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读书会】《别让相爱败给相处》在磨合与供需平衡中找到爱情

南宫读书会 2022-05-18 16:01:13

第111期

Hi~大家好,我是南宫敏羚,这期我们来看本书最后的内容,这期内容主要讲的是关于爱情当中的磨合与选择,在之前的内容中也简单提到了一些,话不多说,这期我们就来看看本书的最后内容。

第一部分:供需平衡

每一种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平衡,而选择戳破这种现实,也往往意味着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事实上,成年以后,我们无法强行逆转别人的选择、别人的行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控自己的心态。

不能体悟到伴侣的需求,不能一点点磨合、一点点相互渗透,在风雨中同路前行,婚姻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最好的感情,不是物质上的饱足。当基本生活能保障时,最大的感情障碍,其实是所予非所需。

这个时代,有太多人,都把家变成了搭伙过日子的场所。任务式结婚、按照既定程式前行,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问题。

我们似乎忘了,爱是需要经营的。它需要有一种内心深处的期待、尊重和敬畏。

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出对家的疲惫。他们对家缺乏敬畏,缺乏真诚。

有多少人明明身处婚姻之中,却不把对方的需求当回事,在婚姻里过着寂寞单身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需要爱,都自带一种牵挂和依恋,我们只有学会正确地表达自我,接纳对方,才有资格在这种牵挂和依恋中组建一个家庭。

一个善于给生活添加色彩,增加意外惊喜的伴侣,才能在往后单调的日子里让我们觉得有趣。

有生活底色的人生里,我们需要有取舍、有喜好、有期待、也有失控。我们需要为了一些东西而放弃另一些东西,更需要为了某一个人的特殊性执着,才算爱过、痛过。

那些早早就是失掉生命活力的人,很难给伴侣幸福感和真正的满足感。

和有趣的灵魂在一起,我们的灵魂才不至于早早地枯萎,让往后的日子只剩下对前一日单调的重复。

生活本没有固定的范式。爱情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拥有那种能点燃别人、激活别人的伴侣,幸福感会高很多。

当然,找一个好的伴侣只是一切的开始,那种为了另一半能“装”一辈子的人,内心一定有柔软的部分。他们更愿意看到和相信爱情中的美好,也更愿意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这个世界上的规范和他人的眼光,甚至违背自己一直认定的某些原则。

我们每个人 都有局限,所有 的局限都是视野的局限、能力的局限。那些原则太多,不容易原谅别人,不能真诚欣赏别人的好处,渴望完美的人,对自己可能也很苛刻。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我们用什么样的姿态生活,认真还是散漫,也多多少少会影响身边人的状态。

一个爱自己,舍得打造自己的人,她的心中必然会少很多怨气,她释放给伴侣的感情,也必然会柔和许多。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必定会对生活充满怨气,有着不为人知的压抑。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敢轻易放纵自己去享乐,甚至把婚姻中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爱情这件事,变成了一种令我们惭愧的事,一种羞于启齿的过分要求。

我们太羞于表达情感,也太疏于索要情感了,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大概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亲密关系只要得过且过,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吧。

我们忘了,缔结这种情感关系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对自己感情的指向、未来负有责任。

为了结婚虽然痛快,但只有走进婚姻才会知道,没有爱情的婚姻到底有多苦多累。

要学会接纳和等待自己真正的心意,要学会拒绝那种不适合我们的凑合。

只有牵着挚爱之人的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我们才会对婚姻有期待和憧憬,否则,完成这场仪式,对整个人生而言,毫无意义。

第二部分:磨合

如果你真的决定要改变,也要建立在对方等待、彼此共同成长的基础上,你得把握自己的成长节奏,而不是按他的改造,做一个他理想中的提线木偶。

好的关系,在地狱像是天堂;坏的关系,哪怕置身天堂,心灵也还是在地狱。

人性本是善恶并存,正是因为我们能给别人提供爱和美好,我们才走到了今天这种文明程度。

两性关系中的确有博弈之分,先软下来的人就输了。绝对不能在亲密关系中让步,否则就会永远被对方踩在脚下。

但活在这种境界的两个人,真的值得骄傲吗?难道,这不应该是可悲的吗?

一个正常人输掉了感情,没什么大不了的,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认为在感情中赢不了,就成了人生的输家,这才是最可怕的观念。

强大,并不是把身边的人踩在脚下,而是敢于守护心中的美好。

好的婚姻中,人性应该是被舒适安放的。恶念不会频频出来伤人伤己,而是有一种矫饰的纯粹,会有一种完全信赖对方的开放。

当你需要对一个人用恶言恶语来表达自己时,你和他一定没有建立真正的同盟,达成真正的亲密关系。

真正理解人性的人,在与另一半的相处中,除了能理解对方的好,包容对方的弱点,还要守住自己的人性底线。

公交车上,找人让座往往都是挑学生下手。为什么?正是仗着学生们更加善良,更好说话。所以,在有些人的潜意识里,善良就意味着软弱可欺、好说话、没脾气。所以,即使有人提出的要求有一点点过分,他们也会因为害怕被谴责,而忍气吞声地退让了。

心存善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遇到天使。当然,善良也不是原罪,只是善良是义务,也要有选择性地表达。

对于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并且愿意改正的人,我们要及时回应,而不是好坏不分,做一个忍气吞声的老好人。

