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川藏:雪域高原兵戈再起,川军收复金沙江东

易云聊历史 2023-05-13 00:20:06

1930年5月,在中原爆发了一场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交战双方是以冯玉祥(中原西北军)、李宗仁(广西桂军)、阎锡山(山西晋绥军)为首的反蒋联盟军,以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中央军,双方累计投入百万大军交战,全国各地的小军阀也被裹挟到里面,是为中原大战。与此同时,西康甘孜地区的白利土司和大金寺之间因土地差民纠纷发生争端,驻扎德格的藏军支持大金寺,出兵占领白利,并与当地川军冲突,双方交战,第二次川藏之战爆发。

因为当时中原大战,国民政府所有的精力都在中原战场,而四川军阀也处于激烈的混战中,谁也没有功夫“搭理”遥远的川边。于是,英国人又来了(对,你没看错,这就是“搅屎棍”英国人“尿性”,唯恐天下不乱,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与第一次川藏之战一样,英国人为藏军提供大量军械,并派遣军事顾问到藏军中做参谋。

在藏军的大举攻势下,川边守军被迫退守炉霍待援。而后,藏军从甘孜兵分两路,一路沿雅砻江南下,包围了新龙,新龙县长张次培带领民团坚守新龙5个多月,终因弹尽粮绝,导致新龙失守,张次培及其家眷尽皆被俘,藏军攻陷新龙后,又顺势推进到理塘县的穹坝、霞坝一线。另一路藏军则从甘孜一路东进,试图从侧翼攻破炉霍,在炉霍遭到川军将士和当地民团顽强抵抗,最终未能达成战役目标。由于川军主力深陷内战泥潭,无法有效增援川边战场;而藏军也因为长途跋涉,后勤补给困难,导致无力发起新的攻势。最终,双方在炉霍与新龙形成对峙,战事告一段落。

就在川军与藏军在川边对峙的同时,“搅屎棍”英国又搞事情了,英国派遣驻锡金行政官噶乃木魏阿尔到拉萨怂恿噶厦出兵青海玉树地区,以策应川边战场。1932年3月,藏军趁青海南部防务空虚之际发动进攻,至4月3日,藏军占领囊谦,并包围玉树。藏军在青海的攻势,激怒了青海马家军军阀马步芳,马步芳遂组织马家军于当年7月发起反攻,大败藏军。

藏军在青海的失利,导致突入甘孜、新龙一带的藏军失去了后援,成为了一支孤军。川军军阀刘文辉遂抓住时机,在甘孜、新龙一线发起反攻,趁势收复了金沙江以东之甘孜、新龙、德格等地。藏军被迫退往金沙江西岸,双方沿金沙江对峙。

川藏地区常年的战事极大地损耗了当地的民力物力,况且这又不是什么保家卫国的战争,只不过是一场地方与地方的内战,犯不着打的你死我活。而当时正是“九一八”后,全国抗日情绪高涨,无论是川军还是藏军,他们都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内战再打下去实在没意思。于是,在国民政府中央的调停下,双方以金沙江为停火线,停战,第二次川藏之战结束。

两次川藏之战,让国民政府意识到川边地区的重要性,于是清末西康建省的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此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川边的治理。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西康省政府,省会驻康定,西康成为了当时抗战的坚实后方基地,甚至在1942年抗战最困难的时候,国民政府还想过迁都西康的打算,莽莽川边成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最后底线”。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