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火并翟让后瓦岗寨内便出现离心倾向,其性格变化更加速瓦解

史海撷英 2024-11-13 18:33:07

隋朝末年,瓦岗军异军突起,巅峰时期发展到数十万人,发动群众上百万。在七八年时间里,瓦岗军转战豫北地区,“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是一支足以左右局势的军事力量。

那时候,瓦岗军可谓群星闪耀,王伯当、单雄信、徐世勣、程咬金、秦琼、魏征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而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则是一位智谋无双之人,被称之为隋末第一枭雄。然而,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却在顷刻间崩盘,李密也在投降李渊后被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瓦岗崛起,李密来投

瓦岗军最初的首领不是李密,而是一个叫做翟让的人。

翟让,河南濮阳人,起初只是个管理监狱的小吏,后来因为犯罪而被判决死刑。

“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夜中潜谓让曰:‘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让惊喜叩头曰:‘让,圈牢之豕,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汉即破械出之。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

黄君汉的话让翟让醍醐灌顶,等他回到家乡之后,就与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还有同郡的青年徐世勣、单雄信等人来到瓦岗寨,举起了起义大旗,号为瓦岗军。

翟让

瓦岗军建立之后,活跃在南北运河二百余里的广阔地区,在翟让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瓦岗军得以发展壮大,有了数千兵勇。

起初,瓦岗军为了养活自己,干的都是打家劫舍之事,但主要以劫富济贫为主,这是为了吸纳穷苦百姓加入进来。时间长了,徐世勣就很不满了,因为他是当地富户,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屑于打家劫舍,要干就干大的。于是,徐世勣就建议翟让控制运河,抢劫运河上的商旅及朝廷运输物资的船只,“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离狐徐世勣家于卫南,年十七,有勇略,说让曰:‘东郡于公与勣皆为乡里,人多相识,不宜侵掠。荥阳、梁郡,汴水所经,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资。’让然之,引众入二郡界,掠公私船,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聚徒至万余人。”但也因此惊动了隋廷。

不管怎么说,翟让有钱之后,又招募了许多兵勇,实力得以增强。

大业十年(614年),瓦岗军先是占领了从开封至黎阳浚县一段永济渠,继而击败了“号为名将”、“威振东夏”的隋朝荥阳通守张须陀,一时间声势大振,朝野震动。

但是,胜利只是表象,瓦岗军说到底不过是乌合之众组成的草台班子,翟让的能力也不足,因此在随后几次战争中,瓦岗军都被朝廷军击败,最后只能退守瓦岗寨。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李密的出现,他的到来让瓦岗军有了质的变化。

李密

李密出身可不简单,“李密,字法主,真乡公衍之从孙也。祖耀,周邢国公。父宽,骁勇善战,干略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密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乃散家产,周赡亲故,养客礼贤,无所爱吝。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后更折节,下帷耽学,尤好兵书,诵皆在口。师事国子助教包恺,受《史记》、《汉书》,励精忘倦,恺门徒皆出其下。”

隋文帝时期,李密的父亲去世,他袭爵成为蒲山郡公,隋炀帝时期又担任了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据记载,李密此人额锐角方,眼睛黑白明澈,从古时候的话说,这样的人就是天生反骨,而他的表现也恰是如此。李密刚袭爵的时候,就散尽家财,招揽了许多门客,其中有不少饱学之士,但也不乏亡命之徒。为什么要养这么多门客?很显然是为日的谋划做准备。

隋炀帝时期,李密进入宫中担任守卫,但他很不老实,喜欢东张西望,有一次恰巧被隋炀帝看到了,“密以父廕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

后来,李密就离开皇宫,在一个隐秘之处修建了一座房子,专心在此读书,“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的时候起兵造反,将李密迎接到长安,“大业九年,炀帝伐高丽,使玄感于黎阳监运。时天下骚动,玄感将谋举兵,潜遣人入关迎密,以为谋主。密至,谓玄感曰:‘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朔,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固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顿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上策也。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密计遂不行。”

