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全军整编为四大野战军,准备下一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二野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杜义德,为了配合大部队渡江作战,在渡江战役开始的前一天,率领第三兵团从河口姚集到达塔尔岗以西的长轩岭附近。
(杜义德)
4月19日,杜义德收到消息:国民党军的一个团驻扎在长轩岭。他当即就开始部署战略计划,命令第十军的一部准备在当晚六点发起进攻。
当天下午五点多,杜义德带着三名警卫员骑马从姚集绕道来到陈家咀湾,准备在此处秘密指挥作战。
在确定村里暂时安全后,杜义德停在一家农户门前,他下马后叩响了门。
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警卫员向她说明来意后,老妇人很热情地招呼杜义德几人进门。
杜义德慢慢地走在三名警卫员身后,他从进门起第一眼就认出这位老妇人,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尽管杜义德参军后已经二十一年没见过自己的母亲了,但知道自己绝不会认错。他没有声张,默默打量起眼前这个农家小院。
院里陈列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不远处还有个牛棚。牛棚里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喂牛,杜义德认出那人就是自己的大哥杜义良!
他知道现在不是与家人相聚的时机。于是,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在桌子上摊开随身携带的地图布置起攻打长轩岭的战斗。
布置完毕后,杜义德搬起板凳来到老人身边,与她唠起了家常。
“老人家,近来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我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不让我干重活,我就在家里织织线,纺纺棉条。”
听到老人的回答,杜义德不禁一愣,他坚信自己绝不会认错人,可母亲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何要说自己只有两个儿子?
于是,杜义德接着询问:“听说您有三个儿子?”
老人立马反驳道:“没有!只有两个儿子,牛棚里的是我大儿子,我二儿子前些日子去外地了,我只有两个儿子。”
(刘伯承、杜义德、王近山、李达等)
听到这里,杜义德立马意识到,母亲隐瞒自己的存在,可能与自己惨死的父亲有关,想到这里,自己忽然理解了母亲……
那么,杜义德的母亲为何要隐瞒他的存在,又和父亲的惨死有何关系?
为父报仇,母子相见不相识原来,自从土地革命运动(1927-1936年)开展后,被地主劣绅压榨已久的贫民们,终于迎来了一线生机,他们将地主五花大绑后交给红军,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而从前的地主恶霸为了躲避红军的围剿,逃窜到国民党的驻地,并组成了“地主还乡团”,美其名曰“只为回到自己的家乡”,可实际上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对红军充满了怨气,所以如果他们遇见红军的家属也会疯狂报复。
杜义德的父亲便不慎落到他们手中,还乡团将杜父绑在树上不断鞭打,追问杜义德的下落,可杜父到死都咬紧牙关,拒不开口。
正在前线打仗的杜义德听到此事后,悲愤交加,却不能意气用事。
直到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杜义德才向政委邓小平提出返乡报仇的请求。
邓小平当即同意:“去吧,这帮恶霸欺压百姓,迫害共产主义战士以及他们的家人,理应受到惩罚。
我批给你一挺机关枪,杀这群恶霸一个片甲不留!”
杜义德十分感激地看着政委,开口道:“我一定彻底铲除地主返乡团,不仅是为我父亲,也为其他战友和被迫害的红军家属!”
当天夜里,杜义德就带着几十个士兵赶到了返乡团的老巢。这群肥头大耳的恶霸,仗着国民党军给他们提供的几支步枪,在老百姓的家里作威作福。
杜义德一声令下,战士们扣响扳机,终结了这群恶霸的生命,也拯救了被他们迫害的当地百姓。
而杜义德也终于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
思绪渐渐回拢,杜义德看着眼前隐瞒自己存在的母亲,不禁眼眶一热。
想到自己离家参军的二十多年里,母亲不仅要承受父亲离世的悲痛,还要不断搬家,隐瞒小儿子的存在来躲避迫害,杜义德心里好像被剜去一角那般疼痛……
他不再询问母亲到底有几个儿子,而是缓和态度,说道:“老人家,我听说您有个儿子参加红军了。”
听到这话,老人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咋晓得嘞,可不能往外说。”
看着母亲谨慎的样子,杜义德心里酸痛,开口道:“我在延安见过他,全国就要解放了,他还说要回来看您老人家呢!”
“真的吗?三娃子马上就能回来了?”
“真的,他不久前为父亲报了仇,马上就能回来看您了。”
老妇人一听这话,面上一紧,内心无比期待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老头子在天之灵保佑三娃子平平安安地回家啊。”
杜义德控制不住自己落泪,只能背过身擦拭,他怕母亲看出端倪认出自己。
于是,他开口道:“我帮您给他带个信儿,让他来这找您。”
听到这话,老人非常高兴,起身给杜义德冲了一杯糖茶说道:“那就拜托您了。”
看到母亲没认出自己,杜义德觉得既庆幸又辛酸。
自己离家时只有十六岁,二十几年的风霜与成长让他脱离稚气,成为一军之长。
可也让自己与母亲之间产生了二十几年的空白时光,这段时光虽能保护母亲与兄长不受敌人侵害,却让母子、兄弟相见不相识……
杜义德在心中安慰自己:家人平安就好,等到战争胜利后,我自会与他们相认……
次日清晨,老人起床一看杜义德等人早早就离开了。
然而,就当她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坐下来继续纺线时,却在桩棉条的篓子里发现了整整三十块大洋。
她吓得连忙叫来大儿子杜义良起来查看,二人看着手里这三十块大洋,久久无言……
母子相认,自古忠孝两难全1951年8月,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完毕后的杜义德,返回陈家咀湾寻找母亲。
老人看着眼前的大首长,却迟迟不敢相信。原来两年前夜宿自己家中的大官,真是自己朝思夜想的小儿子!
