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在多尔衮死后将其毁墓掘尸,孝庄为何不阻止这种疯狂行动?

书兰聊历史 2024-01-06 22:23:03

前言:提起多尔衮,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是满清入关的头号功臣,也是八大铁帽子王中最富有悲情色彩的一个。传闻他很早就钟情于孝庄,只可惜孝庄嫁给了皇太极,没办法的他只能化悲愤为力量,从和硕贝勒到和硕亲王,再到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他努力去触摸心中的那道影子。

然而天不假年,他因操劳过度而坠马跌伤,进而薨逝,年仅39岁。顺治闻讯后给了他极大的哀荣,尊他为义皇帝。可惜这是顺治制造的假象,没多久他就展开了对多尔衮的清算行动,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荣誉不说,竟然还毁墓掘尸。这是有多大仇、多大恨?别人倒也算了,让人不明白的是,孝庄为何不阻止顺治?

多尔衮画像

一、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真实关系

1、多尔衮结婚比孝庄早

受一些野史秘闻和文艺作品影响,很多人认为多尔衮和孝庄是青梅竹马的关系,将皇太极视为横刀夺爱的第三者。实则不是,多尔衮虽说和孝庄的年龄差仅1岁,但是建州和科尔沁相距甚远,两人很难有机会提前认识。即使两人曾经见过面,也断不会有什么情定终身的戏码,概因多尔衮结婚比孝庄早。

史载多尔衮最早于天命九年迎娶了第一位福晋,而孝庄是在第二年嫁给皇太极。不过巧合的是多尔衮娶的这位福晋同样来自于蒙古科尔沁部,她和孝庄是堂姐妹关系。这倒不是多尔衮为了内心的感情归属而非要在科尔沁部找个孝庄的替代品,而是因为当时从努尔哈赤到他的子侄均热衷和科尔沁部联姻,毕竟联姻是双方能够实现共赢的强力保障。

建州女真要想进一步壮大,必须和科尔沁部搞好关系

说到替代品,有传闻说多尔衮因为心中放不下大玉儿(即孝庄),娶了一个小玉儿。本文就来说说这个小玉儿,考虑到嫡福晋的位分,小玉儿的原型应为多尔衮23岁所娶的嫡福晋博尔济特氏。此女和孝庄、孝端(小名哲哲,皇太极的皇后)均有血缘关系,如果从父系血缘来看,她是孝庄的侄女,如果从母系血缘来看,她是孝端的妹妹。

这种复杂关系得归结于蒙古部落中的收继婚习俗,孝庄的祖母(即孝端的母亲)在其祖父去世后嫁给了她的娘家兄弟索诺木。有清楚的史料佐证多尔衮对这个小玉儿感情很深。首先,多尔衮一生妻妾众多,独尊她为“正宫元妃”;其次,多尔衮在她去世后“哀伤无穷”,不惜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她追谥;最后,从她进门到去世,近15年的时间里不见多尔衮移情别恋。

孝庄画像

2、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并不重要

皇太极去世后,满清朝局混乱不堪,两黄旗大臣纷纷叫嚣着让豪格继位,两白旗则决心拥护多尔衮继位,经过一番角力,最终多尔衮选择支持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于是后来便有人说多尔衮对孝庄有情。再加上多尔衮总是在向着皇位靠近,却又没有行废立之事,这种说法就更有市场了,甚至还有人说孝庄曾经下嫁多尔衮。

如果孝庄和多尔衮没有婚姻关系,多尔衮岂敢“擅闯皇宫内院”?难不成诸王公贝勒都是睁眼瞎,坐视多尔衮祸乱宫闱?另外,孝庄死后为何不和葬在北陵的皇太极合葬,而是选择在东陵附近安葬?是不是她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地下的皇太极?再则,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尊号是不是在表露他和孝庄的关系变化?

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

如果孝庄和多尔衮有婚姻关系,又没有准确可靠的史料来佐证。首先,以多尔衮当时的权势来说,进皇宫内院不是如同进自家院子一般;其次,没有谁规定后妃必须和君主合葬,何况皇太极身边已有一个孝端皇后,孝庄自己都说她是因为心中舍不得顺治(葬在东陵)和康熙,才想着在关内安葬;再次,“皇父摄政王”只是一种代表权势地位的尊号,姜子牙不也曾被尊为尚父吗?

