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上海车展很热闹,真正发布的车型并不多。
大部分就是凑个热闹,真正的发布且早着呢。在为数不多的新发布车型里,AITO问界M5智驾版无疑是抢眼的一个。

从现场气氛的热烈、AITO问界M5智驾版各种配置的升级、价格上带来的惊喜综合判断,AITO问界M5智驾版非常有望成为今年的爆款车型。
鉴于增程版是2022款问界M5的主销车型,小编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智驾版增程版上面。

这款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不是它的辅助驾驶能力,毕竟,在前一天的2023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已经提前感受到了HUAWEI ADS 2.0的无敌。
让我最为惊喜也感到好奇的是增程版车型的续航居然有那么大的升级。
按照余总的说法,问界M5增程智驾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255公里,CLTC综合续航达到1425公里,与问界M5增程版相比,综合续航提升了14.7%。

来做一下数学题,拿问界M5增程版的CLTC工况续航1242比一比。
1425/1242=1.147,正好是余总所说的14.7%。喜欢增程版车型的小伙伴内心充满了欢喜,毕竟在电池度数不增加、油箱也不加大的情况下,综合续航竟然能有这么大幅度的升级。

当然,懂行的小伙伴都知道,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不插电混动车型都有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两个指标。
但在纯电续航这个指标上,问界M5增程版和M5增程智驾版的测试工况并不一致,M5增程版用的是WLTC工况,而增程智驾版用的是CLTC工况。CLTC工况续航相对WLTC工况续航当然是存在缩水的。

更让人一头雾水的是,问界M5增程版的WLTC工况纯电续航在网上竟然能找到三个版本的数据,分别是150公里、160公里和200公里!

如果拿200公里跟智驾版纯电续航做对比的话,按照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计算方法,WLTC里程=CLTC里程*0.8,255*0.8=204,跟200公里比较起来看起来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何以如此呢?在此给疑惑的小伙伴统一做个解答。
首先,在AITO问界的官网上,问界M5增程版的WLTC纯电续航给了两个数据,分别是SOC从100%掉到20%时的160公里和SOC从100%掉到0%时的200公里,在这两个数据里,行业认可的纯电续航是第一个数据。
之所以给出两个数据,是因为在增程式混动车里,发动机介入的时机因不同厂家而异。

有的在SOC掉到30%的时候介入,有的也许在SOC掉到15%的时候才介入,显然,问界M5的控制逻辑是,当电池电量掉到20%左右时,发动机开始发电,这时,纯电续航测试结束,得到160公里的纯电续航数据。
200公里实际上是从160公里反推回来的,并不具备纯电续航的物理意义。至于那个WLTC续航150公里的数据,应该是问界M5增程版刚上市时测出来的数据,经过后来一段时间里电驱总成效率或其他方面的升级,问界M5增程版又把纯电续航提升了10公里。

所以在比较纯电续航时,应该是CLTC的255公里和WLTC的160公里做对比,那么,为什么这次无论是纯电续航还是综合续航,问界都统一使用了CLTC工况呢?
如果硬要较真的话,增程版车型可不可以使用CLTC工况进行续航里程测试,还真存在一定的争议。

因为,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里明确规定:“可外接充电及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料消耗量采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进行测定。”

但根据202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GB_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前言部分目的明确说法,“修改了试验循环。试验循环由NEDC变更为CLTC”。
所以,大家在2022版问界M5增程版的参数配置里查到了WLTC测试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又看到了问界M5增程智驾版上使用了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数据。

之所以在宣传上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在电池原材料价格雪崩的大背景下,增程式电动虽然还对纯电动车型保持着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但两者的价差已经大大减少了,这时,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所有插电式混动车都和纯电动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
既然要竞争,续航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一个统一的工况下进行比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所以,不要怀疑AITO问界M5智驾版的续航升级有啥猫腻,这是一次实打实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