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国内流通过的外国银币,收藏它也是为了铭记历史

元白评文化 2025-01-05 15:24:39

最近有条友问我,之前说过西洋的银制品收藏,也聊到过国内的银元,那国外的银币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外国制作的银币其实我们很多藏友都比较熟悉,相信大家童年时都拥有过其中的几枚。有的制作还很精美。

外国银币在银币收藏圈为何被提及得不多呢?原因之一是存量比较大;其二是外国银币的流通曾经是我们国家一段屈辱的历史,所以现在币圈不是很待见外国硬币。

前面说,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见过、收集过外国银币,是因为这些银币在国内曾经流通过,存量较大。

自明清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先后崛起,这些国家铸造的货币随着军事侵入和商贸活动在世界各地流通。我国晚清积弱状况下遭受过这些国家的侵略,这些国家的银币也就大量出现在国内。

据统计,到1911年为止,流通于中国的外国银币有近百种。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曾经在我国流通使用过的外国银元中常见的几种。

对于这些银元,老百姓用直白的语言为它们取了代号。站洋正面人像是站立的,为英国制造的贸易银元,主要生产地在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为了流通方便,上面铸有中国、英国、马来西亚三国文字。制造年份从1895年到1935年,想收集齐全套的币友要注意了,这个期间有的年份没有铸造,不是每个年份都有。站洋收藏价值较高的是开启铸造的两年,结尾两年加上1904,1913年产量少,属于稀少品。普通年份站洋的价格大约跟国内的“袁大头”基本持平。

与之相对应的是坐洋,人像为坐姿。该银币为法属印度支那皮阿斯特币,图案为自由女神坐像。生产年份为1886年到1928年,其中也是有几年未铸造。这套银币除了罕见的1890年份和少见的1888年份,其它价值差不多。市场价值300左右。收藏时候要注意,坐洋有加重版坐洋,比普通坐洋约重0.2克。数量略少,价格比普通坐洋高出50%以上。

还有两种常见的也是以币面图案来称呼。日本贸易银壹圆俗称日本龙。从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到大正三年(1914年)断续制造,共有31个年份。币面有汉字和飞龙图案而没有日本文字,所以国内收藏者也比较喜爱。从直径38.6毫米和38.1毫米可称为大、小日本龙。这套银币制造工艺较为精湛,基本没有版本的区别。市场价值目前500到600一枚。

还有一种较受欢迎的是墨西哥鹰洋。这种银币由于含银量高,流通的年代很受使用者喜爱,数量较多,打戳版本也最多。我们熟知的鹰洋分大帽、小帽,花边鹰洋,1898年以后生产的直边鹰洋等等。无戳鹰洋400左右,有戳的不值得收藏。

以上外币受欢迎程度没有国内币种高,所以价位低,好品普品差距不大,建议收藏原光老包浆品相。

相对少一些的外国银币还有荷兰马剑,其图案为一骑马持剑的战士。铸造于1700至1800年之间,是最早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之一,流通于华东,台湾和澎湖等地;西班牙银元,币的正面是西班牙皇帝查理三世的胸像,背面图案盾牌左右有一对柱子,在中国被称为双柱或本洋。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国外银币每一枚规格质量都相差无几,这是当时为了方便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统一了大小、重量、含银量等标准所致。

在1914年的时候,国内天津造币总厂开铸民国三年袁世凯像银元,俗称袁大头,并大量投入使用,外国银元才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为了贸易需求,袁大头铸币标准也保持跟世界一致。

这些在国内流通过的外国银币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我们去铭记的故事,不忘历史才能开拓现在,展望未来,这也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0 阅读:0

元白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