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赐土:朱棣一生最大的战略失误,华夏痛失朝鲜半岛

易云聊历史 2023-05-07 03:01:00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二日,明初第一名将徐达兵不血刃从齐化门进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逃亡岭北行省(元朝最北方的行省,大致就是今天的蒙古高原一带,治所在和林),蒙古人对中原89年的统治宣告终结,曾经威震世界的元朝灭亡。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朝的残余势力以北元的形式依旧着辽东到西域的广阔地域,控弦之士数十万,新兴的大明帝国的北部边境时刻处于北元的威胁之下,双方在长城沿线更是处于长期交战得状态。

与此同时,作为曾经元帝国的“小弟”高丽王国敏锐地抓住了北元与大明对峙、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在鸭绿江南岸开始扩张,高丽军接连攻陷了鸭绿江南岸的北元军据点,向北拓展了百里纵深。高丽将领李成桂更是沿着鸭绿江上游攻打并征服了沿途的鸭绿江女真和长白山女真各部,把版图一直扩张到长白山一带。高丽俨然成了元明易代最大的赢家。

1374年,高丽王国发生政变,新任国王王禑改变此前在北元和大明之间“两面下注”政策,转而投靠北元,王禑命令李成桂率领4万高丽军进攻大明。彼时,大明已经控制了辽东,明军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代,李成桂自然知道自己手里的区区4万人不是骁勇善战的明军对手,但王命难违,如果灰溜溜回去,势必会被国王处罚。于是,李成桂干脆一不住二不休“反了他娘的”,直接率兵南下攻破高丽王城,建立自己的王朝,是为李氏朝鲜。

李成桂政变后第一时间遣使到南京,表示对大明称臣纳贡,明太祖朱元璋接受了李成桂的称藩请求。为奖励李成桂的恭顺,也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打击北元,朱元璋把铁岭卫北撤回到鸭绿江以北的辽宁,李成桂趁机在此地设立了咸镜北道,朝鲜再次向北扩张了大片领土。但是,朱元璋留了个心眼,那就是只是将铁岭卫撤走,却没有把当地的女真人撤走,并宣布对北元在朝鲜半岛北部领土有继承权,算是为将来重回朝鲜半岛打下“暗桩”。

朱元璋死后,大明帝国经历了4年的内战(靖难战争),外藩出身的燕王朱棣于1402年成功上位,篡夺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成为帝国新的统治者。由于自己皇位合法性质疑,朱棣迫切希望得到旁人的肯定,而同为篡位上台的李成桂最懂朱棣的心思,李成桂在朱棣上位后,第一时间派人到南京朝贺,此举让朱棣很是受用,再加上两人经历的相似性,朱棣对李成桂是越看越顺眼。

于是,李成桂趁机向朱棣索求鸭绿江南岸的前元故地。朱棣考虑到那里已经被朝鲜占据日久,自己又刚刚继位,犯不着为了天远地远的贫瘠之地,遂承认了既定事实,以诏书的名义正式将鸭绿江南岸土地赐予朝鲜。因为朱棣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后来在嘉靖年间,嘉靖帝追封朱棣为明成祖),所以《李朝实录》称此事件为“太宗赐土”。

朱棣的行为等于是从法理上放弃了鸭绿江南岸的土地,使得华夏彻底痛失亚欧大陆东部最重要的桥头堡——朝鲜半岛。朱棣一生雄才大略,但这件他认为的不经意的小事,足可谓其一生最大的战略失误。

2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3-06-10 13:37

    这要是满清做的就要被皇汉骂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