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的历史、现状以及可能发生的未来风险

今来我思 2025-02-08 21:09:30

【巴拿马运河的其中一段】

2025年1月的巴拿马运河非常热闹,不是因为这条运河又拥堵了,而是美国喊出了收回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嘴硬了几天,马上便答应了美国特使、现任国务卿鲁比奥的全部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美国军舰及政府公务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退出由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

美国要收回巴拿马运河?难道这条号称世界桥梁、联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伟大运河,曾经属于过美国吗?

【巴拿马运河号称世界桥梁,联通北面的大西洋、南面的太平洋】

(一)亏到想哭的法国

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其实跟巴拿马无关——准确地说,早期的巴拿马并不是一个国家,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1年这片土地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到了1821年,巴拿马地区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那时巴拿马只是哥伦比亚的一部分。

1903年美国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考虑良久之后,才决定支持巴拿马地区提出的独立要求,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否则根本无法脱离哥伦比亚。

1903年的巴拿马运河,比巴拿马的情况更糟糕,它只是一个已经耗资巨大、未来没有希望的超级烂尾工程,令法国人伤心欲绝地离开。

因为最开始制定规划方案、拿出大笔资金打通巴拿马地峡、建造巴拿马运河的就是法国,只不过他们完全想照搬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方法,结果很糟糕:那时的巴拿马地峡,交通和配套情况是零,周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起码的施工条件。

当法国花了大钱招募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4万多施工人员进驻巴拿马之后,所有人都发现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参天的密林中毒虫遍布,令人难以容忍,炎热的天气使可怕的疫病蔓延开来,夺走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在加通水闸附近的希望之山上,林立的墓碑令人不寒而栗”——这是保存到现在的文献,那时在巴拿马地峡上施工、修建巴拿马运河,不仅费钱而且要命。

前期投入已经花了很多,法国人只能硬着头皮再坚持一下,比如通过骗局来弥补巨额投资。

【法国人修得欲哭无泪】

负责修建巴拿马运河的法国洋际运河公司,其内部以雷赛布为首的高管层在工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却大肆侵吞公开发行的运河股票资金,为掩盖真相,继续增发债券圈钱,他们不惜动用大笔金钱贿赂法国和巴拿马的各级官员,仅法国政府内部先后就有150多名部长和议员接受了贿赂。

纸毕竟包不住火,到了1889年法国洋际运河公司山穷水尽,不得不宣告破产,雷赛布本人也上了法庭,这个烂摊子令法国头疼不已——没办法,1894年9月法国政府牵头另组了一家公司,接手运河工程,决定将原来的海平式运河改成水闸提升式运河。

但是由于雷赛布的工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预算超过原计划一倍以上,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是最艰难的地段,而距离原定的竣工日期只有6年了。眼看无法按期交工,1898年11月,法方不得不请求哥伦比亚政府将工期宽限至1910年10月,为此法国愿意支付2000万法郎作为补偿。

最终,法国人彻底绝望并放弃了,除了天文数字般的亏损,还有数百个法国官员及巴拿马地方官员丢了饭碗甚至直接吃了牢饭。

【20世纪初,没有人会相信巴拿马运河能够被修通】

(二)罗斯福总统的豪赌

巴拿马运河跟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有着极大的关系,可以说,没有这位时任美国总统的坚持,巴拿马最终有没有运河都不一定。

我们最了解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远房堂叔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远房堂叔,而且西奥多是第26任美国总统,而富兰克林是第32任美国总统——就个性而言,西奥多·罗斯福远远超过富兰克林·罗斯福。

我们不太了解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创造了两个美国总统史上的先例。

第一个是西奥多·罗斯福是最年轻的美国总统,1901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当时作为副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按照美国宪法,顺位继随美国总统,那一年他只有43岁。

第二个是西奥多·罗斯福是目前唯一没有指着(按着)《圣经》宣誓就职的美国总统,而且他的众多口头禅很有名,比如这一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西奥多·罗斯福的战略眼光和决心都是一流的】

1904年,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坚持下,美国不仅帮助巴拿马实现了独立,而且最终接手了巴拿马运河这个烫手的艰难工程、无底的金钱黑洞。

为了修完这条运河,美国在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约3.7-3.8亿美元的资金总量,动用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劳工,其中就包括近万名华人劳工,用现在的物价来衡量当时约3.7-3.8亿美元的资金总量,肯定觉得修条这么长的运河不算多,可20世纪最初的10多年时间里,美国平均每年的财政总收入也有只1.5-1.8亿美元。

所以,对当时的美国来说,接手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并投入这么多钱,更像是一场豪赌,对于西奥多·罗斯福而言,他把自己所有的名誉也押了上去。

当时这条运河被嫌弃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法国和英国都打算看美国和西奥多·罗斯福的笑话,比如法国当时的驻美总领事就说过“这会是一个令美利坚破产的项目”。

