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办?朱元璋改一称呼,完美解决

飞鱼史记 2024-07-13 03:49:00

古代的社会,人人生而不平等,在这一社会基调上,出现了很多特权人物,他们凭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处处张扬自己的与众不同。

为了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尊贵性,他们则将特权写进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避讳制度则是其中最难让人理解最折磨民众的一项特权。

避讳,作为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并在不同朝代中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平民百姓不能用君主、帝王的名字以及与之相关的字或者读音相同的字。

这一制度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在《山海经》中,夏后启一度被写成了夏后开,这则被认为是最早的避讳实例,至于说要避谁的讳,一度是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

当然也有史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山海经》中出现了笔误,并不能当作避讳来看,而避讳是伴随着周代宗法制度和奴隶制国家统治形式而形成的,只是在历史文献中缺乏相对应的避讳实例。

在春秋战国时期遗留的文献中,避讳的实例则开始多了起来。

避讳最初只是简单的口头避讳,后来逐渐扩展到姓名、书写、命名、官职、地名等多个领域。

自秦汉到唐宋,避讳制度得以逐步完善与发展,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开始走向了极端化,甚至出现了因未避讳而被满门抄斩的惨案。

众所周知,明朝皇帝都姓朱,可在民间杀猪又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可对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杀猪”这事是老百姓绝对不能提的字眼,那么老百姓要杀猪怎么办?

朱元璋苦思冥想之后,为猪改了一个称呼,完美解决了困扰百姓的巨大难题。

只许州官放火

对于现在大多数民族来说,杀猪和吃猪肉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毕竟在现代猪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家畜。

可是就由于明朝的皇帝姓朱,就要限制天底下的百姓不能说杀猪,这着实很离谱,但仔细想想,在避讳制度发展到极端的朝代下,这又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按照大类来分,避讳主要分为避国讳、避长讳、避圣讳等等,其中避国讳是最严格的一种,就是要避帝王及其先祖的名字。

秦始皇名叫嬴政,“政”字及其同音字自然成了要避的字,而沿用了几百年的“正月”则成了不可言语的忌讳,于是“正月”也就变成了“端月”。

东汉光武帝名叫刘秀,而秀才这一称呼自然又成了普通民众不能触及的禁区,有才之人便将其改为了茂才。

到了晋朝建立之后,晋文帝司马昭的“昭”字又成了普天之下不能用的禁词,而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则只能说声对不起了,为了避讳又为了表示尊敬,便称王昭君为明妃。

唐朝建国后,原本六部之一的民部又撞上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于是被改为了户部,以此成为定式。

至于说避长讳和避圣讳这两种情况则显得并不严苛,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和长辈同样字音的名字,这就是避讳在现代社会中的记忆传承。

或许很多人觉得避讳是为了显示尊敬和划分等级,并没有什么不妥,其实到了唐代之后,避讳则开始让百姓苦不堪言,俨然具备了只许州官放火的苛刻形式。

不许百姓点灯

在晋朝时期,因为避讳还闹了一个笑话,在当时的正月十五依照习俗要放灯三日。

后来有个叫田登的官员做了一州的长官,小吏在写好布告后,田登觉得放灯这是对他的不尊重,便呵斥小吏重新拟定布告,小吏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什么可以替代的词语,于是便直接将布告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如果说这个例子纯属搞笑的话,那么唐朝之后的避讳则成了让百姓无法承受的哀伤。

由于唐朝统治者的关系,民间掀起了不得不改名的高潮,如果不改,那就是会被举报,后果将无法承受。

比如说李贺,他父亲名叫李晋肃,就有人告发李贺父亲的“晋”字与“进“同音,所以他应该避父亲的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听闻之后,还特意写了一篇《讳辩》斥责,甚至还大骂这些心怀不轨之人:

要是你们的父亲带个“仁”字,那你们就不能做“人”了吗?

只是尽管韩愈如此为李贺辩解,还是未能还李贺一个公平,他最终只得愤恨离开试院。

如果说李贺是个人的悲剧,那么禁止捕捞鲤鱼,则让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百姓下河捕鱼也是一种营生,可是李唐的统治者却对全国下令,百姓不得捕捞鲤鱼。

既然唐朝的皇帝能禁止捕捉鲤鱼,那么明朝的皇帝禁止百姓说杀猪自然不稀奇,毕竟他们还没有限制百姓不能吃猪肉。

改一字解决问题

朱元璋是个穷苦出身的皇帝,他即位之后,由于天生的自卑感,让避讳这事进一步扩大,而让他不开心的字词更是多到爆炸,和尚、光头、秃、僧、贼等等都会让他极其不悦。

当然最让他接受不了的便是民间几乎家家户户每到过新年的时候都在高喊的“杀猪”。

他们老朱家的江山来之不易,朱元璋也自认为是个对百姓很好的皇帝,可是百姓却天天喊着要“杀猪”,这让他无法接受。

于是他翻遍典籍,找到了“猪”的古意字为“豕”,于是便下令全国要将“猪”说成“豕”。

这两个字属于同意不同音,朱元璋此举可谓完美解决了他的担忧和顾虑,只是百姓们总觉得这个字太过拗口,于是百姓就开始给猪起外号,肥肥、哼哼等等都成了让百姓能接受的代名词。

如果说朱元璋改名之事,确实是顾虑到了百姓,那么他的后代明武宗朱厚照则不近人情,因为他颁布了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吃猪肉。

由此可见,避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和君主专制的权威。

同时,避讳也给当时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如书籍文字的混乱、地名和人名的频繁更改等。

避讳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尊卑观念和等级意识,是古代人与人不平等现象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印记。

参考文献:《汉典》、《明史》登。

(图网,侵删)

0 阅读:149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