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的孙子上学衣服打补丁,午饭啃窝头,老师:是不是家庭有困难

同巍聊历史 2024-06-06 11:44:39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城,人们开始穿着潮流的衣服,吃上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文娱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在一所初中,有两个学生与周围繁华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穿着打满补丁且宽大的衣服,洗到发白的裤子,脚上踩着的鞋子也已经开胶。

这对“补丁衣”兄弟是萧云志和萧云松,因为衣着简陋,引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但他们选择无视其他人奇异的眼神,自在地穿梭在校园里。

学校举行春游,同学们自行准备午餐。其他人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零食,萧云松兄弟两人却在包里掏出了两个窝窝头,顶着同学嘲笑的目光,面不改色地啃起来。

一位女老师见状,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家庭状况,并且想给予物质支持。但是被年幼的两人拒绝,并且继续一直以来的艰苦作风。

二人从未对自己的家庭做出过多的解释,也没有接受任何人的救济。

直到毕业,众人才知道两人是开国上将萧克的孙子。

作为开国上将的孙子,兄弟两人为何过得如此艰苦?

严格教育孙辈

萧云志和萧云松出生后,爷爷萧克对其十分疼爱,但是对孙子们的教育丝毫没有放松,反复叮咛兄弟两个不许公布身份,还将两人的吃穿用度降到最低标准。

刚开始经历这种艰苦生活时,面对同学的嘲笑,兄弟两人总是满脸通红跑回家跟父母抱怨。

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两人讲述自己小时候,困难到吃树叶的日子。

“树叶的涩味很重,小孩子根本吃不下去,村里的大人会提前三天把树叶泡在水里,更好的让小孩子吃。”

听了父亲的亲身经历,兄弟两人也不再计较自己吃窝窝头的事情,这比起父亲当年受的苦,简直好太多。

在学校,他们谨记爷爷的教诲,隐姓埋名,就连学籍档案上的家属姓名也是提前伪造的。身上穿的衣服是亲戚家不要的旧衣服,哥哥穿小再给弟弟。

兄弟两人隐姓埋名,直到毕业才不得不公开真实身份,却也从未接受任何优待。

幼年时期,萧克教他们写书法应遵循“四正”—身正,笔正,纸正,心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兄弟二人越发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萧云松选择了美术作为今后的奋斗方向,成功考入首都师范大学。

他从小崇拜父亲和爷爷,一直渴望当军人,但是毕业后因体重未能达标,却从未产生“走后门”的念头,最终没有走上军旅道路。

读研究生期间,他始终穿着一条洗到发白的旧军裤,每天骑着一辆即使不上锁也不会有人偷的破旧自行车,穿梭在校园间。

萧云志则是考入天津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电力系统,踏踏实实的当一名普通干部。

在面对记者提问是否觉得祖父的教育过于严苛时,他脱口而出:

“没有啊,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两兄弟虽然没有成为爷爷一样的“大人物”,但是仍然在为国家贡献力量。

兄弟两人能始终坚定的践行爷爷的期望,也受父亲萧星华以身作则的影响。

自父辈就是如此

萧星华是萧克唯一在战争年代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当时为跟随部队快速转移,萧克夫妇不得不将他交给当地一户人家收养,据他回忆:

当时日子艰难,村子里只有22个小孩,最终生存下来的,包括他在内,一共两个孩子。

后来,萧星华被接回,萧克夫妇想报答养父母一家时,他们说:“让星华报答整个村子吧。”

孩子回到身边后,夫妇两人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萧克为了让他更好的识字,熬夜在草纸上写了几千个常用汉字,每天教他。

他担心儿子因为身份而养成骄奢的性子,一再强调不允许在外说自己的身世,也告知其养父母的期望。

萧克将儿子送到很远的地方上学,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他的儿子。萧星华对父亲的教育很是理解。

他从没因为父亲的身份而与众不同,相反,在吃住方面甚至比常人还要差。

一次晚上放学,萧星华因为感冒身体很难受,但想起父亲的教诲,还是咬牙走回家。到了家就撑不下去,直接昏了过去。

萧克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但是他仍然让儿子保持这种生活。也时不时将儿子送去养父母家,告诫儿子务必记得两人的恩情。

萧星华毕业后,被父亲安排到偏远的农村基层工作,环境差、任务重。

他却十分感谢父亲的做法,也始终没忘记养父母的期望,退休后积极解决的养父母所在县城就医难的问题。

在父亲的教育下,萧星华一路刻苦努力,最终被授予少将军衔。

穿旧衣,勤俭节约其实是萧家传统,从孙辈到祖辈无一例外。

以身作则

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的一个书香家庭,家境并不富裕。从小时候,他就衣着简朴,吃食也一律清淡为主。

那个年代,能进私塾读书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萧克家里省吃俭用为他攒够学费,在学生里他显得特别起来。

其他孩子锦衣玉食,每天都换着不同款式的衣服,只有他一直穿着一套洗得掉色的长褂。

因为活泼好动,他的衣服经常磕碰出破洞,这件长褂被他父母缝缝补补。

穿梭在一群家境优渥的同学间,他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衣着感到自卑。

只是越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感恩父母让自己拥有学习知识的机会。

为了让他上小学,家里拮据到没有钱给他买新的衣物,这件满是补丁的长褂,陪着萧克从私塾到了小学。

也是从这时起,勤俭节约的观念深深地扎在萧克的脑海。

在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下,萧克的学业越来越顺利,后来成功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

在此毕业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征战江西、浙江等地。随着军功越来越多,他的职位也越升越高,待遇更是变好许多。

但是,他依旧奉行节俭,被人们调侃地成为“苦行僧”生活。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是精神层面他十分富足。行军打仗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甚至写下了长达40万字的初稿。

萧克的客房里,挂着一幅牌匾,上面写着“勤劳勤俭”四个大字。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萧家家风。

结语

萧克将军对待自己和子孙虽然苛刻,但是对待百姓十分大方。他始终心系家乡,十分重视教育。

1997年,他拿出全部积蓄,捐赠希望小学,为家乡孩子读书问题解决一大麻烦。还成立了“萧克教育奖”,奖励当地的优秀教师和学生。

2008年,萧克将军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强调不许大办丧事,子孙后代不许伸手向国家要钱。

萧克将军一生都在坚持“勤劳勤俭”,拒绝奢侈,将自己的补助金全部捐给了群众。

他不仅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家风,也为千万中华儿女树立榜样。

-END-

【文|峻玺】

【编辑|长庚】

3 阅读:1290
评论列表
  • vbb 3
    2024-07-14 10:57

    抄的不错,百无一二

  • 2024-07-19 22:20

    致敬伟大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