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刿一鼓胜三鼓开始,春秋战争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各国不再死守以前的老规矩,纷纷采取谋略来赢取最终胜利。
城濮之战,是春秋中期阶段大国博弈最为精彩的战役。
晋楚双方尤其是晋国君臣在战前和战时把谋略发挥到极致,大败楚师。
我们来盘一盘,晋国究竟是通过哪些方法,战胜了强大的楚国。
【一】战役背景
春秋的前中期由于楚国长期没有出现昏君,国内非常稳定,因而国力持续增加,不断往北推进。
汉江诸姬的小国全部属于其附属国,陈、蔡、郑也在向楚国摇摆,楚王下一步当然希望宋、卫、曹加入他的势力范围,几乎有一种倾吞中原的趋势。
北方大国不能允许楚国进一步做大做强,所以齐桓公称霸期间不断通过“尊王”会盟来加强内部团结,阻止其他小国与楚联盟。
同时提出攘夷,敲打震慑楚国,告诫楚王有所收敛。
完全没有格局的周惠王居然因为家事鼓励郑国背叛齐国,与楚结盟。
结果被齐桓公连续痛扁,打得吱哇乱叫,重新回归团队。
可惜齐桓公死后齐国瞬间萎靡不振,给了楚国继续推图的机会,周王朝内部的北方诸侯急需要重新站出来一个顶梁柱,遏制这种势头。
此刻秦国还很弱,不足以与楚抗衡,晋国的版图没有过黄河,中原有事很难伸手。
几方面的原因加起来,楚成王极为强势,宋襄公不合时宜地自诩为霸主,必然是找打的节奏。
好在晋献公假道伐虢,攻灭虞国之后拿下了黄河的重要渡口,晋国才有了挺近中原的可能性。
接着重耳复国,很快完成了晋国的内部整顿,又平定王子带叛乱,周襄王赐封南阳八邑。
南阳八邑地处黄河南岸,位置极其重要,它让晋国有了一个向南发展的桥头堡,进退自如。
以上大概就是城濮之战的背景,也是今后60年晋楚长期争斗的背景。
也就是说,晋国和楚国都是把触角延伸到中原来打仗,自己的后方不会受到影响,他们即使战败,也没有太大的顾虑。
况且春秋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歼灭战,目的是为了立威,让小国依附,战损并不大。
所以先轸对晋文公说:“我军一定要和楚军PK,赢了可以成为霸主,压制楚国,战败也没关系,我国外面有大河,里面有高山,足以自守。”
楚国也是一样的情况,输了有汉水和长江为凭,别人打不到境内。成得臣一定要打,楚成王即使不想打,也给了他一支军队,让他折腾一下。
【二】战前斡旋
城濮之战的起因: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脑袋烧到80度,一个小国非要称霸,主动去打郑国,阻止它附楚。
理想当然是好的,可是现实很残酷。郑国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楚国怎么能让宋国跑出来搅局,于是发动了泓水之战。
宋国战败,宋襄公大腿中箭,后来因为箭伤导致死亡,导致郑楚结盟而宋楚结仇。
摆平郑国后,楚国把压力给到宋国,不服就打你,打到你服了为止。
宋国没办法,向晋国发出求援。
宋襄公有恩于晋文公,所以他想援宋,但是楚成王也有恩于晋文公,在道义上他又不能和楚国直接硬刚。
而且硬刚也刚不过,楚国当时的同盟很多,郑、齐、陈、蔡、卫、陈、曹都刚刚拜了把子,不可能一个打八个。
那些小国的态度倒不用在意,关键是齐国不能站在晋国的对立方,秦国不能趁机从侧翼骚扰晋国,在这个前提下晋国才愿意出兵,必败还去玩个毛线。
按理说局面上很被动、很劣势,然而晋文公和大将先轸经过商议,居然神奇地反转了过来。
晋军统帅先轸真的很牛B,虽然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他,但我认为他绝对位列春秋名将前三。
先轸向晋文公献策:宋国给我们送来重礼,我们不要,转手送给齐国和秦国,让他们出面去与楚国谈判,和解伐宋这个事情。
以楚国目前嚣张跋扈的状态,多半不同意和解,他们便会得罪齐秦,从而两个大国会站在我们这边。
