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到做一个头脑开放的人,这期我们继续来看人们的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差异。
4、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因为不同的人大脑构造不同,所以我们体验现实的方法千差万别,而任何人单一体验本质上都是存在扭曲的。如果你想知道事实以及怎么做的话,你必须理解自己的大脑。
4.1明白你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能带来的力量
每个人都像由很多特征搭成的积木,每一块积木反映其大脑一个特定领域的运行方式。如果你了解人的特性,你就可以很好地预期他们的行为。
我们拥有各种天生特征,既可以帮助自己也可能伤害自己,取决于如何应用。大多数特征都是“双刃剑”,特征越极端,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或害处就越极端。
如果你不了解人(包括你自己)的特征,就对他们抱有期待,你肯定会遇到麻烦。在设计桥水棒球卡的人员特征时,作者结合了三个方面:用来描述人的形容词,如“可靠”;人的行为,如“让其他人负起责任”;个性测试使用的属于,如“外向型”。
卡片做好以后,大家需要彼此打分,在某一项上得分最高的人,在这项上给其他人打分权重更高。在特定领域有可证明的成就记录的人会被视为在该领域更为可信,从而得到更高的决策权重。
4.2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做出的美好选择,而且是我们天生的生理需求
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进化学家一致认为,人脑的构造先天地使人需要并享受社会合作。大脑对此有需求,如果我们拥有这些的话,大脑发育会更好。
随着群体变得比个体更强大,大脑不断进化出管理更强大群体的能力,群体之间的竞争就比个体之间的竞争更重要,同时拥有更多合作性个体的群体发展得更好。
在任何组织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这两种力量哪一种胜出,取决于该组织的文化,文化取决于塑造文化的人。
4.3理解大脑里的主要斗争,以及如何控制这些斗争,以实现“你”的愿望
意识与潜意识在不断斗争,和动物一样,我们决策的很多驱动因素都是潜在地发生着。我们大脑里的潜意识区域也会向我们发出同样类型的指示,这种指示有时有合理的进化意义上的理由,有时也会损害我们。
潜意识里的恐惧和欲望通过爱、恐惧、灵感等情绪,让我们产生各种意图和行为,这是生理性的。
许多人只看到意识而不知道将其与潜意识连接的好处,他们认为,想出更多东西的方式是不断往意识里塞东西,让它更勤奋地工作,但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清理你的头脑可能是取得进展的最佳途径。
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放松的时候容易产生创意,以及冥想如何有助于打通这种联系。
但也要谨慎行动,当潜意识给你想法和提示时,不应该马上照其行动,而是先用理性意识去分析它们。
要知道最常发生的斗争是情绪和思考的斗争,情绪主要是由潜意识杏仁核控制的,而理性思考主要由意识性的前额皮层控制的。如果你能理解这些斗争是如何发生的,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说把你的潜意识产生的东西和意识产生的东西相调和时非常重要的。
杏仁核在大脑的底部,时大脑最强有力的区域之一,当什么东西让我们不快时,杏仁核就向身体发出准备战或逃的信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
这些“杏仁核绑架”现象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少数例外,比如创伤应激障碍。
知道了“杏仁核绑架”是怎么回事,你就会懂得,如果你放任自己做出本能反应的话,你就很可能会反应过度。你也可以安慰自己,因为你已经知道,你经历的任何精神痛苦不久后都会自动消失。
调和你的情绪和思考。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就是大脑这两个部分永无止境的斗争。有的人引导个人进化,实现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则不能,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经常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自己出现“杏仁核绑架”。
选择你的习惯。在你脑子里的各种工具,习惯也许是最强有力的一个,只要反复练习,你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好习惯让你实现“较高层次的自我”的愿望,而坏习惯是由“较低层次的自我”控制的,阻碍前者的实现。
习惯本质上是惯性,一种继续把你一直做的事情做下去的强烈倾向。习惯能让你的大脑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这样你就可以不用想而去执行。
