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黄克诚提议进军东北,其提议死守通辽时仅林彪支持

史海撷英 2024-12-27 22:49:33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将军近视度数很高,不管啥时候都得戴着眼镜。戴着眼镜的黄克诚将军,看着就有股文人气质,可他却是个打仗时敢猛冲猛打的将军呢,每次打仗都冲在前头,弄得彭德怀都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他:“老黄啊!下一回打仗的时候,你可不能再跟着去抡大刀了。你戴着那么老大一副眼镜,瞅着就像个当官的,容易被枪打到呢。”

黄克诚将军戴着眼镜,他是近视眼,可在战略方面很有远见。他外表文质彬彬,但却是个“脾气很大”的人,要是察觉到谁的命令有错、不妥当,他就会直接拍桌子“抗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24日,黄克诚带着部队驻扎在通辽,突然就收到东北局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苏联红军的军官要带着国民党军官来接收通辽,让黄克诚带着部队离开通辽,往别的地方转移。”

那时候,国共停战协定才签了不到半个月,东北局发来的这封电报的内容实际上也是代表中央的,是按照停战协定内容下达的一个军事命令。

按道理讲,黄克诚照着命令去做就行了。可黄克诚把电报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之后,就发火了。参谋处长沈启贤回忆说,当时黄克诚的脸色特别不好看,他把电报递给沈启贤,气还没消地说:“这简直没道理啊,咱们还能往哪儿撤呢?去内蒙古吃沙子吗?现在就给中央发电报,你去拿纸,我来说,你记下来。”

黄时瑄

很明显,黄克诚这是又打算“抗命”了。黄克诚觉得,东北局这次下达的命令是个错误的命令。通辽可不能就这么让出去,得被新四军三师紧紧抓在手里,他要直接给中央发电报,反对这个命令!

黄克诚为啥这么激动,哪怕抗命也要守住通辽呢?通辽有啥特别的地方,能让黄克诚这么看重,铁了心要跟东北局和中央“叫板”呢?这就得从黄克诚将军的远见说起了。

提议进军东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的128个师一下子就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攻击。那时候的日本关东军已经没多少战斗力了,根本挡不住苏联红军,被苏联红军一冲,很快就败了。

没几天之后,日本突然就宣布投降了。这种情况,很明显是当时国共双方都没想到的,结果呢,分散在各地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有缩在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都没能马上做好接收东北的准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情况,日本一宣布投降,苏联红军就暂时“接手管理”了东北。

黄克诚当时正带着部队往苏北返回呢,在路过华中局驻地的时候,才知道苏联红军“接手”东北的事儿。黄克诚马上就想到,这时候国民党军队还远在西南呢,这可是进军东北建立根据地的好机会,这机会不抓住很快就没了。于是就请饶漱石给中央发电报,提议马上出兵东北。

梁朴

当时华中局的书记饶漱石坚决拒绝了黄克诚的请求。为啥呢?饶漱石觉得黄克诚的请求没道理,出兵东北这件事不应该归华中局管。

黄克诚被拒绝之后,当时就着急了,打算以个人的名义直接越过上级给中央发电报。据黄克诚的回忆录所说,黄克诚在发给中央的电报里提到,得马上往东北派部队,而且要多派些。黄克诚还很有远见地预计:“要是没有连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就不会取得大的胜利。”

黄克诚的建议呈送到中央之后,马上就获得了中央的认可,毕竟他的想法跟中央是一致的。毛泽东也十分看重东北,还讲过这样一番话:要是咱们把现有的所有根据地都弄丢了,可只要有了东北,那中国革命就有坚实的基础了。

多亏毛泽东支持,黄克诚的建议才得到了极大肯定,随后黄克诚就奉命带着新四军三师往东北进军了。

从苏北往东北进军,可不是简单的战略转移,中间得考虑好多因素呢。最关键的是,那时候国军在美国人的援助下,正快速往东北进发。他们坐火车、飞机,我们却得靠两条腿走路行军,要赶在国军之前到达东北,这任务可不好完成。

在黄克诚还没动身的时候,华中局就给黄克诚发了个指示,让他们把现有的武器交给地方。为啥呢?因为东北的武器特别多,等他们到了东北以后,能重新得到更好的武器装备。当时,这个指示可不只是发给黄克诚他们这一部队的,好多进军东北的部队也都接到这个指示了。