其实回过头来说,他们两人是否有过婚姻关系并不重要。因为不管有或者没有,都不能说明孝庄对多尔衮有着深情厚意,毕竟没有感情的婚姻并不少见。联想到顺治在多尔衮死后的报复性举动,笔者认为孝庄无非是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而对多尔衮做了些工作,具体这些工作到了何种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孝庄在自己儿子所在的清东陵附近

二、孝庄的现实考虑

1、为自己正名

世人多重名,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上污名度日,而且往往地位越高的人越在乎自己的名声。孝庄作为满清第一位正式的皇太后,地位尊荣无比,她的荣辱直接关系到满清的脸面。要她去竭力制止顺治清算多尔衮,她需要面临三个问题。第一,太祖太宗早有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她如果强行介入此事,她的干政之名是不是就坐实了?

第二,多尔衮当时身上背的很多罪名都是大逆不道之罪,比如“僭拟至尊”,“私制帝服”,“证称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逼死肃亲王豪格,纳其王妃”。如果孝庄强行翻案,大臣们会怎么想?大臣们会认为孝庄罔顾大局,视法律于无物,进而纵容他人仿效。一旦如此,届时孝庄还能获得满朝大臣的尊重吗?

由乾隆下令重修的多尔衮坟冢

第三,关于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私情的坊间传闻本来就不少,如果孝庄在这个时候力保多尔衮,岂不是让这些传闻有了更好的论据?人家会想,孝庄因私废公,将自己和多尔衮的私情放在国法之上,进而再度佐证孝庄曾经下嫁过多尔衮。孝庄是多么聪明的人,她岂会做这种傻事?

且看孝庄一生,先后经历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朝,期间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她都很平稳。当然,这主要靠她过人的才智和日积月累的好名声,才智能让她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好名声能让她凝聚人心。她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垂帘听政,可她却始终坚持在幕后,这绝非一般后妃能做到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她很看重自己的名声。

孝庄看着就很精明睿智

2、为儿子树威

多尔衮去世的时候,顺治依然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纵使他有再大的本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满朝的王公大臣们信服,尤其是当时还有一些开国功高诸王健在。那么顺治主要能依靠的其实还是他的生母孝庄,如果孝庄和顺治唱对台戏,母子二人都会很尴尬。换句话说,只有孝庄竭力支持顺治,才能让顺治尽早树立起君王的权威。

顺治清算多尔衮的力度虽然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有句话叫做,“长痛不如短通”。如果顺治举棋不定,多尔衮的残余势力必然难以清除,进而导致他处处受制。且看顺治甫一开头,以前饱受多尔衮欺负的两黄旗大臣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接着两蓝旗和两红旗的大臣也因得到了尊重和好处而支持顺治,剩下的两白旗大臣眼看独木难支,赶紧倒戈。

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掌三旗

从顺治七年的年底到顺治八年的年初,顺治的一番连招下来,仅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便基本清除了多尔衮的残余势力。联想到康熙14岁擒鳌拜,是不是一样的快刀斩乱麻?父子二人难不成都是天生的权术高手?恐怕不是吧,所以顺治清算多尔衮的背后一定有孝庄的指导,正如孝庄指导康熙除鳌拜。

从大局来说,顺治越早乾纲独断,朝局就越稳定。当时满清入关不久,基础并不扎实,一切都还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朝局,满清恐难有长远发展。既然是于国、于儿子、于自己都有利的事情,孝庄又如何会反对?康熙曾评价孝庄“启皇考世祖章皇帝宅中定鼎”,这句话足以说明孝庄对顺治的支持力度是足够的。

顺治画像

结语

综上所述,孝庄之所以没有阻止顺治清算多尔衮,概因她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一来,她对多尔衮并非像民间传闻的那般情深似海,无法靠感情上驱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二来,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顺治和她自己来说,清算多尔衮都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多尔衮虽非天子,但其势力和影响力差不多等同于天子了。

孝庄是孝庄,多尔衮是多尔衮,两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同情多尔衮而给他设置更多的悲情元素。纵观历史,功高盖主者又有几人能有个好下场的?多尔衮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算是幸运的,起码顺治是在他死后开展的清算行动,而且顺治的曾孙乾隆后来还给他昭雪了,不仅恢复了他铁帽子王的荣誉,还用“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之公正评价给他下了定论。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满文老档》

《钦定八旗通志》

1 阅读:3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