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作为小万历的亲妈,裕王的媳妇,嘉靖的儿媳妇,李妃绝对是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女性角色中,身份地位最高的那一个。
可就是这样的存在,却因冯保一事,被前来传旨的陈洪气得大哭。
初看这段剧情的时候,我一直心存疑惑,很明显,陈洪对待李妃的态度并不恭敬,隐约还有些“挑衅”的意味。
尤其是在挨了李妃一巴掌之后,他更是不服气的话里话外抬出嘉靖,硬顶李妃,甚至为了“打李妃的脸”,自扇嘴巴,直接把李妃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才气哭了李妃。
而陈洪临走前还不忘对着张居正“诉苦”,说他奉旨办事,李妃却责罚于他,似乎势要坐实李妃责打“奉天命”办差的人的这个罪名。
按理说,陈洪就算再没脑子,再飘,也不至于蠢到跟李妃对着干。
李妃出身是不高,也不是裕王正妃,可架不住人家是小世子的亲妈啊,有这层关系在,别说是陈洪了,吕芳见了李妃都是毕恭毕敬的跪地磕头,徐阶这个内阁首辅也得主动行礼,他陈洪几斤几两没数吗。
况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陈洪与李妃的冲突明显是可以避免的,小世子不愿意让冯保走,陈洪大可以把事情交给李妃处理,自己在一边恭恭敬敬的等着就是了,就像后续他把问题甩给张居正那样,又何必着急上前,激怒护子心切的李妃呢?
直到重刷这部剧,细品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当时陈洪的处境和心思,我才明白,“挑衅”李妃是陈洪故意为之,而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兴奋却扎手的差事得知嘉靖要将冯保送到朝天观去服苦役,陈洪是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他离上位又近了一步。
冯保是吕芳的干儿子加亲信,当初冯保越级报祥瑞,陈洪本想趁机踩死冯保,消灭一个劲敌,奈何吕芳先一步出手,将冯保送到了裕王府,这可气坏了陈洪。
犯了大忌,不仅没受惩罚,反而攀了高枝进了裕王府,成了未来储君的大伴,这么好的差事落在冯保的头上,陈洪不眼红嫉妒才怪。
而且他清楚,冯保一旦在裕王府站稳脚,那吕芳便等于又多了层保护壳,他上位的难度就更大了。
如今,嘉靖要把冯保撵出裕王府,明摆着是对吕芳起了猜忌,要剪掉其羽翼,在陈洪看来,这显然是嘉靖在向他释放信号,什么信号?他快上位了的信号,他能不兴奋嘛。
忐忑的是,嘉靖把这个扎手的差事交给了他。
去的是裕王府,面对的是未来的皇上,带走的又是小世子的贴身大伴,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下两届王者,就算他陈洪是靠“狠”出圈,但那也是为了上位,而不是为了找死。
不过忐忑归忐忑,陈洪倒也没有过于担心,毕竟,他是奉嘉靖的旨意来办公差,只要对裕王恭敬一些,把“报私仇”的心思藏得隐秘一些,裕王也不会怪罪他。
就这样,陈洪带着任务来到了裕王府。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陈洪宣读完嘉靖让裕王抄字的旨意之后,连忙扶起裕王,一脸谄媚的向裕王行了大礼。
在裕王问及事情原委时,陈洪有意透露了些许嘉靖的态度:
“回裕王爷千岁的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都是那个新任户部主事海瑞,吃饱了撑的,刚进京就到六必居写了这几句话,还说什么是为了替皇上‘正人心而靖浮言’。奴才揣摩皇上是认可了这几句话,这才叫裕王也写了挂到六必居去。”
