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佳县一位老者讲述:毛主席一家三口住过他家窑洞,还抱过他

非凡的黑索白 2025-04-14 16:21:59

2018年的时候,有个喜欢到处走走画画的年轻人,他来到了佳县的吕家坪,打算画一画毛主席曾经住过的房子。那时候,张继才老爷子已经79岁了,他告诉我们说,毛主席一家三口曾经在他家的窑洞里住过,而且毛主席还抱过他呢!

抗战一结束,战场上的火药味还没完全散去。国民党头头蒋介石,立马带着他的部队往革命根据地冲,他两手一起上,一边攻打山东,另一边直接冲着中共的老窝——延安去了。在陕北那边,蒋介石还特意派出了他的心腹大将胡宗南。

胡宗南只用了9天,就拉起了23万大军。毛主席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蒋介石想靠占领延安来提振军心,于是他就来了个顺水推舟,让中央机关继续留在陕北,跟胡宗南的部队周旋。这样一来,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就被咱们给拖住了。

1947年3月18号的晚上,中国共产党中央离开了延安,开始了一段长达一年又五天,在陕北的转移行动。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在佳县待的时间最长,活动也最多。他在佳县一共战斗生活了99天,还住过14户农民家的窑洞。到了10月29日那天,毛主席选择在吕家坪过夜。

毛主席在张裕甫家的土窑洞里安顿下来。张裕甫啊,那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毛主席到访的那天,他正带着一家老小在场地上忙着打谷子呢。但一想到打谷子的声音太吵,怕打扰到毛主席休息,张裕甫二话不说,就让大伙儿先把活计停了下来。

那时候,胡宗南的飞机在空中盘旋,但毛主席照样悠然自得,在院子里散步,好像啥事儿也没发生。他让身边的人叫来了几位村民,问问他们日子过得咋样。村民们说,因为天太干,粮食收成不好,主要就靠红枣和中草药维持生计。毛主席和村民们聊了一阵子,还拿笔在本子上记了点啥。

张裕甫发现,毛主席老爱带着个小丫头在院子里溜达。还有一回,一个年轻女士抱起他家猫咪逗着玩,接着就拿相机咔嚓咔嚓拍了照。到后来,张裕甫才明白过来,那俩人是毛主席的闺女李讷,还有他爱人江青。

说到李讷,张裕甫心里记得清清楚楚。有那么一次,他们全家人正围坐在院子里吃饭,大家都习惯捧着大碗直接在地上开吃。这时候,李讷瞪大眼睛,一脸好奇地看着大家。张裕甫一看,心想着这孩子可能是饿了,赶紧给她盛了一碗土豆饭递过去。可李讷却没收,她说:“我爸妈不让我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毛主席对自己的闺女,管教上向来都是很严厉的。

毛主席在吕家坪没待多久,但那儿发生了不少趣事。有一天,他带着秘书到村子里的一片枣树林子里转悠。那时候,这枣树林可是个宝贝疙瘩。陕北那边太阳大,天干,枣树上长的枣子又甜又爽口,味道好得很。要是粮食不够,乡亲们就拿红枣来顶饿。就在这时,毛主席听见枣树林里飘出了好听的歌声。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个小丫头在哼曲儿呢。

毛主席好奇地问她:“你哼的是哪首曲子?”姑娘回答:“是《东方红》。”毛主席接着问:“是谁教你唱的呀?”姑娘说:“是我们的老师。”但事实上,这首曲子是由佳县挺有名的歌手李有源创作的。得知真相后,毛主席特别开心,鼓励姑娘继续往下唱。

张继才小时候,也就是8岁那年,从他老爸张裕甫那儿听了好多关于毛主席的事儿。那时候,胡宗南的军队老来捣乱,害得他都没法上学。后来毛主席来了,张家的人就挤了挤,硬是给毛主席他们让出了三孔窑洞来住。

张继才回想起那段往事,说毛主席不太习惯睡土炕。警卫员跟家里商量了下,就把一间屋子的门板拆下来,简单做了个床。毛主席到家的次日,张继才的妈妈去主席住的窑洞拿东西。毛主席特别礼貌地跟她说:“大婶,真是给你们家添了不少乱啊。”

毛主席特别喜欢小孩子,记得那次,张继才是跟妈妈一块去的。他坐在一块大大的石头上,把张继才搂在怀里,颠来颠去地逗着玩,最后还夸道:“这小家伙真听话!”之后,每当张继才提起这事儿,他就忍不住模仿起毛主席当年抱他的动作,满脸的笑意,还有他那露出来的黄黄的牙齿,就是最好的证明。

资料上写毛主席在吕家坪待的时间是三天,但张继才讲的情况有所不同,他说实际上待了六七天呢。毛主席先到,隔了一天,江青和李讷也来了。据说,李讷原本在山西,沙家店战役大获全胜,佳县安稳了,毛主席就安排人把她们娘俩接过来了。

跟李讷一块来的几个小屁孩,都挺爱闹腾的。那时候,张继才每天下午都会跟李讷他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泥巴,玩得特别开心。

说起以前的事儿,张继才提起来,毛主席还曾经夸他机灵呢。记得有那么一天,张继才和他哥哥在场地上忙活着翻晒荞麦秸,结果毛主席也来这地界儿散步。就在这时,一架飞机冷不丁飞得超低,耳朵都给震得嗡嗡响。张继才立马扯着嗓子喊,让毛主席赶紧蹲下,接着他和哥哥手忙脚乱地抱了一堆荞麦秸,一股脑儿盖在了毛主席身上。飞机溜达了一圈没找到啥,就又飞走了。等飞机一走,毛主席站起身,直夸他们俩小子聪明。

毛主席走了吕家坪以后,他住过的那个窑洞就没人管了,慢慢就荒了。有次来了些外地游客,他们看到窑洞就问:“咋不修修这个地方呢?要是把它弄成毛主席纪念馆该多好啊。这样一来,村子脸上也有光,还能吸引不少人来,给村里带来不少收入呢。”

张继才坦言,村里头囊中羞涩,县里也不宽裕,想帮忙也使不上劲儿。再加上他们一家子人,想法七嘴八舌的,不统一,他自己手头也紧,掏不出那么多银子。结果,这房子就这么一直空着,没人管。说真的,这事儿真是太遗憾了。

毛主席在陕北转移那会儿,和不少房东家都留下了不少好玩的事儿。说起来,张家没把他们老宅子变成毛主席纪念馆,还真是挺可惜的。要是那样做了,毛主席住过的那几孔窑洞,再加上那些有意思的故事,肯定能引来一大堆人参观、拍照,留个纪念啥的!

0 阅读:5

非凡的黑索白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