日本投降之后,真的在东北留下了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这些东西足够进军东北的部队使用了。但对于其他地区的部队来说,武器装备还是很缺乏的,所以才会做出让进军东北的部队把所有武器都留在当地的决定。

不过,黄克诚觉得这样的命令起码有“隐患”。东北的物资和武器是不少,可要是这时候已经被别人掌控住了,军队手里没武器,那可怎么办呢?并且,这一回要去东北,路程很远,路上保不准就会和敌人碰上。没武器的队伍能不能顺利到达东北都还不好说呢,就更别想进到东北去争物资和武器装备了。

黄克诚又想到,自己带着部队出发是在9月,照这个时间推算,新四军三师到东北的时候,正好是寒冬。三师的战士们一直在苏北打仗,也许不太适应东北的冬天,要想顺利过冬,厚棉衣是不可或缺的物资,得优先解决。于是,黄克诚接到华中局指示之后,并没有照着指示去做。他在提出得确保部队全副武装这个前提条件下,还提出了要帮部队解决棉衣问题的请求。

在那个时候,或许不少人觉得黄克诚的“要求”有点过了。可后来的事表明,黄克诚这两个要求那可太重要了。东北的物资和武器资源确实挺多的,不过当时掌握着日军军用仓库的苏联红军,也得考虑国际上的舆论,还有国民党的态度,有段时间就不许我军使用仓库里的物资。

这种状况一出现,就使得一些没带武器的部队进了东北之后啥都没有,没了战斗力。而且东北没有根据地,咱们军队也没有群众基础,连过冬的棉衣都凑不齐,只能穿着单衣过冬,情况很不妙。

黄时瑄

黄克诚那支部队就没碰上这种困难。黄克诚有远见,他带着的部队准备得很周全,一直有着很强的作战能力。在行军的时候,虽说一路都是磕磕绊绊的,但还是能战胜好多困难,顺利到达东北。

黄克诚带着新四军三师,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从苏北启程,接连穿过五个省,转来转去地进了东北,这就为我军在东北抢先占得了有利形势。

黄克诚带着部队到达东北的时候,东北的局势可复杂了。国军争东北的动作越来越快,中央按照当时的情形,多次下指示要歼灭国军。不过黄克诚察觉到的实际情况是,当时跟国军决战不合适,应该先把建立根据地当作首要任务。

刚进入东北的时候,我军在进入东北的速度方面有优势,先一步进入沈阳、锦州这些城市,物资和武器装备得到了非常大的补充,结果很多将士都有了从未有过的骄纵情绪。

这种情绪的根源是啥呢?以前我军物资特别少,武器装备跟国军比差得远了,就这样还能一次次打败国军呢。现在我军得到了很多补充,那自然就会小看国军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人的心理。但实际上,就我军当时的军事力量来说,还没办法跟国军正面较量。国军的精锐部队慢慢进入东北后,我军跟敌人打了好几次都失败了,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时候,好多人在想应对办法的时候,都是以守住大城市为前提来考虑的。但是黄克诚将军早就第一个提出来,要主动把大城市放弃,把部队拉到偏远的农村去,还是得把建立根据地当作最要紧的事。这个提议,和他还在苏北的时候向中央提的建议,那是非常一致的。

黄克诚的建议既中肯又正确。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国军已经把各大城市周边的交通枢纽都占了。要是舍不得放开大城市,那就必然会陷入困守孤城的糟糕局面,到最后肯定得失败。还不如主动从大城市撤出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连成片的大根据地,这样更能有所作为呢。

所以呢,黄克诚把建议报给中央之后,中央特别重视。商量了一阵儿,就把之前定好的“独占东北”这个方针,改成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个更切合实际的策略。不过,东北局、林彪、黄克诚他们还是得拖住国军进东北的速度,瞅准机会消灭敌人。

黄克诚的建议又一次得到肯定后,到这个时候,战略方向大体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可真要具体施行起来,还是得面对不少困难的。

黄克诚带着三万多人的大部队进关以后,一路上到处奔波,条件很艰苦。虽说之前准备好了棉衣,可部队在风雪里翻山越岭,战士们还是非常难受。黄克诚可是很坚强的人呢,但是在途中他的腰伤又犯了,结果在行军的时候只能坐担架了。