20多年来的分别,母子三人见面抱头痛哭。杜母忍不住抱怨道:“既然你当初就回家了,怎么不早说你是三娃子?咋不早点和娘相认啊?”
杜义德流着泪说道:
“我何尝不想跪在您面前叫声娘呢!只是当初战争还没有结束,家里还没解放,我也有任务在身。
暗处还有敌人的残余势力,一旦暴露,一家人的安全就不保了。儿子害怕您和爹一样被杀害,为了您和大哥的安全,我也不能与你们相认啊!”
杜母听罢才明白儿子的良苦用心,这么多年来,不只有自己在苦苦隐瞒小儿子的存在。
杜母心疼地抚摸着杜义德的脸颊,看着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三娃子已经长成一个为国争光的战士;
那个16岁离家参军的小儿子为了自己的安全,忍下心中汹涌澎湃的思念而选择不与自己相认……
(杜义德(左一)与战友留影)
如今,战争胜利,全国解放,母子二人终于相认。
可还没等母子俩说尽二十几年的离别之话时,杜义德就不得不大匆匆收拾行囊,原来回家后不久,中央就急令他率领三兵团援朝作战。
在朝鲜上,他协助指挥了上甘岭战役。回国后,杜义德就将母亲和哥哥接来与自己同住,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陪伴母亲。
1966年,杜义德因有要务在身,不得不离开家中前往江西上饶,离开前,他让自己大哥杜义良将母亲接回老家照顾。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杜义德一直想找机会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可奈何自己身边危险重重,也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1972年2月,杜义德收到组织命令,准备出发前往北京。当时正在家中收拾行囊的他突然收到大哥发来的电报。
电报中说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在昏迷中一直喊着“三娃子”,大哥希望杜义德能赶在母亲去世前,回老家见母亲最后一面。
可远在江西的杜义德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组织上的艰巨任务,一边又是母亲的最后一面。
这位驰骋战场多年、有勇有谋的常胜将军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他将自己关在家中,点上一支烟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烟灭了就再点上一支,灭了就再点上一支……
第二天一早,杜义德打开房门,告诉家里人自己决定去北京:
“自古忠孝两难全,我不仅是母亲的儿子,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待我完成自己的使命,再回去看母亲吧。”
到京后不久,杜义德就收到了母亲在老家过世的消息。
那天,杜义德脸色很差,身边人都担心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可杜义德摆摆手,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直到晚上杜义德回房后,有人在屋外闻到从他房里传来浓烈的烟味,听到那微弱的、压抑着的哽咽声。
大家才明白,这位看起来无坚不摧的海军总部副政委此时正悲痛欲绝。
那一夜之后的杜义德,仿佛苍老了很多。
戎马倥偬,一心为国献终生刘伯承元帅曾这么赞誉过杜义德将军:“杜义德是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才兼文武。”
不难看出,杜义德将军在人民解放军的众多高级将领中,是个极特殊的存在。
他文能执笔,武能拿枪,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全能型将领之一。
1942年4月29日凌晨,在日军蓄谋已久的四二九铁壁大包围中,我军被来势汹汹的日伪军围困到了十二里庄一带,当时情况十分紧迫,我军极力突围却仍危在旦夕。
就在这关键时刻,杜义德身先士卒,翻身上马带领一众战士对日伪军进行了有效反击,为救援大部队争取到了充足时间。
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杜义德一个躲闪不及便被一颗子弹射穿了左小腿。
眼见日军越来越近,他来不及处理伤口,只能从一旁的尸体身上撕下一块布,匆匆包裹住伤口后,立马又投入到了战争中……
有数据统计,仅1942年一年,包括第二分区在内的冀南部队,一共进行了2500余次战斗,平均每天七次,且每场战争都有无数伤亡,十分残酷。
可杜义德偏偏就喜欢冲在前线,所以他身上大伤小伤从未间断。
后来杜义德在回忆时说:“那个时候,只要能生存下来就是一种胜利。”
1946年,杜义德靠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用兵方法,让刚组建不到一年的六纵在他的带领下打了一场大胜仗。
让毛主席在短短的10天之内,接连发出三封电报,以示对六纵的嘉奖。
毛主席表示:“庆祝你们歼灭第三师的大胜利,望传令全军嘉奖!”
据说当时我军还截获了一份内容为“要找刘邓,先找六纵”的国民党军秘密电报,由此可见,六纵的勇猛。
政委邓小平对杜义德十分关注,经常和他促膝长谈,曾多次提醒杜义德:
“你打仗确实很勇敢,但还缺乏谋略,打仗想要常胜需得有勇有谋才行。”
这句话,杜义德记了一辈子,他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硬是从一个只上过八个月私塾的白丁成长为军政全优的优秀政委,颇似当初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
1980年,已经68岁的杜义德在收到中央调他去兰州军区任司令员的命令后,不顾自己刚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身体,立马表示:
“请党放心,我坚决执行命令!”
2009年9月5日,戎马一生的杜义德将军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
虽然杜义德将军已经去世多年,但国家不会忘记他的卓伟功绩,人民也不会忘记他的不朽功勋!
-END-
【文|江晨】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