李密

后来,杨玄感造反失败,李密作为同党,家人全部被杀死,他也被朝廷通缉,后不幸被抓,但他机智过人,买来酒菜将看守者灌醉,然后趁机逃走。

李密一路逃到淮阳郡,改名为刘智远,以教书为生,因为写了一首反诗而被人告发,被迫再次亡命天涯,后来他又几次遇险,差点就丢掉了性命。

这是李密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因为跟错了人,导致他从一个贵族沦为罪犯,失去了家人、财富和地位,他感到十分迷茫和无助。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见瓦岗军有万余兵勇,其首领翟让也正在招贤纳士,于是决心投奔,“会东郡贼帅翟让聚党万余人,密往归之。或有知密是玄感亡将,潜劝让害之,让囚密于营外。密因王伯当以策于让曰:‘当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京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暴灭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让深加敬慕,遽释之。遣说诸小贼,所至皆降。密又说让曰:‘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未若直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勇马肥,然后与人争利。’让以为然。自是破金堤关,掠荥阳诸县城堡,多下之。”

壮大瓦岗、屡破隋军

李密留在瓦岗寨后,认真分析了瓦岗军的现状,为翟让提出了第一个建议,即先占荥阳,再夺荥阳以西的兴洛仓。

张须陀

翟让觉得很有道理,便率军攻打荥阳,镇守荥阳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对手张须陀,此人虽被他击败过,但后面几次交手,他都败给了张须陀,因此感到十分害怕,“荥阳太守郇王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让。让数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将远避之。密曰:‘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公但列阵以待,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于林木间设伏。让与战不利,军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陀众溃。与让合击,大破之,遂斩须陀于阵。”

这是李密人生第一次指挥战斗,就取得了傲人的战绩,让翟让感到非常高兴,当即分出一部分士兵给他,让他单独统领。

在李密的精心打造之下,他的部队很快就焕然一新,展示出了远超原来瓦岗军的军事素质。

接下来,李密与翟让一起攻打兴洛仓,这是隋朝最大的一个粮仓,占地方圆二十里,一共有三千个大窖,每个大窖内都有八千石粮食,如果能夺取兴洛仓,那瓦岗军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用这些粮食招纳更多士兵。

当时,镇守兴洛仓的隋军人数不少,而攻打兴洛仓的瓦岗军却只有七千人,但瓦岗军将士大多是流离失所的农民,“密与让领精兵七千人,以大业十三年春,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农民们得了粮食,都很拥护瓦岗军,便让家里的青壮年从军,瓦岗军迎来了又一次大扩张。

兴洛仓丢失之后,越王杨侗十分生气,于是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二万五千人前往镇压。李密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等刘长恭抵达之时,看到的只是人数较少的饥饿农民,因此大意,结果中了李密的埋伏,隋军大败,战死者超过一半,剩下的都逃走了。

李密

经此一役,李密在瓦岗军内部的声望大涨,翟让自觉比不上李密,便主动让贤,推举李密当了瓦岗军首领,并将李密称作魏公。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在巩县城南郊外设立祭坛,祭天拜地,开始使用永平年号,以洛口作为都城,并设置行军元帅魏公府,公文中也都以此落款。之后,李密大封群臣,翟让被封为司徒,爵位为东郡公,单雄信、徐世勣等人也都一一被任命为重要官职。至此,瓦岗寨改头换面,成为了一支组织严密的起义军,其战斗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很快,瓦岗军的威名就传遍大江南北,许多人都去投奔,比如山东长白山贼寇首领孟让率领数千人马去投李密,河南巩县长史柴孝和、侍御史郑颐也献城投降,就连隋朝虎贲郎将裴仁基都带着儿子及人马归附了李密。

一时间,瓦岗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加强,李密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之后他便发兵进攻东都洛阳,在击败七万隋朝军队之后,将洛阳团团围困起来。

