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光圈桥”竣工通行
来源:全球建筑评论、世界建筑网
西班牙西北部比戈,一座环形“光圈”人行天桥(Halo Bridge)完工。桥梁造型优美,混凝土桥塔高36米,直径86米。
附近居民可乘坐电梯上桥,1分钟便可跨越AP-9高速公路,到达购物区,公交站和火车站。桥梁开放之前,需要绕行两公里。
桥梁耗资1570万欧元,耗时18个月完工,是比戈市“垂直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改善丘陵地形中的城市通道。
挪威计划在北部地区建造11座钢桥
来源: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Nordec公司官网
挪威国家公路局计划在北部地区建设新道路,实现83号公路、85号公路和E10高速公路之间的更好连接,缩短通行时间,方便民众出行。
项目涉及11座钢桥的修建,重量50吨到360吨不等。由于桥梁位于恶劣的盐水环境中,因此还要考虑到防腐问题。项目另外还包含若干条宽达10米的隧道的修建。
挪威斯堪斯卡公司是项目的主要承包商,Nordec公司负责其中六座桥梁的建造,Haehre公司负责另外五座。
新西兰曼格努伊峡谷悬索桥开放
来源: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DC结构工作室
新西兰,曼格努伊峡谷悬索桥(Manganui Gorge Suspension Bridge)竣工开放。桥梁全长100米,主跨93米,高49.5米,宽1.2米,位于艾格蒙特国家公园,可以承受亚高山环境中高达210公里/小时的风速,还能抵御250年一遇的雪崩,耗资73.3万美元。
桥梁设计寿命为100年,所有钢结构可使用40年才需进行首次维护修缮。悬索桥的目的是连通景区的环山步行道,绕过现有的比较危险的步行通道,提高景区安全。
美国回收旧桥面环保再利用
来源: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
▲ 旧Tappan Zee桥
▲ 舒格克里克桥
纽约州将把2017年拆除的旧塔潘齐大桥(Tappan Zee Bridge)的回收桥面板,用于舒格克里克桥(Sugar Creek Bridge)的新桥台和班尼特河桥梁的改造重建。两座桥梁都将使用耐候性混凝土,提高桥梁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桥梁主要用于步行和骑行。
每周一桥
地狱门大桥
来源: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官网、维基数据、历史桥梁网、纽约时报等
地狱门大桥是纽约市的一座铁路桥,承担着美国铁路公司东北走廊的客运和货运任务。大桥途经兰德尔斯和沃兹岛,连接了布朗克斯的莫里斯港、艾斯托里亚和皇后区。1911年动工,1917年3月9日落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拱桥,直到1931年被巴约讷大桥(Bayonne Bridge)超越。
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地狱门大桥是由五座桥梁和两侧高架引桥七个部分组成的,全长5200米。在上图中,从北向南,六个颜色代表了七个跨径。大桥的主跨是一座310米长的二铰钢拱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狱门大桥。
▲ 布朗克斯区桥
▲ 小地狱门桥
古斯塔夫·林登塔尔(Gustav Lindenthal)是大桥的总工程师,奥斯马·安曼(Othmar Ammann)和大卫·斯坦曼(David B. Steinman)也参与大桥的设计与规划。此外,亨利·霍恩博特尔(Henry Hornbostel)是这座桥的建筑师。
地狱门大桥总共花费了1850万美元,实现了新英格兰和新泽西、长岛和美国大陆其他地区之间的直接铁路连接,不必再使用拥挤的水道进行货运,两岸居民也不必再依靠轮渡过河。
自大桥开通之日,一直是四条轨道在进行客运和货运服务,直到20世纪70年代,其中一条货运轨道关闭。目前,还有两条客运轨道和一条货运轨道在正常运行。
维修加固
21世纪初,每天有大约41列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通过大桥。2002年,花费1180万美元更换货运轨道,使其能够承载更重的火车。
当时大桥服务70年有余,虽然在使用过程中有过维修养护,但是工作并不是很全面彻底,故意破坏和养护不到位使得大桥桥体出现裂缝,油漆脱落,偶有桥梁碎片从高空落下。美国铁路公司因此在轨道上安装了钢板,加固桥梁。但是直到2016年,才进行了整体的重大翻新和重新刷漆,迎接2017年大桥开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工程和经济意义
在大桥的规划阶段,《布鲁克林时报》就曾有过报道,称地狱门大桥对贸易的影响仅次于巴拿马运河。事实也确实如此,地狱门大桥的开通使货运更加便捷高效,方便了纽黑文铁路沿线城镇的居民到宾夕法尼亚车站的往来通勤,促进了皇后区的工业大发展,刺激了长岛的人口和经济增长。
在1955年,《铁路时代》(Railway Age)写道,地狱门大桥标志着铁路桥“钢拱结构的到来”。它的设计也影响了世界各地其他建筑的设计,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大桥、英国的泰恩大桥、美国匹兹堡的麦基石桥(McKees Rocks Bridge)的设计均参照了地狱门大桥。
地狱门大桥可以说是美国最令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铁路结构之一,也是铁路的伟大象征。
▲ 悉尼海港大桥
▲ 泰恩桥
▲ 麦基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