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够掌握全球霸权、让全球很多国家对它“言听计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从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开始了长达76年的海外援助策略。简单来说,就是美国通过给外国送钱送物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发展”,但前提是这些国家要“认可”美国的价值观,跟着美国走。

借此,美国维持了数十年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还为自己拉到了一大批“海外盟友”,但这个霸权,恐怕就要结束,而且,这次失败是特朗普亲手造成的,此话要从何说起呢?
· 负责美国海外援助的国际开发署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都对其在全球有数十个盟友感到十分骄傲,认为这是他们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获得胜利的“资本”。
美国这么多盟友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被美国在二战后所执行的海外援助策略而“吸引”来的,这一策略已经执行了76年,其中二战后美国针对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就被认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海外援助计划案例,也让美国更坚定了实施“海外援助”的决心。

不过,当时美国的对外援助职责分散在互助安全局、外国事务管理局等等多个机构之中,这些机构的职责相互重叠,甚至可能相互矛盾,互相之间还有竞争关系,为了统一美国的海外援助策略、扩大经济援助,更好地对抗苏联,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上任后,就开始改革对外援助计划,并通过《对外援助法》成立了国际开发署(USAID)来管理美国所有的对外经济援助,提升美国的软实力,并对抗苏联的影响。
之前的互助安全局等机构都被认为是国际开发署的前身也是因为上述机构的员工在国际开发署成立之后,很多都被国际开发署直接雇用。数据显示,196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直接雇用的美国员工数量就达到了6342人,如果算上外籍员工,其直接雇用的员工总数达到了近1.5万人,此外,美国国际开发署当时还有2000多名外包员工。

这还不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员工数量最多的时候,在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时期,国际开发署的员工人数、预算也迅速增加,到1970年,国际开发署全球员工总数达到了2.3万人的顶峰,相当于2000年之后的3倍左右。
但国际开发署成立至今,遭遇的争议也不少,媒体报道指出,每一届美国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也导致国际开发署的预算、职能经常有所“波动”,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政府认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冷战的胜利”,便打算大幅减少国际开发署的预算,但在时任国际开发署署长的阿特伍德的运作之下,该机构在被裁撤了农业等核心机构,并被关闭了数十个驻外机构之后,“勉强活了下来”。
直到“9·11”事件之后,国际开发署才重新开始获得资源和重视,数据显示,美国每5美元对外援助中就有3美元是经国际开发署之手分配的,而且其每年进行对外援助的数额十分巨大。
比如,在2023财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就向大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援助,其中乌克兰是最大受益者,获得了166亿美元的支持,此外埃塞俄比亚、约旦、刚果(金)等国家都受到了大量援助,以色列则获得了3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际开发署其实就是在“对外撒钱”,美国历任政府都希望能够借此来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但特朗普政府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国际开发署根本就是在“乱花钱”。
· 特朗普同意关闭国际开发署
媒体报道显示,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内,他就觉得国际开发署实在是太费钱了,上任后就开始削减国际开发署的预算。而在这个任期内,可能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再创新高,让特朗普也“着急”了起来,所以,他这次不打算“削减预算”了,而是直接把国际开发署给关了。
今年年初,特朗普刚刚就职之后,就签署了一份行政命令,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并对所有的对外援助项目进行评估,这一行政命令波及了数千个援助项目。1月27日,国际开发署大约60名员工被要求“休假”,第二天,与该机构有合作的公共卫生研究院则有600名员工被解雇。

几天后——就在2月3日凌晨——美国国际开发署总部办公室突然被关闭,员工被通知不用再去办公室。随后,主导了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国际开发署是一个犯罪组织,是时候让它消亡了。
马斯克还指责国际开发署是“一团虫”、参与了非法行动和“网络审查”,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反美项目”。他强调,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希望关闭国际开发署。
没到24小时,特朗普政府就宣布要对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活动进行审查,并着眼于“可能的重组”。
2月23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发布声明,要求除了负责人和关键任务的指定负责人员外,所有该部门的直接雇用人员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行政休假”,随后特朗普政府表示将取消美国国际开发署90%以上的对外援助合同。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国际开发署已经被关闭,也意味着美国70多年的海外布局被特朗普彻底打破。
一份媒体报道显示,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将导致30多个国家的至少707家非国家媒体组织、279个专注于“新闻自由”的非政府组织和6000多名记者“失去资金来源”,运营面对“重大挑战”。
乌克兰很多“独立媒体”就表示,国际开发署的关闭使得他们运营困难,项目被迫中止、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但特朗普可不管这些,现在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美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国际开发署每年送出去这么多钱,给国家造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特朗普眼里,美国政府必须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再考虑给别国送钱。

可话又说回来,关闭国际开发署真的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吗?倒也未必,因为美国70多年海外布局,就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现在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可能会导致全球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秩序格局重塑。
· 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或被重塑
美国国际开发署虽然说名义上是进行对外援助的,但我国的报告早就指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大肆干涉他国内政,还长期借援助的名义,在受援地区强行推广市场化和私有化,进行价值观渗透和“民主改造”,导致受援地区政治、经济动荡不安。实际上,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渗透的“白手套”。
俄罗斯也曾指出,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美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改变其他国家政权的主要机构,美国数十年来都在依靠国际开发署将美国的价值观“强加于全世界”。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表示,他已经通知美国国际开发署,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塞尔维亚策划的、试图引发“颜色革命”的抗议活动已经失败。
还有一个事实展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真面目,即在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之后,大量“反华”组织也失去了资金来源,其中不少还表示将“无限期暂停自费研究活动”,包括在香港制造分裂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参与了“台独”活动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参与诽谤新疆棉花的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等等。

总结来说,美国依靠国际开发署干预全世界,但如今,国际开发署被关闭,相关援助项目都被冻结,自然也就意味着那些“被干预”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可以“恢复正常”。一个正常的国家自然不会围着美国的利益转,也不会屈从于一个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那么,现在的国际秩序迟早都会被颠覆,而也可以说是特朗普亲手埋葬了这一套国际秩序。
当然,美国也有力量在阻止此事的发生。媒体报道显示,美国一名联邦法官已经无限期阻止美国解散国际开发署,并表示此事可能违反美国宪法。这名法官表示,没有任何法律授权行政部门关闭国际开发署,这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员工、承包商的利益。
这一裁决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一次挫折,不过,特朗普政府已经表示将会对此提出上诉。

或许,美国国际开发署到底会不会继续被关停,还要打一个问号,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这个机构被彻底关闭,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被重塑。
参考资料:




作者下个月就收不到狗粮了?
[呲牙笑][呲牙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国的国际开发暑本来就是抱着援助之手控制盟友,问题是其手越伸越长,其野心越来越大,做出的事情都很大程度脱离了美国政府的控制,任意和美国上台政府政策左右。美国阔绰的时候,开发暑胡乱搞美国政府或许会纵容,现在的美国债台高筑,再纵容他乱花钱乱搞,这对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是绝对是不允许的
特靠谱绝对会成入选“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