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粮食安全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锐叔论 2025-04-09 05:32:41

锐叔在昨天的早评中谈了一下中国对美方“对等关税”进行反制下的一些潜在受益方向,其中的种业板块在昨天整体市场大跌之下表现亮眼,不但是唯一能够逆势上涨的概念板块,且板块指数涨幅超过12%。

而在盘后消息面上,种业板块继续迎来催化:据央广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提到,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创制和基因挖掘重大设施,推进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实施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2024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量前三位的农产品分别为大豆、高粱和玉米,分别为2213.5万吨、568.3万吨和207.3万吨。参考24年实际或预测国内消费量,测算出我国进口农产品对美进口依存度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高粱、大豆和棉花,美国消费量占国内总消费的比重分别为59.82%、19.32%和11.23%。其中进口高粱主要是作为玉米的替代产品,用作饲料原料;进口大豆则主要用于压榨豆油和加工饲料。这次中美关税博弈可能会在短期内,对部分对美依存度较高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除了价格预期方面的考量外,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加上中国又是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而且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粮食安全议题作为国家中长期战略被写入二十大报告中。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持续获得政策关注,生物育种作为提升作物单产的重要手段,产业化推广有望加速。当前,转基因商用进程稳步推进中。2023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32号发布,包含裕丰303D等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脉育526等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品种审定。2023年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39号发布,首批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024年9月30日,第二批3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通过。目前我国共有64个转基因玉米,17个转基因大豆通过国家审定,参与企业开始进入收入兑现阶段。

可以说,种植&种业是中美贸易摩擦反制中最为受益的板块之一。当然,除了种植&种业,本次关税加征对于畜禽肉品价格的直接影响较小,对于养殖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宗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养殖成本抬升。春节后,畜禽价格回调明显,徘徊在盈亏平衡点上下。饲料成本的抬升将推升养殖端的成本压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头部企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凸显。此外,提高机械化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农业机械总量大,但机械化率较低、质量较差。我国农业机械化率约55%,相较于美国(>95%)、欧洲(>95%)、日本(7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期来看机械化率的提升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0 阅读:0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