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生母或是白人,侵华日军虐杀中国战俘:苏州网红塔背后的故事

在温哥华的麦克 2023-09-20 15:39:00

前言

“未进苏州城,先见北寺塔”,当乘坐火车前往苏州站时,只要在远方看见北寺塔的背影,那就说明到了苏州。况且作为苏州古城的网红地标,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与北寺塔有关,即城内任何建筑的高度均不得超过北寺塔,即使是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当年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也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规定。

如今无论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亦或是小红书,北寺塔早已成为年轻人和游客的热门打卡景点之一,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北寺塔背后竟然还隐藏着延续千年的惊悚神秘和沉重的历史,只是通常不为人知罢了。

孙权为报母恩大兴土木建塔

与年轻时代“生子当如孙仲谋”的雄姿英发不同的是,晚年孙权却变得喜怒无常,不仅一度放纵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大位,酿成二宫之争的内乱,还特别迷信佛教,过度相信因果报应。于是在赤乌年间,早已年过六旬的孙权下旨在苏州城北修建报恩寺及佛塔,官方说法为报答母亲吴皇后的养育之恩,而这就是北寺塔,又名报恩寺塔名字的由来。

其实这位吴皇后就是三国故事中耳熟能详的吴国太,起初北寺塔所在地就是吴国太在苏州的住所,后来孙尚香与刘备婚姻破裂后,回到东吴也曾长居此地。吴国太病逝前为了求圆满,下令将生前住宅捐给僧侣,改建成佛寺通玄寺,而北寺塔就是在通玄寺的基础上兴建而成。

其中在北寺塔第三层佛龛供奉着一尊石像,因其为女性形象,故而被当地人称作是八字娘娘,因为在苏州话中八字和北寺发音一样,相传这就是吴国太真容。然而她的长相却与传统中国古代女性大不相同,加之《三国志》里对孙权外貌的描述为“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也就是说他眼睛是绿色的,头发胡子是紫色的,这不禁让人合理怀疑,孙权有西方白人血统。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从东汉时期开始,中国就与西方建立了联系。公元97年,班超派遣特使甘英出使古罗马,而甘英经塔里木盆地一路西行,直至波斯湾。然而当年占据波斯湾一带的安息国却害怕自己经济利益受损,就故意欺骗甘英古罗马路途艰险,“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最终甘英成功受骗,改与安息国建立往来。不过在公元166年,古罗马使臣终于抵达洛阳,向汉桓帝进献礼物,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贸易关系。

无独有偶,同样在东汉时期,古希腊旅行家提提阿努斯也曾率领商队从地中海出发,抵达由东汉西域都护府管辖的石塔,即今天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古希腊与东汉的最早往来纪录,至今新疆境内博物馆还展有出土的白人干尸,他们大多都是往返丝绸之路的客商,且在当地成家,死后也下葬于此。

最关键的是,随着东汉与古罗马往来愈加频繁,在东汉末年,有一支来自古罗马的贸易船队曾在吴郡,即今天的苏南沿海地区登陆,为东南一带与欧洲交往的开始。而吴国太父亲吴辉就曾任丹阳太守,因此至少从吴辉这代开始,吴家人极有可能与古罗马人通婚,从而使得吴家基因开始带有白人血统,那么孙坚与吴国太生下的孙权具有“方颐大口,碧眼紫髯”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东吴灭亡后,北寺塔就历经波折,仅在两宋年间就毁过三次,现存的北寺塔重建于1153年,为南宋木构佳作,其中塔心内建有方形塔心室,木梯则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另外设有平座栏杆,底层由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组成,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所以整座塔的最大特点为气宇轩昂,尺度巨大,尤其是翘起的甚高屋角和瘦长塔刹,具有浓郁的宋式风格。

让人好奇的是,苏轼在畅游苏州期间曾准备了一个铜龟模样的盒子,内藏有舍利,然后埋在北寺塔下,至于这个盒子里还有什么其他宝藏,只能等到未来若有机会发掘北寺塔地宫才能揭晓。

鲜为人知的侵华日军苏州大屠杀

到了近代,北寺塔则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罪行见证。1937年11月底苏州沦陷,有多达2000余名中国士兵不幸被俘,但按照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所谓“杀掉全部俘虏”的密令,这些战俘最终全部集体遇害。其中就在北寺塔前,有数十名中国士兵被侵华日军捆绑后拖至大雄宝殿被刺刀一一挑死,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在抢劫完大雄宝殿后将其付之一炬。更骇人听闻的是,侵华日军指挥官还将抢来的中国女性集中关在北寺塔旁边的寺庙内,公然放纵部下大规模集体奸淫,导致有两百多名中国女性不堪受辱纷纷自杀。

除此以外,侵华日军还在北寺塔附近城门用机枪扫射,一次就杀害逃难百姓100多人,尸首可以堆起一人多高,墙上及地上到处都是鲜血和脑浆,甚至地上的血水可用瓢来舀。不仅如此,侵华日军还在苏州公开鼓励所谓的杀人竞赛,残暴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用刺刀挑,狼狗咬,镪水销和用油锅活活煎烫而死。不到一个月时间,苏州城内到处都是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的平民百姓尸体,并且城楼上还挂满了被害者砍下的头颅。当由汉奸组成的伪维持会成立后,所派出的掩埋队仅掩埋被害者尸体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成为苏州史上最大劫难和建城以来最大国耻。

本文参考资料:《苏州市志》,《日寇暴行录》,《后汉书》,《三国志》

0 阅读:1

在温哥华的麦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