最有价值的习惯是利用痛苦来激发高质量的思考,这样你就会明白是什么造成了你的痛苦,你该如何对待痛苦,而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效率。
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以养成好的习惯。就像教育儿童听话一样,你需要坚持慈爱友善的训练它,让自己养成好习惯。
理解左右脑思维的差别,你的大脑氛围负责意识的上层和负责潜意识的下层,同时还分左、右半球。简单来说是:
左脑按顺序推理,分析细节,并擅长线性分析。“左脑型”或“线性”思考者分析能力强,通常被形容为“明智”。
右脑思考不同类别,识别主题,综合大局。富有“街头智慧”的“右脑型”或“发散”思维者,通常被形容为“机灵”。
大多数人通常从一边大脑获得更多指令,并难以理解与他们不同的人,左脑思维者觉得右脑思维者“古怪”,而右脑思维者觉得左脑思维者“死板”。
这让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能改变大脑吗?答案是:完全可以。
大脑可塑性是指大脑的“软线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科学家曾在很长时间里认为,在经历一段童年的关键发育期后,大脑就会固化,很难改变。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从身体锻炼到冥想,很多种练习都能给人脑带来物理性和生理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思维与记忆能力。
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如果你有某种思维偏好,你也许能训练自己换一种思维方式,并发现经过练习,难度会降低,但你彻底改变潜在偏好的可能性很小。
4.4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征
因为人天生就有思维偏向,所以自我评估通常会很不准确。他国心理测试来评估则会准确一些,作者最喜欢的主要是四种测试:MBTI、职场人格量表、团队倾向简表、分层系统论。
内向与外向: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外向者喜欢把想法说个明白,而内向者更喜欢独立思考,想明白了才和别人交流。
直觉与感知:一些人看到全局,另一些人看到细节。观察人们的关注点可以发现他们的偏好,细节的感知者更容易看到一些错误,直觉者往往注意不到个别字的错误。
思考与感觉:一些人的决策方式是理性分析客观事实,考虑所有与具体情况相关的已知、可证明因素,富有逻辑地决定如何行动。偏好感觉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们最好从事一些需要很多同理心、人际沟通、关系构建的工作。
计划与发觉:一些人习惯以井然有序的方式生活,另一些人更喜欢灵活、随性。计划者喜欢专注于计划并遵行,而发觉者喜欢关注周围发生的情况并适应。发觉者经常看到新情况就改变方向,而计划者会对此感到不舒服,他们决策时非常重视先例,并认为以前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
创造者提出新想法、新概念。他们喜欢非结构化、抽象的活动,喜欢创新和不再寻常路。
推进者传递这些新想法并推进。他们喜欢感觉和人际关系,管理各种人的因素,他们非常善于激发工作热情。
改进者挑战想法。他们分析计划以寻找缺陷,然后以很客观、符合逻辑的方式改进。他们喜欢事实和理论,以系统性的方式工作。
贯彻者也可以叫执行者。他们确保重要的工作得到执行,目标被实现,他们关注细节和结果。
变通者是以上四种类型的结合。他们根据特定需求调整自身,并能从各种各样的视角看待问题。
关注任务与关注目标:一些人关注日常任务,另一些人关注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关注目标的人能从日常任务中跳出来,思考未来做什么、怎么做。关注日常任务的人更善于管理没什么变化、按部就班的事务。
职场人格量表是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作为基础,集中于一些关键特征或品质的测试,如毅力、独立性等。
在任何生命历程中,了解人的特性都是必要的第一步,你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做得符合自己的个性和人生理想。
4.5无论你要实现什么目标,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你和其他人合作的最好方式都是,把具有互补特征的人搭配在一起,创建最适于完成任务的团队组合。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第四点的内容比较多,花了一期的时间来了解,在生活或者职场上,我们都要接触到他人,而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就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过程,了解了彼此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调整双方的关系。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