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中的北京》:生旦净末丑,京华又烟云

夜空文化 2024-10-05 07:32:31

有一首名为《唱脸谱》的歌曲,其中有这么几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戏曲舞台上的几个经典形象。更多的时候,戏曲留下的通常就是“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这样一种虚拟中见出真实的印象。不大的戏台上,却足以演绎出万千世界的喜怒哀乐,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集中而鲜明。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起源于原始歌舞,至宋金时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系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世界范围内本来存在三种戏剧文化,即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与中国的戏曲,前两者已经湮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至今——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至清代兴起的近现代戏曲形式,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其中,元杂剧在戏曲发展中的地位非常特别。在此之前,戏曲难入主流。到了元代,“元杂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元杂剧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而元杂剧最初的发展就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同时金、元、明、清四代,北京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虽然未必必然凸显地域因素,北京却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地位。研究元杂剧以来的古代戏曲,如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北京”这个因素,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很显然,《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全书并没有过多评判“北京”与古代戏曲特别是元杂剧、明清戏曲究竟有何种关系,仅仅是在“前言”中进行评价,认为“王朝都城的烙印于此,不同的文化荟萃于此”,因而,“戏曲更是与北京这座都城密切相关,结下深厚的因缘”。至于其他,不妨在诸如元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明代戏曲《鸣凤记》、清代戏曲《一捧雪》《清忠谱》《千钟禄》《长生殿》《桃花扇》中仔细体会,印象无疑会更加深刻一些。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精选了元代杂剧七部、明代戏曲十三部、清代戏曲九部,有一些是节选。除了欣赏戏曲本身的文采、情节,体味人物塑造,其实最好还是做点儿必要的功课,弄明白元杂剧、明清戏曲的艺术形式、表演手段、音乐曲调、角色设置等,也是“读懂弄通”的一些必要前置。此外还需要弄清楚的是,相比较鼎鼎大名的元杂剧,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宋杂剧。简言之,宋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是在继承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曲艺、歌舞的伎艺发展而来的。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