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里的宋襄公,明显是用来凑数的。
他之所以感觉自己行了,主要原因在于平定了齐桓公死后齐国的内乱,帮助齐孝公复位。
蔡丘之盟时,齐桓公曾委托宋襄公照顾公子昭,桓公被害死后,公子无亏作乱赶走了公子昭,宋襄公向诸侯发出邀请,共同发兵讨伐叛乱。
然而宋襄公完全没有号召力,大国诸侯基本不予理睬,只有几个小国愿意出兵。
宋襄公也算运气不错,毕竟公子昭是齐桓公当初指定的太子,获得了齐国贵族的支持,所以并没有花多大的力气,便消灭了公子无亏与竖刁之流,让公子昭回国成为国君。
于是他膨胀起来,无视宋国的实力,要过一过当霸主的瘾。
不久之后诸侯形成了两个阵营,楚、齐、郑、陈、蔡等国结盟抱团,宋国和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形成另一集团。
宋襄公不顾国内的反对声音,非要以他的小阵营与齐楚同盟对抗。
这不是以卵击石?而且是拿鹌鹑蛋怼花岗岩。
鹿上会盟,宋襄公不自量力跳出来抢头把交椅,引起楚国和齐国强烈不满。接下来的盂地会盟宋襄公仍然自信满满地不带军队去开会,以为没人敢动盟主。
他感觉不到楚成王也渴望成为新的霸主,恨不得把他打出屎来?
结果楚成王事先埋伏好军队,直接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带回楚国囚禁,后面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才被释放回国。
饱受羞辱的宋襄公气炸了,回国后发兵攻打支持楚国的郑国,楚国派兵援郑,双方战于泓水。
宋襄公的脑子可能只有一半是脑浆,还有一半是破棉絮,迂腐到了极点。
40多年前的鄑之战,鲁国就采取了偷袭战术,在宋军还没列好队的情况发动了进攻,宋国人彻底失去了记忆,没有吸取一点教训?
大家早就不遵守春秋初期的作战规则了!
尽管大夫子鱼一再建议宋襄公把握时机袭击楚军,这位心中充满仁义的大哥依然坚持“义战”,不击半涉,不鼓不成列。
结果惨败,大腿中箭,贵族子弟多有死伤,国内一片哗然。
不仅没有做成霸主,还成了千古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