同时我们进攻曹国和卫国,不直接和楚国为敌。我们把夺取曹卫两国的土地划出来补偿宋国,报答宋襄公当年的援助之恩。
曹卫刚刚与楚结盟,楚军必须救他们,于是变成楚国主动攻打晋国,我们被动反击,可以避免恩将仇报的道义谴责。
我们打败楚国,称霸中原,实现终极目标。
你就说这个计划牛不牛B?可谓滴水不漏,全面盘活,开奇谋之起点,为后世之典范。
晋国按照计划,以曹共公当初偷看晋文公洗澡为由,向卫国借道攻打曹国。
卫国不同意借道,好了,本来没有理由打你,现在有了。
先轸率师绕过卫国,刚刚进入曹地,故作声势,做出一副气势汹汹的进击姿态。大家都以为晋军要灭曹,先轸却兵锋一转,声东击西,迅速扑向卫国都城,把卫国给占领了。
先轸不仅战略上水平超绝,战术上也是炉火纯青,请收下晚辈的膝盖。
拥有了卫国的补给,晋师转而攻曹。
为了保卫都城,曹共公也是不要节操了,令人将晋国士兵尸体挂在城墙上来打击晋国士气,阻碍其攻城。
既然曹国没底线,晋国也不管什么礼法约束,在城外刨曹人的祖坟,坟头上又是撒尿,又是蹦迪。
古代人哪受得了这个,赶紧把晋国士兵尸体取下来,用棺材装好送出城。
城门一开,晋国趁机攻城,俘虏了曹共公。
如今曹卫被拿下,齐秦站在了晋国一边,楚国显得非常被动了。
楚国也是有高手的,楚将宛春向主帅成得臣建议:晋国灭曹、卫,无非为了救宋国,我们不要再执着攻宋,不如对晋国提出条件,只要他们放弃曹、卫,我们就从宋国撤兵。
高手过招,全部用的都是阳谋,让你答应也不行,不答应也不行。
如果晋国接受楚国建议,曹卫宋得救,三国都会感激楚国,晋国白忙活一场,并且没有实现与楚国最终决战的目的。
不接受条件的话,三国都会怨恨晋国,看起来好像无解,正义的天平向楚国倾斜。
宛春出使晋营,说出来意之后得意洋洋,以为晋人必定束手无策。
晋国的谈判人员顿时大怒,说道:“楚人脸皮可真厚,宋国并未被你们攻下,拿来交换两个已经灭亡的曹卫,凭什么?”
先轸示意不要吵了,直接扣押了宛春,让你玩花样,先关起来饿两天。
先轸派人告诫曹卫两国国君,想复国可以,前提是写信和楚国绝交,晋军自然会撤退。
曹卫只能照办,一直等着喜讯的成得臣既失去了曹卫同盟,又赔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参谋,岂能不爆炸?
【三】决战城濮
楚成王认为晋侯有天命庇护,这种人是打不赢的,所以不想和晋国作战,打算撤军。
成得臣咽不下这口气,可能在国内的名声也不好,强烈要求立功来堵住别人的闲话。
楚成王一看成得臣不听王命,很生气,不过还是给了他少量的军队和战车。
公元前633年,楚师与晋师正面对决。
晋文公兑现自己当初对楚成王的承诺,晋师为楚师退避三舍。此时最多拥有180乘的成得臣完全失去了理性,面对700乘的晋国大军,居然一边追击,一边发出了“今日必无晋矣”的心声,可能已经犯了妄想症。
晋军退后90里,在城濮扎寨。
第二日,三军对三军。
晋国的三军全是自己人,楚国因为人数不足,把蔡卫陈的军队拉过来充数,勉强组成三军。
蔡卫陈大家都是了解的,这仨兄弟只有一个属性:一触即溃。
从春秋初到春秋末,记忆中他们好像没赢过,和他们联合打仗,除了搅乱自己的阵脚和降低本方士气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作用。
晋国下军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所在的楚国右师,右师溃散。
楚国左师又被晋国上军诈败所迷惑,追上去遭到晋国中军拦腰截击,也溃散。
成得臣一看左右两师眨眼之间全部败绩,从头到脚彻底麻了,总算冷静下来,没有让中军去送死,鸣金后撤。
成得臣归国之后,楚成王认为他罪不可赦,将其诛杀。
楚国暂时无法与晋国相抗,暂时不再向北扩张。中原诸侯脱离了楚国的控制,纷纷与晋国修好。
不久后,晋文公在践土大会诸侯,周天子封晋文公为伯长,正式成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