皮机比服役的涂装更帅气呢,大家这样认为嘛[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5-02-05 10:49

    和20一起亮相的,这都多少年了,还没有服役

  • 2025-02-06 02:30

    机背的那两个点是不是头尾

鱼雷看车

简介:与车友们分享新车谍照、新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