对于那些毫无悔改之心的人,我们应该当头棒喝,果断出击。因为你的忍气吞声、抑制自我,很可能换来的是无休止的精神折磨和对方的变本加厉。

如果一方的幸福完全碾压对方的需求,那么不对等的较量最终会导致天平猝不及防地倾倒。

有些善良,我们不能成全,因为你的成全非但换不来对方的感激,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加纵容了他肆无忌惮的张狂。

很多人在结婚后,看见为生活辛劳付出的女人慢慢变得坚硬冷酷,在有一点不对的时候,就会怪她们不像当初那样温柔。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有时候,不是女人不想温柔,而是因为女人活得太累,承担了家庭的太多责任。她们做事业不对,照顾家庭也不对。但男人们并不知道,女人再有韧性,也不是超人。

男人如果想让自己的爱人变得温柔,就别让女人那么累,要照顾家庭,又要顶住压力。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回归自己的本性,体悟到生活中的温柔。

当夫妻缔结成一个共同体时,他们之间就应该有互相提醒的督促成长的义务,如此才能携手并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可当我们选择进入婚姻时,我们就应该学会彼此尊重,彼此体谅,为对方分担一些痛苦,承担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走不下去的爱情,都毁于“我想要的,你却根本不在意”。

所以美满的情感关系,都是保持一种需求和付出的长期平衡,夫妻双方都能看到彼此的不易,也认同和体谅对方的付出。

这就好比两人并肩前行,保持同样的步调,一个人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人也不会落后太多。

当我们习惯了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设定一个标准,会很难接受改变,但世界上的事情哪有定数,变化会随时可能发生。

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如果总是用自己的习惯或想象约束别人的行为,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可控,甚至会破坏人际关系。

当一个人向你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贬损你本来的样子,这不过就是洗脑的借口而已。

这些要求,都是打折提点你的名义,要求你按他的想法改变,你真正的想法和需求,他根本不在意。

爱情,可能会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男女双方投入爱情的最低要求,是喜欢和赏识。一个总是贬低你,希望你改变的人,不是不够爱你,就是不懂如何爱你。

一个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人,不值得你投入心力去爱。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这样的人,那就告诉他,要喜欢就喜欢你本来的样子,你已经足够好了。

在分手后,有人凭着恋爱时遗留的惯性去找曾经的恋人,期待在他那里还能享受爱的特权,所以才会遇到什么困难就真的去找他,以为他还会习惯性地包容你、帮助你。

当你终于发现别人不耐烦了,挑明了自己有新的女友,要你不要再去找他,你才知道这种直白里面,带有一种明白的拒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被这样的暧昧纠缠,才无法迅速地脱离过去的恋人,因而阻碍了自己迈向新生的脚步。

要明确地知道,离开了共同生活的基础,我们之间必然会渐行渐远。也许我们有契机能重新认识,再次熟悉,但是,这些都是命运的恩赐,而不是我们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第三部分: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只是用爱制作的铠甲,专门针对我们的软肋,兑现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的守护。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相信会有变好的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父母这辈人会劝我们如何恋爱和结婚,如果父母不能做个好榜样,而是让孩子从小耳闻目睹父母之间的貌合神离、冷漠无情,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就不要再去参考他们糟糕的经验,去指导自己的人生了。

在婚姻中,我们最害怕的就是争吵,其实争吵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但会争吵是一门考验智商和情商的技术活。

我们吵架时,不是让你在吵架中决出胜负,而是学着艺术化地消融婚姻中的不睦。

怒不可遏时,尚有条回转的路;

孤独烦闷时,喝一杯暖心的茶;

平淡无趣时,引一回开怀的笑。

世间太多的人,大都坚信自己的眼光,虔诚无比地信奉“我们的婚姻没问题,我们从来没有红过脸”。然而,最可怕的不是婚姻中两人会吵架,而是两人从来不吵架。

婚姻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了一辈子还能生活在一起。会吵架的人,反而把吵架当情趣,将平淡当调味剂,为温柔的婚姻披上一层坚固的铠甲。

很多看起来体面的婚姻,最常见的相处模式不是沉默,就是彻底不回应。相对于一方的歇斯底里到彻底崩溃,另一方体面优雅的不回应,才是杀死婚姻最大的杀手。

吵架的目的在于沟通,而不是分出输赢。聪明的人通常故意认输,学会向对方示弱。在爱情里,吵架并不是为了分输赢,而是为了消除误会,让双方的观点更一致。

那些因爱生恨的人,要反思自己,与其总是抱怨自己遇不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不如先把自己经营好,把自己经营成一个值得爱的人。

不要让一望无际的海岸就只剩你一个灯塔,那就再也没有其他灯塔来帮你照亮你的不足。

大多数人更愿意抱怨别人,并非接受别人的抱怨。这和人的特性是相同的,人总能够轻易地发现别人的问题,却始终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人们为什么更多的是相互抱怨,而不是重振旗鼓,共同成长呢?

因为他们软弱,软弱到不愿意去接受家人对自己的抱怨,不愿意去接受那些缺点。

真正强大的人,是那些愿意成长的人。

只有这样的伴侣,才如同海一样博大,能够消化和包容来自世界的伤害,愿意给伴侣成长的机会。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本书的内容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书中还有提到一些伪装成有钱人欺骗伴侣的故事,也有家暴的故事,遗憾的是并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些只能让我们在恋爱的过程中通过对方的行为来进行鉴别,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