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疗愈的难点在哪儿?

心能双驱廿四载 2023-02-13 11:28:44

双相情感障碍疗愈的最大难点是复发。

因为容易复发,疗愈的进展往往会陷入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难怪知乎上一位精神科医生说,一旦你患上了双相,你的一生可能就和这个病杠上了。

复发意味着疗愈还在路上,没有结束;复发意味着疗愈方式可能存在缺陷;复发也意味着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未被解决。

究竟是什么魔力把患者拦在复发的恶性循环里?为什么患者就跳不出那个循环?

美国著名华人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徐理强教授说: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根源是基因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基因是指其具有遗传易感性,基因与环境互动指的是个体的生存环境可能会强化遗传易感性的发生。

那么,抑郁症,双相症的遗传性究竟是表观遗传(环境因素导致)还是基于细胞核DNA信息遗传?

如果是细胞核DNA信息遗传的话,那么目前抑郁症,双相症的一切疗愈手段都失去意义,因为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扭转DNA信息代码遗传的结果。

从目前的疗愈来看,当患者脑内快感体验能力恢复后,时常会有幸福的感觉,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也说明抑郁症,双相症的遗传是基于环境因素的表观遗传。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表观遗传性可以被扭转,尤其是自卑,敏感性格的遗传。

以前我们认为,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现在前沿科学已经发现:细胞膜才是细胞真正的大脑,细胞核仅仅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存储器。外界的环境信息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选择性进入细胞内部,进而影响并改变细胞的分裂,生长。

外界的环境信息能够影响和改变细胞的分裂,生长。抑郁症,双相症患者脑内海马体的萎缩就说明环境因素影响了海马体相关神经元细胞的分裂,生长和修复。

长期环境因素导致的表观遗传是可以被扭转的,但这个扭转却不能单单依赖后期环境因素的改变。因为基因与环境因素长期互动的结果,已经导致患者体内的生化物质(荷尔蒙,神经递质等)和神经元网络发生了质的改变。

也就是说,一个有抑郁情绪的母亲,由于其遗传易感性,她的孩子患抑郁症或双相症的几率很高。如果孩子患了抑郁症或双相症,那么,进行心里干预后,即使孩子和自己和解了,和母亲的关系改善了,她也很难真正走出抑郁,走出双相。因为,在孩子体内的生化物质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话,复发就会在路上。这也是心里干预难有实效的原因。

越了解抑郁症,双相症,我们会发现:抑郁症,双相症的根源不是简单的童年创伤,也不是单纯的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尽管抑郁症,双相症的疗愈需要解决这些,但它们却不是问题的全部。

患者的遗传易感性(表观遗传)才是使其陷入复发循环的元凶,也是个体对抑郁症,双相症免疫力缺乏的根源。这也解释了即使20%的孩子患有抑郁,双相,但仍有近80%的大部分孩子免疫了,毕竟完美的家庭很稀缺,幸福的童年也不多见。

遗传易感性的扭转必须依靠生物本能的力量,这是药物和心理干预无法深入的领域。

只有扭转了遗传易感性,患者大脑的快感体验能力才有望恢复并重建,脑内快感体验能力恢复了,患者才能像其他人一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所以,遗传易感性是抑郁症,双相症疗愈最大的隐性难点。

双相症疗愈的另一个隐性难点是:有些患者可能会迷恋轻躁狂期生理上的兴奋,愉悦和狂喜,迷恋内心突然涌现的无限优越感。

双相症轻躁狂期的孩子,可能会误入“康复”的虚像里,以为自己已经战胜或能够战胜双相,这一现象有时也会误导父母的判断。轻躁狂期的成人患者,可能会迷恋那种突然被“幸福”笼罩的感觉,尤其是生理上的兴奋,狂喜。

有调查显示,历史上国外许多双相症的名人(艺术家居多),轻躁狂发作时不仅放弃了锂盐的压制,还采取其他酗酒,药物等方式来延长轻躁狂时生理上的兴奋,狂喜。

躁狂期内患者大脑γ-氨基丁酸(GABA)的功率测试结果显示偏低,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抑制递质。

γ-氨基丁酸水准偏低感受到的兴奋和狂喜是失控的,不可持续的,非正常的喜悦。

只有当遗传易感性被扭转,大脑的快感体验能力恢复后,这时品尝到的狂喜,高幸福感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喜悦。

可持续的高幸福感是彻底走出抑郁症,双相症的标志。

心能双驱廿四载  ,只做独家原创。

0 阅读:8

心能双驱廿四载

简介:消除潜意识有害图像信息,扭转遗传易感性,远离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