幸运的是,在美国不计一切后果的坚持和投入,巴拿马运河终于在1914年8月正式通航——所以,‌巴拿马运河既不是凭空自然形成的,更不是巴拿马人修建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故意选择缄默其口或者视而不见,其实没有必要。

【如果没有修好,巴拿马地峡的最佳状态就是这样】

这就非常容易理解1903年即美国正式对巴拿马运河投资及开工之前发生的一件大事。

1903年美国跟巴拿马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核心内容是美国承担所有资金及未来风险,但要求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

很明显,这不是漫天要价,更不是胁迫巴拿马签约,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所谓的国际慈善家,美国就更加不是了,他本质上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公司。

【巴拿马运河在美国手中又修建了十年】

(三)卡特的慷慨与克林顿的回避

就在巴拿马运河通航40多年后,时间进入20世纪50-60年代,《巴拿马运河条约》突然被巴拿马视为不平等条约,并且经常在国际上哭喊自己遭受了殖民主义待遇。

进入70年代,为了废除这个不平等条约、拿回运河以及运河区域的所有权利,巴拿马开始与美国进行了公开的批评和对抗,但那时历任美国总统都不予理会,直到老好人总统吉米·卡特的出现。

1977年1月20日至1981年1月20日在任的卡特总统,既是第39任美国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温和、最爱好和平的总统,他的诺贝尔和平奖可不是白拿的。

在卡特总统的任期内,巴拿马运河这件事竟然神奇的反转了。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按照这些条约的约定,从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驻在运河区的美军将全部撤出。

最终,到了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从美国手里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的主权。

【1977年卡特总统携夫人访问巴拿马并达成协议】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很,他的宣泄方式很独特:在1999年12月14日举办的巴拿马运河交接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时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者以各种理由没有参加,代表美国签字的,竟然是前总统卡特,不过这也算有始有终——对卡特总统来说。

2001年克林顿正式卸任美国总统时,在回答记者有关巴拿马运河的问题时,他是这样说的:虽然尊重卡特总统的决定,但对美国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损失。

【剖面图看得更清楚:蓝色代表海水水位】

(四)特朗普的商业制霸逻辑

事情发展到这里,恩恩怨怨就很清楚:巴拿马运河确实是美国出人出钱顶着风险修建的,但已经正式归还给巴拿马了,而且有正式的文件和条约作为凭证。

至于以后美国历任总统及政府,其实都遵守了这些条约,尤其是美国船只甚至军舰经过巴拿马运河也需要缴费——会不会有特殊折扣呢?按照巴拿马公布的运河经营数据,还真没有,主打一个公事公办。

按照巴拿马的逻辑,修建运河、有偿通行;过河收费,天经地义。

巴拿马一直在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收取费用,根据船只大小和用途,费用最高可以收到20-30万美元,只看最近的2024财年,巴拿马运河为这个国家带来的总收入近50亿美元、净收入约34.5亿美元,主要收入正是船只通行费用,占总收入的近70%,另外30%才是与运河相关的服务业、旅游业以及物流配套行业。

而且这些年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摸索出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通过拍卖船位(可以理解为“插队权”)来增加额外收入,单次拍卖价曾高达400-500万美元——这一切激怒了一部分美国人,比如重返白宫的特朗普。

特朗普早在2024年竞选时就多次对拥护他的选民们说过一件事:美国修了它(巴拿马运河),但每年却要向巴拿马缴纳数百万美元的过路费,这是不公平的,他们(巴拿马)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从1977年卡特总统签字归还巴拿马运河的那一刻起,历任的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等美国总统,都遵守了这些条约,即使连美国海军通行巴拿马运河,也老老实实地向巴拿马每年缴纳数百万美元的过路费——所以未来至少四年时间里,世界注定是逻辑混乱、随机横行的时代,所有人对特朗普只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那就是他根本无法预测。

结语

那么巴拿马运河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不用直接回答,说一个香港李超人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痴迷于利用优质不动产进行保值、增值甚至套利的大商人,香港李超人肯定属于独一份的存在,巴拿马运河的钱这么好挣,李超人也很眼红,特意花费巨资拿下附近的两个港口,方式是通过李超人家族旗下的和记港口参与巴拿马运河港口的招投标,自1997年中标以来,李超人家族企业一直负责运营巴拿马运河两侧5个港口中的其中2个,即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不过未来就很不妙了:巴拿马政府已经放出风声,会尽快取消李超人在巴拿马的港口特许经营权,理由跟当年从美国手中要回巴拿马运河的理由一模一样——涉嫌违反巴拿马宪法规定。

身后就是美国、出手就是宪法,这才是丛林法则在特朗普时代的最新诠释。

而我们,唯有一条明路,那就是全力做好秘鲁钱凯港,未来直接走太平洋,保持对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甚至马六甲海峡的足够警惕,避免过度依赖。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