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自己难受,但是什么办法都没用,到底是怎么了?

说说青少年们 2024-04-18 20:18:42

真难受还是“假难受”?

很多父母会有一个困扰,“我的孩子总是说自己很难受,但是又说自己道理都懂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孩子认知出问题了?会不会是病了呀?”在孩子反复诉说自己的困扰,父母们往往陷入困惑:孩子是真的在承受痛苦,还是在寻求关注?在排除了潜在的精神疾病因素后,我们或许可以从关系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孩子不断地告诉妈妈:“我很难受。”时,母亲的心中往往充满了担忧和焦虑,想要立刻为孩子分担这份痛苦。然而,当她试图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时,却往往遭到孩子的拒绝。

背后的原因

实际上,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传达给妈妈一种深层的情感需求。他们在潜意识里,希望通过让妈妈体验同样的挫败感,来获得一句安慰:“孩子,你真的很不容易。”这样,母亲便不再坚持用理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回到了最原始、最纯粹的母子关系:孩子哭了,母亲便给予拥抱。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一个小孩摔倒哭泣时,母亲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抱起孩子,给予安慰。这并不是因为母亲忽略了孩子的疼痛,而是因为她理解了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在这个短暂的拥抱里,没有责备,没有对错,没有担忧,只有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接纳。

用心去感受孩子

这正是我们所强调的“无条件接纳”的核心。在这个“拥抱时刻”里,我们不需要去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需要纯粹地去接纳和看见孩子的当下状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之所以坚持保持一个纠结的问题不改变,正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这份隐藏极深、极难获得的“拥抱时刻”。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对于孩子来说,过度理性的父母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孤独感”。

这就像是一个孩子摔倒了哭泣时,迎来的不是母亲的拥抱,而是一句道理:“你应该小心点儿。”这样的回应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忽视,从而产生了一种“头脑上的正确,情感上的孤独”的状态。情感并不会因为被忽视而消失,它会以更加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可能会不断地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困扰,以此来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对于过度理性的父母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甚至可能听不到孩子的内心声音。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进入孩子的感受世界呢?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想要进入孩子的感受世界需要通过实际的互动来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在他们受到伤害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