隋炀帝听说洛阳被围,于是派遣王世充率领五万精兵解围洛阳。

王世充足智多谋、富有才干,在此之前已经平定了好几股叛军,展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干,他率军抵达洛阳之后,对瓦岗军发起突然袭击,瓦岗军初战不利,退守此前占领的洛口仓。王世充又率军抵达洛口仓,与瓦岗军对峙了一百余天,期间双发打了六十多次仗,但不分胜负。

不过,虽然瓦岗军没有战败,但也没有成功攻取洛阳,还被困在洛口仓,导致军心动摇,一些人开始质疑李密的能力。尤其是,在攻打洛阳之前,有人劝说李密先攻取西都长安,夺取隋朝的政治中心,再回过头来攻打洛阳,这样就事半功倍了,但他没有听从,导致了一些人的不满。

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瓦岗军的势头还是不错的,李密率部与王世充对峙期间,又有许多股势力前去投奔,比如黎阳义军首领李文相、洹水义军首领张升、齐郡的义军首领徐圆朗,等等。还有永安首屈一指的豪富周法明,也将自家位于黄河之间的大片封地献给了李密。“俄而德韬、德方俱死,复以郑颋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柴孝和说密曰:‘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既克京邑,业固兵强,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传檄指捴,天下可定。但今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密曰:‘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乃上策。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之所部,并是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雄雌。若然者,殆将败矣!’密将兵锋甚锐,每入苑与隋军连战。会密为流矢所中,卧于营内,东都复出兵乘之,密众大溃,弃回洛仓,归于洛口。炀帝遣王世充率劲卒五万击之,密与战,不利,孝和溺死于洛水,密哭之甚恸。世充营于洛西,与密相拒百余日,大小六十余战。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柏、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并归于密,共袭破黎阳仓,据之。永安大族周法明举江、黄之地以附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佗皆归之。”

因为这一缘故,瓦岗军的实力其实在不断增强,而队伍的扩充也意味着人员变得复杂,思想也难以做到统一,当遇到战争无法取胜之时,矛盾就开始暴露出来了。

火并翟让,逐鹿中原

当时的瓦岗军,有底层农民,有绿林好汉,也有隋朝官员和将士,成分十分复杂。

李密不先攻打长安而取洛阳,是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率军去打长安,后方会有人趁机自立,这样瓦岗军就完蛋了。但是,李密留下来打洛阳,也是一步险棋,因为洛阳易守难攻,不易夺取,而事实上他最终没能攻下来,还等来了王世充的援军,结果形成了对峙之势,瓦岗军由此动弹不得,只能派遣小股军队去夺取回洛仓和黎阳仓,以维持大军的运转。

在此之前,李密都是战无不胜的,现在却被王世充困住了手脚,一些人便开始“整活”了。

翟让和李密

当时,在瓦岗军当中,大多数人是支持李密的,但翟让作为前任首领,支持者也不少,并且这些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直想拉李密下马。

当李密无法战胜王世充之时,翟让的部下就蠢蠢欲动了,他们四处拉拢盟友,然后一起拥护翟让担任大冢宰,统领文武百官,继而将李密架空。

事实上,翟让其实并不打算夺权,就拒绝了众人的要求,但他的哥哥翟宽却不同意,誓要抢班夺权,翟让也无可奈何。

但是,翟让部下的野心却被李密知道了,原来李密一直对翟让不放心,所以安插了一些人在他身边。李密认为,只要翟让还活着,自己的位置就永远坐不稳,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也为了瓦岗军的稳定团结考虑,他决定除掉翟让。“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之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阴有图让之计。会世充列阵而至,让出拒之,为世充所击,让军少失利,密与单雄信等率精锐赴之,世充败走。明日,让径至密所,欲为宴乐,密具馔以待之,其所将左右,各分令就食。密引让入坐,以良弓示让,让方引满,密遣壮士自后斩之,并杀其兄宽及王儒信。让部将徐世勣为乱兵所斫,中重疮,密遽止之,得免,单雄信等顿首求哀,密并释而慰谕之。于是诣让连营,谕其将士,无敢动者。乃命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至此,他夺取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但也为日后瓦岗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翟让被杀之后,李密志得意满,开始全力对付王世充,最终将王世充击败,还差点杀掉王世充。之后李密继续攻城掠地,所到之处望风而降,他又在偃师县修建了金墉城,佣兵30万驻扎在此,全力攻打洛阳。