黄克诚的部队这时候遇到麻烦了。部队连着好些天行军,人都累得不行了。而且经费也开始不够用了,这样一来,部队的补给也出毛病了。另外,行军一路的老百姓都很穷,就算手里有钱,也很难从百姓那儿换到军需物资来用。出去征粮的先遣人员,大多都是白跑一趟,这都还算情况比较好的呢。当时东北土匪特别多,有些先遣人员在路上被土匪打劫,这种事也不少见。

再三建言建立根据地

部队又累又乏,物资还特别少,伤病员也越来越多,黄克诚怎能不着急呢?他赶忙把部队当下的状况写成电报发给东北局,请示下一步该咋办,可一直没收到答复。11月22日,黄克诚直接给军委发电报,再次向军委提议:“快明确一下到底在啥地方建立根据地吧。”

部队在什么地方落脚,然后建立根据地,这对当时身处艰难处境的黄克诚部来说特别重要。只要确定了建立根据地的地点,黄克诚就能明确接下来的方向,从而摆脱眼前的困境。就在黄克诚等着军委答复的时候,东北局转来了林彪的电报,让黄克诚把第三师的主力派往冮家屯附近。

黄克诚一得到消息,马上把当时担任副师长的洪学智叫到担架跟前,让他带着先遣队赶紧去冮家屯,见到林彪之后,把第三师现在碰到的难处当面讲清楚,再向林彪请示怎么解决。洪学智接受命令之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没辜负期望。林彪听了洪学智的汇报后,就下令让黄克诚带着部队在冮家屯那一片休整。

在来东北之前,一直听到这样的消息:“东北有很多武器物资,在东北各个地方都能随便拿到。”但实际上,东北各个地方的武装都找不着了,土匪到处都是,武器和物资早就让土匪给抢没了。各地的老百姓为了躲土匪,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这就使得征粮工作特别难办。不过好在黄克诚的部队有武器,虽然武器旧了些,但好歹是能打仗的。

黄时瑄

黄克诚给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电报里汇报了部队当下的情况,还重点提出“建立根据地,准备长期斗争”的建议。与此同时,黄克诚还亲自去见林彪。

黄克诚去见林彪的时候,林彪正坐在凳子上看地图呢。看到黄克诚来了,林彪一边招呼黄克诚吃他特别爱吃的油炒黄豆,一边听黄克诚汇报工作。就在这个时候,黄克诚提出来,“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这种做法不行,还是得先建立后方,等力量壮大了再慢慢考虑跟敌人作战。

黄克诚一直以来的态度,还有他给中央军委、东北局提的建议就能看出来,他在主张赶紧向东北进军的时候,始终有一个想法,就是别着急跟敌人打仗,要踏踏实实地做基层工作,快点建立根据地,把后备力量巩固起来,这是他还没到东北的时候就定好的策略。

林彪听了黄克诚的建议后,马上表示同意。没过多久,中央也来了电报,指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这和黄克诚的建议正好一样。

按照中央的指示,黄克诚马上开始找合适的根据地。黄克诚一开始想的是,找个地处边远地区的中心县城,给三师发展根据地打基础。经过仔细挑选,黄克诚就选中了通辽城。

通辽示意图

通辽城在辽河之滨,它虽然就是个县城,可交通特别发达,是个交通枢纽。通辽能成为这样重要的交通地儿,跟当年日本侵略者打算把通辽弄成补给基地有很大关系。

日本侵略者以前在通辽城费了不少心思经营,所以通辽才有三面通火车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这是日本侵略者打算侵入蒙古腹地之前做的准备。

通辽交通线很发达,而且它离东北核心城市远,位置偏僻,国民党军队想管也够不着,只能干瞪眼没办法。说到底,八路军和新四军打运动战可厉害着呢,国军是见识过的,所以他们不敢轻易对通辽出兵,而是埋头巩固大城市的控制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通辽城可不只是交通便利,城里还存有很多粮草呢。就拿黄克诚带领的三万多人的部队来说,这些粮草够他们吃一年还多。而且啊,城里还有不少工厂,像被服厂、皮衣厂和鞋厂,这些可都是能生产军需品的工厂。

就是说呢,不管哪支部队把通辽占了,在短期内那就是吃穿不愁了,进能攻,退能守,好处全占了。黄克诚带着部队占了通辽之后,在那儿得到了补给,一下子就从之前那种困难的处境里摆脱出来了。而且啊,通辽周边的农村住着好多老百姓呢,附近的内蒙古地区有好多牛羊,能让伙食变好。

