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是过年的传统,不分多少,都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亲切之情。
每当过年,是小孩子非常期盼的时候,这个给红包,那个给红包,过年几天能够收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红包的用处很多,有些小孩全部存起来,积少成多,等到自己认为的关键时刻用上派场。
有的小孩大手大脚,收到红包就会立马用掉,买这个买那个,玩具一大堆,但也有的小孩用来买书本,家里堆满了各类书籍,从《论语》到《西游记》等应有尽有,让自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有的小孩收到红包就会上交父母,放在父母那里暂存,用的时候再找父母支取。而父母也乐于此事,不用担心孩子乱花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串门走亲戚是过年的应有之义,拜年是传统文化里孝顺尊重友爱的表达形式。
而红包是拜年这项活动的派生物,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愿意给孩子们一个红包,是一种期待一种祝福。
期待孩子茁壮成长,祝福孩子学习进步。这无疑给过年增加了新的内容,也拓展了过年的内涵。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也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和亲戚朋友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过年其实就是一次总结,为过去的一年打包装箱,为辛苦一年的自己打打牙祭,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谋篇布局。
过年其实就是一次团圆,无论多远,向家的方向奔赴。无论多忙,暂时放下闯荡,回到父母孩子身旁。无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一种信仰。
而现在很多时候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其实我们需要正确分析。过年的热闹氛围感触最深的可能是孩子们。
我们小时候,父母给大家创造了过年的氛围,比如买新衣服,新鞋子,做喜欢吃的东西,到想去的地方玩耍,父母为孩子提供了物质,提供了环境。
而当长大的时候,因为需要为生活打拼,为家庭幸福付出,大部分时候心思都在挣钱养家上了,自己对过年的氛围感觉也就随之变淡了。
而孩子们依然期盼过年,这个时候不用天天上学了,早上不用早起,晚上不用晚睡,自主支配时间的条件变多了,而且天天在父母身边,想吃啥做啥,想买啥买啥,一切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对他们来说,过年就是单纯的快乐,纯粹的幸福。
我们过年不是越来越淡了,我们的长大就是父母的老去和孩子的成长,过年不仅是看着孩子幸福的享受,也需要照顾父母的老去,让他们感到晚年幸福,一代一代的亲情延续需要不断的转变身份。
过年是放松的,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到过年的这几天让自己休息休息,让平日紧绷的思想放松,洗去一年的焦虑忧烦。让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家庭的怀抱,享受天伦之乐,享受亲友祝福,在这一刻,让人生回归纯真。
过年发红包,也是迎来送往的,红包其实不在乎多少,红包的意义是祝福,是陪伴成长,是孝顺友爱,是阖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