宇文恺

此后,李密几次进攻洛阳,虽未攻克洛阳,但斩杀了洛阳留守韦津,洛阳的将作大匠宇文恺也投奔李密,由于瓦岗军风头正劲,所以东到海滨、泰山,南到长江、淮河,没有哪个郡县不投降李密。

此时,瓦岗军已经成为隋末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劲的一支,李渊之所以能在晋阳起兵,也全赖瓦岗军牵扯了隋朝军队的主力。

那时候,李密的部下们都上书劝说李密称帝,就连窦建德也劝他称帝,但他以洛阳没有平定,不可轻易称帝为由拒绝。

之后,李密率领所有主力攻打洛阳,正当他将要攻克洛阳城门之时,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并拥兵十万西归关中的消息传来,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就被段达、王世充、元文都、韦津、皇甫无逸等人拥立为帝。

杨侗为了守护洛阳,便派人传达诏书给李密,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并许诺其只要击败宇文化及,就让他到洛阳辅政。

宇文化及

这个时候,李密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位攻打洛阳,然后抵御宇文化及,还是先战胜宇文化及再入洛阳。最终,李密决心先攻打宇文化及,他认为攻下洛阳是迟早的事情,宇文化及也不过是个草包,不如先解决宇文化及再说。

于是,李密便率军迎击宇文化及,但他明显低估了宇文化及,双方在黎阳展开数次大战,却未能彻底击败宇文化及。

正当李密与宇文化及激战之时,王世充趁机夺取大权,将杨侗架空,并率精兵二万袭击了偃师。李密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派遣王伯当据守金墉城,邴元真拒守洛口仓,自己则亲率大军到偃师与王世充决战。

原本李密是一位优秀的统帅,但他突然之间性情大变,不再那么体恤将士了,得到的战利品也不分发下去,致使将士们离心离德。徐世勣劝李密要维护内部团结,不要吝啬钱财,却遭到李密的嘲讽和疏远,反而对贪婪成性的邴元真言听计从。

全面瓦解,叛唐被杀

自翟让死后,瓦岗军虽然保持强盛,但其内部却开始逐渐分化,只不过因为当时瓦岗军正处在上升期,所以矛盾并未显现出来。再加上李密的性情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他与将士们的距离拉远,再加上宠信小人,远离贤能之士,就让瓦岗军的内部矛盾逐渐放大。这个时候,如果瓦岗军再打一次败仗,那其内部必将瓦解,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裴仁基

李密率军抵达偃师后,裴仁基对他说,现在可以不用与王世充纠缠,只需要拖住王世充,然后派一支军队偷袭洛阳,王世充将不战自败。

但是,李密从来都看不起王世充,认为击败王世充不是什么难事,就没有接受了裴仁基的建议。

从这件事可以发现,李密还犯了骄傲自满的大忌,而他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与王世充在邙山爆发决战,但让人意外的是,瓦岗军竟然败给了人数比自己少得多的王世充。在此战当中,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人被俘,单雄信等不满李密之人也趁机投降,就连邴元真也投靠了王世充。“时密兵少衣,世充兵乏食,乃请交易,密初难之,邴元真好求私利,屡劝密,密遂许焉。初,东都绝粮,兵士归密者日有数百,至此得食,而降人益少,密方悔而止。密虽据仓而无府库,兵数战皆不获赏,又厚抚初附之兵,由是众心渐怨。武德元年九月,世充以其众五千来决战,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就偃师,北阻邙山以待之。世充军至,密遂败绩,裴仁基、祖君彦并为世充所虏,密与万余人驰向洛口。世充围偃师,守将郑颋之下兵士劫叛,以城降世充。密将入洛口仓城,邴元真已遣人潜引世充,密阴知之,不发其事,欲待世充兵半渡洛水,然后击之。及世充军至,密候骑不时觉,比将出战,世充军已济矣。密自度不能支,引骑而遁,径赴武牢,元真竟以城降于世充。”