重点在最后一句话,陈洪是在委婉的提醒裕王,海瑞虽然吃了撑的搞事情,但嘉靖没有震怒,亦没有迁怒于裕王您,所以您把心放在肚子里就行。
显然,陈洪这是在向裕王示好——我这人识相,能说的,能提醒您的,您放心,我知无不言。
也是听懂了陈洪的话外音,裕王随即送给了陈洪一个价值不菲的玉佩,以示笼络与重视。
本来到此,陈洪的这趟裕王府之行堪称完美,既在裕王面前露了脸,也不着痕迹的示了好,可还有一个难关等着他呢——如何在不得罪裕王的情况下,顺利带走冯保。
陈洪好歹也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宫里混了几十年,道行虽不及吕芳,但也有自己的小聪明。
也因此,收下裕王厚礼的陈洪并没有直接宣读嘉靖要遣走冯保的旨意,而是等裕王让他回宫复旨时,故意一脸为难的在原地踟蹰,目的是为了引裕王发问,化“主动”为“被动”。
为了进一步摘清自己,在裕王问及还有什么事之后,陈洪又做了一次铺垫:
“王爷,您正在病中,可圣命又不能不说……”
这么伤人又伤心的话,我也不想说啊,可是你老爹交代的差事,我又不能不办,你一定能够理解我对不对……
见裕王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陈洪这才将冯保的事道出。
可陈洪万万没想到,没惹恼裕王却惹了李妃,更让他心惊的是,裕王为了喝止李妃的“惊天言论”,一个激动昏了过去……
这下不仅陈洪,连李妃都慌了神,直到李时珍出手救治,裕王苏醒,这场心惊肉跳的插曲才告一段落。
而陈洪在裕王的首肯下,退出了屋子,去继续执行带走冯保的任务,过程中,陈洪多次挑衅激怒李妃。
“挑衅”李妃对于陈洪“挑衅”李妃这事,可能有些朋友心存疑问,从剧情来看,明明是李妃生气打了陈洪一巴掌,为何说是陈洪在“挑衅”李妃。
原因很简单,看看这个细节就明白了。
细节一:行礼。
陈洪当着冯保与小世子的面宣读旨意的间隙,李妃也赶到了现场,而见李妃走到小世子身边,陈洪不仅没有行礼,连请安都没有,反而直接对着李妃说:
“王妃,奴婢要奉旨行事了,请将世子也抱走吧。”
要知道,当时的陈洪已经宣读完嘉靖的口谕了,宣读完口谕,他的身份便是奴婢,按规矩,见李妃过来,他是要行大礼的,就算因为有皇差在身可以不跪,但请安问好总得有吧。
参照一下陈洪之前对待裕王的态度,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同样是宣读完旨意,对裕王,陈洪毕恭毕敬的行了大礼,而对李妃,却没有。
细节二:拉扯小世子。
在李妃劝说儿子松开冯保的时候,陈洪没有请示,没有经过李妃的允许,便擅自上前拉扯小世子。
往轻了说,他是着急回宫复命,失了分寸;往重了说,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太没把李妃当回事。
细节三:顶嘴。
见陈洪没规矩的拉扯小世子,李妃一怒之下给了陈洪一嘴巴,怒斥道:
“你这奴婢,竟敢动世子爷,还敢说出世子爷乖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这样的话是皇上教你说的,还是你这奴婢自己说的。”
我们再看陈洪是怎么回话的:
“王妃息怒,奴婢没有伤世子爷,说世子爷乖的话,那也是奴婢传皇上万岁爷的口谕,王妃要是饶不过奴婢,奴婢请王妃责罚奴婢好了。”
这是在认错请罪吗?
不是,这明显是在拿嘉靖和皇差压李妃!
言外之意,我陈洪完全是按旨意办事,我可没伤害世子爷,说世子爷乖的话,那也是传皇上口谕(有能耐你找皇上对峙去),反正我没错,你要非说我错了,那我也没办法……
也是听懂了陈洪话里话外的不服气,才有了李妃的那句:“你还敢顶嘴!”
