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实现就业?官方多次认可,桂林理工大学新质人才大量涌现!

有何高教 2025-03-28 15:43:52

当今社会,正迈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技术为代表的数智时代,创新创业成了时代的“新宠”。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自然得跟上这波浪潮,加快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型模式,从而培养出以创新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

而提及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校,桂林理工大学必定榜上有名,既因为它是教育部钦点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也因为该校学生在国内外多个赛场崭露头角,展现出优秀的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自2009年开始,桂林理工大学在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就一路高走。2009年桂工获“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之后连续多年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还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创导师工作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以上这些荣誉称号,背后折射的都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整体就业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国家级”水准,持续不断的官方背书正是桂工实力的最好凭证。

那么说到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或许就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寻找原因了。首先,桂林理工大学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还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5005万元,不仅将所有平台、资源和条件汇集于此,便于学生借助这一学院,尽情施展拳脚、深度实习实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毕竟学生在创新创业上,还得有“良师”引路,该校配备了专职教师7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7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205人。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些教师在实际能力、教学侧重、个人能力方面有所区别,能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在垂直领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质量。

除此之外,桂林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该校大力实施“金导师、金课、金种子、金雁、金窝、金领”2.0计划,构建“引—训—赛—战”四级递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换而言之,该校不但注重理论教学,还开设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实践课程,比如提前模拟赛事,这种做法也帮助桂工学子在各类赛场上发挥更加自如,从桂工学子的学科竞赛成绩来看,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力确实配得上“国家级”称号。

以“挑战杯”为例,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桂工共获得奖项32项,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金奖12项、银奖8项、铜奖12项,以金奖数和总积分“双第一”的优异成绩,斩获本次区赛“挑战杯”奖项,也创下了该校参赛以来的历史最佳。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得益于桂工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模式,不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这也帮助桂工学子在各类赛场上脱颖而出。

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7项、自治区金奖18项、银奖55项铜奖58项;

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决审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再次刷新最好成绩;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桂工获得全国铜奖8项、广西金奖16项,同时荣获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奖”、亚军和最佳创意奖,成绩保持全区高校前列……

以上这些兼具数量和份量的奖项都是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力的生动注脚。准确来说,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既是驱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化知识应用,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捷径”。比如了解行业需求、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创新能力……而以上能力正是企业招聘中极为看重的因素,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单位直接去竞赛现场“抢人”。

据了解,2023—2024年度共有来自区内外652家企事业单位“看上了”桂工学子,在桂林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网注册,为该校学子提供就业机会数量53169个。2024届毕业生共12538人,也就是说桂工学子人均4.3个offer,手拿把掐。

所以说,在竞赛上“大杀四方”的桂工学子自然就业发展不会差,据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15%,40个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在90%以上,其中地球化学和市场营销专业甚至达到百分百落实去向。

更值得一提的是,9成以上的去向落实率中有超7成的学子能够在本科毕业找到心仪工作,实现直接就业,不必再去“卷”学历才能拿到offer。这或许也是桂工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成功的最直观体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传统生产力理论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迫切呼唤形成新的生产力理论,而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变革速度。

而在培养具有卓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质生产力方面,桂林理工大学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系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因此就读于这里除了增长专业知识外,更能与数智时代的人才需求完美匹配,赢在就业起跑线。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