黄时瑄

黄克诚就是看重了通辽的这些长处,所以打算以通辽为根基,打造一个西满根据地。偷偷地把通辽变成一个能给作战部队给予补给、运输、征兵、医疗等支持的后勤保障基地。

通辽的地理位置那么重要,黄克诚还把它看作西满根据地的根基,可为啥东北局要指示黄克诚退出通辽,把通辽移交给国民党军官呢?其实原因特简单,国军虽然暂时够不着通辽,但不代表他们不想得到通辽,所以就打算用军事以外的办法来拿下通辽。

主张死守通辽

蒋介石那时候尽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内战准备,而且都开始部署实施了,可表面上还是签订了《国共停战协定》。他钻了个空子,利用协定里的一些条约,得到了“从苏军手里接收所有东北土地”的方便。国民党军就抓住这一条,要求我们把通辽交给他们。

但黄克诚可不认这一条。他带着部队到通辽的时候,苏军已经离开通辽好几个月了,当时通辽被土匪之类的武装给占着。是黄克诚带着部队拼死战斗,才从土匪武装那里把通辽给夺过来的。通辽城又不是他从苏军那儿接收来的,当然没有把它交给国军的道理啊,《国共停战协定》里可没说新四军控制的城市得交给国军。

现在黄克诚那支部队还有三千多伤员正在通辽城里接受治疗呢,武器、弹药、装备也都在城里。要是黄克诚部离开通辽城的话,恐怕就很难再有能待下去的地方了。到那个时候,国军要是来攻打,那结果可就太可怕了。

在这种状况下,黄克诚极力主张要死守通辽,还表明了要和通辽同生共死的决心。黄克诚称,哪怕苏军过来了,他也会带着部队在通辽拼死抵抗!黄克诚接连好几天向中央发电报,说明不能从通辽撤出来的原因,也表达了坚决不撤离通辽的决心。

黄克诚态度很坚决,这使得东北局不得不重新商讨要不要撤出通辽。显然,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从整个东北局势出发的话是考虑撤兵通辽的,可要是坚守通辽呢,在日后和国军打仗的时候就能有很大的助力,这是个得权衡利弊的事儿。

在讨论的时候,东北局的领导们差不多是一边倒,集体反对,都劝黄克诚从通辽撤出来。

首先,西满碰到的问题不过是东北问题的一部分,还是得从整个东北的情况去考虑。其次,那时候杜聿明的部队战斗力特别强,要是他真的带兵朝着通辽去了,黄克诚的部队能不能打赢呢?要是打输了,那在政治和军事上肯定都要处于不利的境地,都会丢分的。

在这个关键时候,有个人站出来坚定地表示:“我赞成黄克诚的想法!”这人就是林彪。他觉得,要是想掌握政治上的主动,首先就得完整地保存部队的战斗力,要是部队都饿死了或者被消灭了,还说啥政治主动权呢?而且,部队要是离开沈阳这种大城市的话,还是能活下去的。可是黄克诚的部队这时候要是离开通辽,估计就撑不下去了。最后,东北局拿不定主意,就向中央请示去了。

中央当然也知道通辽那边的情况,也明白黄克诚的想法,可东北全局战略也不能不考虑。为了照顾到中苏关系以及和平的大局,最后还是打算用比较稳当的办法来处理。在给黄克诚和东北局的回电里,中央明确给出了指示。

黄时瑄

首先,中央认可了控制通辽对我军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是国民党来接收的人员只有寥寥几人,那就不用强硬地把他们赶走,而要配合接收工作。最后,要是国民党派大军来进攻,就准许黄克诚部在自卫的情况下消灭顽固的敌人。

东北局在接到中央复电之后,就把指示精神传达给了苏军。苏军负责人得到消息后,一方面心里明白自己不占理,要知道黄克诚那支部队可不是从他们手里接管通辽的,而是实实在在地靠打仗从土匪那儿夺来的;另一方面,他们也觉察到这事儿挺棘手,于是就决定不去通辽搞交接工作了。

苏军都不来通辽了,国军也就没理由来了。就算硬着头皮来,结果会咋样,国民党军官心里也有数,所以这事儿就搁下了。杜聿明那一部呢,其实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根本就没打算攻打通辽。

多亏了黄克诚的坚持、东北局的理解还有中央的英明决策,通辽城才被我军掌握,这就为以后东北大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