细节四:自扇嘴巴。
李妃被气哭了,连带小世子跟着一起哭,见情势不妙,陈洪思量片刻之后反将一军:
“奴婢到底做错了什么啊,王妃既不责任,奴婢自己责罚自己。”
说完,便开始左右开弓,自扇嘴巴。
你以为陈洪这是在请罪,不是!这是在把李妃往火坑里推。
陈洪是奉嘉靖旨意来办差的,代表的是嘉靖,一旦受了责罚或是受了伤,打的是嘉靖的脸,犯的是欺天的大罪。
这也是为什么李妃会说,陈洪不是在打自己,而是在打她的原因。
如果这4个细节还不能够说明陈洪是故意挑衅激怒李妃,那么我们换个角度再想想,如果前来传旨的不是陈洪(也不必是吕芳的另一个亲信黄锦),而是司礼监的石公公或是孟公公,事情还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吗?
不会!
石孟二人大概率会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在一旁等着李妃处理,连催都不会催一声,毕竟因此耽搁了时间,或是任务没完成,嘉靖顶多嘴上骂一句没用罢了。
也就是说,与李妃发生冲突,带伤回宫的这件事,是陈洪有意为之。
极高明的算计陈洪为何要主动挑衅激怒李妃?
原因有三:
其一:向嘉靖表态。
此时,正是陈洪上位的关键时期,他清楚,这时他必须立场鲜明,圈子里只能站着嘉靖,不能有其他任何人,否则他对嘉靖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而裕王则是他最不能亲近的,轻则上位无望,重则直接下线。
今天他来传旨,裕王送给了他一块玉佩,这件事即便他不说,府里的眼线也会汇报给嘉靖,一旦嘉靖猜忌他陈洪想讨好裕王,谋条后路,那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向嘉靖表明态度,先自保再谋发展,他此时必须要与裕王府划清界限。
如何划清界限?
不要玉佩或是对裕王不敬?那是找死,得罪了裕王,事情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在这种情况下,激怒李妃,与李妃发生冲突,便成了两害取其轻的选择。
毕竟得罪李妃,他与裕王之间还有一线生机,这一点,从后续的剧情中就可以得到验证。
其二:剑指吕芳。
冯保被撵出裕王府,对陈洪来说是个好事,但不够完美。
在陈洪看来,虽然嘉靖此时对吕芳有了猜忌,但毕竟人家主仆四十年,万一哪一天两人又和好了,他陈洪不就白忙活一场了嘛。
也因此,他需要趁着这个档口,下一剂猛药,捅一刀狠的,彻底让吕芳失了圣心。而带伤回宫复旨,便是陈洪针对吕芳设计好的暗箭:
皇上你看啊,吕芳和他的人跟裕王爷那边都好成什么样了,我奉您的旨意带走冯保,都落得满脸伤,再放任吕芳和冯保,那还不得翻了天,您放心,我只认您一个人,我都跟李妃闹成那样了,不可能跟他们有瓜葛,您推我上位就对了。
毕竟奉天命传旨的人受伤了,这个罪名总需要有人来担,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派冯保去裕王府的吕芳。
其三:“踩死”冯保。
陈洪剑指吕芳的同时,也准备顺带“踩死”冯保。
陈洪不是不知道嘉靖把他当枪使,但是这是他上位需要付出的代价。至于裕王与清流这边,陈洪其实也想好了,他不是没有退路和活路。
只要不彻底得罪死裕王,在他上位之后有的是时间找机会缓和,他可以给嘉靖当刀,同样,他也可以在裕王继位之后,成为裕王手里的刀!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冯保最好消失。
否则只要冯保在一天,裕王与小世子的身边就很难有他陈洪的立足之地。
结语陈洪不知道的是,他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却都是无用功。
真正让吕芳退休的,不是他陈洪,而是嘉靖对吕芳的爱护,以及吕芳自己的“思退”。至于他,一把心狠手辣又沾了血的刀,嘉靖岂会留给自己的儿子。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大明王朝66》中的陈洪果然是个有胆识的人,敢于挑战李妃的权威
这一幕真是精彩,陈洪和李妃的对决让人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