经此一役,瓦岗军元气大伤,李密只得率残部二万余人出逃武牢关,王伯当则退守河阳。

当时,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趁着瓦岗军与隋朝主力激战之时占领了大片领土,还趁机攻占了长安,并于武德元年(618年)登基称帝,建立唐朝。

攻占长安是李渊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因为长安比较空虚,远比洛阳容易攻取,并且李渊得到长安之后,挟天子(隋恭帝杨侑)以令诸侯,招降了不少起义军,极大加强了自身实力。而李密当初却拒绝攻取长安,而是坚持攻打洛阳,看来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

李渊

李渊称帝之前,就已经派人联系李密了,他对李密的态度十分恭敬,从而麻痹了李密,为自己夺取关中创造了条件。

李渊称帝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消灭李密,却没想到李密却作茧自缚,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李密出武牢关之后,形势并未好转,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时王伯当弃金墉,保河阳,密以轻骑自武牢归之,谓伯当曰:‘兵败矣,久苦诸君!我今自刎,请以谢众。’伯当抱密,号叫恸绝,众皆泣,莫能仰视。密复曰:‘诸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愧无功,诸君必保富贵。’其府掾柳奭对曰:‘昔盆子归汉,尚食均输。明公与唐公同族,兼有畴昔之遇,虽不陪从起义,然而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众咸曰:‘然。’”

而随着李密投降唐朝,他原来的地盘和士兵都被徐世勣接管,徐世勣成为瓦岗军的实际首领。

李密来到长安后,李渊对他很客气,封他为邢国公、光禄卿,还将自己的表妹独孤氏嫁给他。但是,李密却不开心,想当初李渊为了巴结他,说要推他为天下之主,现在李渊当了皇帝,却要他跪着接受册封,想想都难受。并且,李密本就是个不甘于人下的主,所以他投降唐朝后没多久,就打算叛唐逃走。于是,李密便与王伯当一起,以去黎阳安抚昔日部众为由离开长安,等他走远了,李渊才反应过来,派人去追也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李渊就向全国下达了对李密的通缉令,“未几,闻其所部将帅皆不附世充,高祖使密领本兵往黎阳,招集故时将士,经略世充。时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亦令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复征之,密大惧,谋将叛。伯当颇止之,密不从,因谓密曰:‘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祗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乃简骁勇数千人,著妇人衣,戴幕离,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县舍。须臾,变服突出,因据县城,驱掠畜产,直趣南山,乘险而东,遣人驰告张善相,令以兵应接。时右翊卫将军史万宝留镇熊州,遣副将盛彦师率步骑数千追蹑,至陆浑县南七十里,与密相及。彦师伏兵山谷,密军半度,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

徐世勣‍

李密死后,李渊用他的头颅去招降瓦岗旧部,镇守黎阳的徐世勣也献城投降,至此瓦岗军残部被李渊收编,世上再无瓦岗军。

值得一提的是,徐世勣这个人还真不错,被李密疏远都没有投降,还在降唐后为李密收尸,因为他的这一高尚品格,让他得到了李渊、李世民和李治三代帝王的重用,他也为唐朝建立了巨大的功勋,由此成为一代名将。

不过,在魏徵的墓志铭中却有不一样的说法,他将李密比作霸王项羽,认为李密虽然失败,但不失为英雄。而李密也并没有打算叛唐,也无心东山再起,只是因为李渊的猜忌,他才被剿灭。

不管真相如何,瓦岗军最终败了,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唐朝,唐朝在瓦岗军的“掩护”下崛起,又在瓦岗军败了之后将其吞并,而程咬金、秦琼这些猛将,后来也都辗转投降了唐朝,最终帮助唐朝平定天下。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4-11-14 10:14

    要就不杀,不得不杀的话干脆全面肃反,杀个千八百人,不至于后面有人临阵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