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新年,年味比现在要浓!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01-31 20:00:52

今天坐公共汽车,回乡下老家,汽车经过离家还有三四公里的乡镇驻地堵车了,看到路边红红的对联,才猛然想起,春节已经很近了。

看了一下日历,今天已经腊月十七了,怎么一直也没有感觉到年味儿呐!

小时代,七十年代,那时一进腊月就开始忙年了,准备年货,空气中时不时的一声鞭炮声和空气中弥漫火药味提醒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年的脚步近了。

那时小孩过年所盼望的无非三件事,吃饺子、穿新衣、放鞭炮。

一年到头能吃上饺子日子不多,但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这两顿饺子一般是雷打不动的,大人再难,也要保证孩子能吃上这两顿饺子,用大人的话说 :孩子熬渴一年了,眼巴巴盼着。

那时,常听到大人说:孩子盼过年 ,大人怕过年。

那时对小孩来说,过年吃饺子充满了仪式感,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叉子,那时觉得饺子似乎就得用叉子,叉着吃,才能吃着更香,那时的叉子大多是大人用竹片削的,也有用铁丝编的,准备好叉子就一天天的盼着大年三十的到来。

说起来,我每年吃大年初一的饺子都后悔,后悔是贪玩,慌慌着去捡鞭炮筒,没有尽情的享受,没有吃撑,等到中午,剩下的饺子就放起来准备招待亲戚了,再吃饺子就不容易了。

爆仗筒,就是没有“响”的鞭炮,那时鞭炮可能是质量差的缘故,总有不少没有“响”的,这就出现了,每家放鞭炮时总有不少小男孩捡没响的鞭炮筒。

这些鞭炮筒大多是引信里火药不匀,引信中途熄灭造成的,我们称之为“截气”了。

捡来这些鞭炮筒,有引信的继续放,但由于引信较短不敢用火柴点,因为来不及躲避,大多数用较长的有余火的棉花柴点。

没有引信的鞭炮筒都是从中间掰开,隔两三寸的距离摆放好,将火药裸露的一端对放,用火点燃一个,喷出的火焰点燃另一个,火药对喷很好看,我们称这种喷出的火焰叫“呲花”,这种对喷的我们小孩戏称为“老妈妈X老头”。

捡来的鞭炮筒,大家像宝贝一样收藏着,一天拿出几个来“玩”,能玩很长时间。

那时生活再难,过年必也要穿件新衣服,因为新年要互相拜年还要串亲戚,不穿件新衣服,会感到很没有面子。这是最考验农村家庭主妇的一关,那时孩子多,小孩的新衣服大都是大人或哥哥姐姐的衣服改的,十七八的小伙子或大姑娘要尽量做身新的,因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在我的印象中,做新棉鞋是非常麻烦您一件事,要熬浆糊、制袼褙、切底、包边、圈底、纳底、……做一双棉鞋,需要数道工序。

“打袼(gē)褙(bèi)”是纳鞋底的“头道工序”。冬天农闲季节,挑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搬出饭桌、或是不用的门板,在饭桌、门板上刷上一层白面浆糊,将平时积攒的破布条、碎布头沾铺在上面,如此反复粘贴六、七层,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晾晒。

晒干了,再把鞋样放在打好的袼褙上按一样大小剪好。一只脚,需要5层,袼褙剪好,需在周边粘上白布条封边,最上边的盖上一层布,然后把它粘在一起,然后晒干,下一道工序,就是纳鞋底。

纳鞋底比较费功夫,那时大街小巷或是串门,都能看到纳鞋底的妇女,边纳着,边聊天,那时孩子多,一般要做七八双鞋,所以整个冬季妇女都在忙活。

好几个大年三十晚上,我一觉儿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煤油下忙着上鞋。

大年初一醒来,看到放在炕边的新棉鞋,和已经忙碌着烧火煮饺子的母亲,我知道母亲又熬了个通宵。

那时春节的一个特点就是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进入腊月,村里代销店上就开始卖鞭炮了,记得小时候放的最多的是一种一千响的小鞭炮,这种小鞭炮代销店拆零卖,印象中似乎是一分钱五个,记得那时香烟也拆零卖,那时虽然穷,但小伙伴不少还是能攒几毛钱的“零花钱”,花上几分钱,就能买上一二十个小鞭炮,能痛痛快快的玩一晚个上,一分钱也能买上二三根烟,小伙伴一人一根烟学着大人的样子抽着,抽烟的目的也是为的点鞭炮,你放一个、他放一个,整个小村庄断断续续鞭炮声不断,提醒人们春节近了。

其实想想,现在为什么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就是因为缺少了那种期盼。

水饺经常吃,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新衣随时都可以买,不像以前,只有春节才能狠狠心买身新衣服了、放鞭炮不再是小孩唯一一个娱乐活动了。

0 阅读:3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