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贫富差距小只是个错觉!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3-12-24 06:30:04

说起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一些人总会拿平等、贫富差距小,如果只看表面现象,似乎也真的是这样。

农村人看看左邻右舍,穷富差不太多,都只能吃八成饱,主粮都不敢敞开肚皮吃,地瓜刚下来的时候,随便吃,但刚下来的地瓜,干面干面的(淀粉多),吃多了烧心。

城里人、单位的人,工资也差不了多少,咱那时是生活在农村,对城里人的生活了解不多。

但仔细想想还是觉得有问题,农村人和农村人比差不多,但要是和城里人或非农业户口比那就差远了。

父亲是公社高中的正式老师,是非农业户口,按照农村人的说法是捧着“铁饭碗”,是吃供应粮的,不仅有白面、还有油和肉,和农民的差别那不是一般的大,最起码旱涝保丰收,粮本上的供应粮基本能吃饱,还不用吃地瓜。

我们家有我父亲的工资和供应粮,在我们这个五六百人的小村里,生活水平还算是高的。

我们家和二舅家一比那就差远了,二舅和二舅妈都是公办老师,舅舅和舅妈是县一中高中同学,那时母亲也在县一中读初中,后来因为有病辍学了,所以母亲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当然也是农业户口。

那时孩子的户口随母亲,母亲是非农业户口,父亲即使是农业户口,孩子也是非农业户口,可是非农业户口的女人谁找农业户口的男士,没有粮食供应,怎么生活。

那时非农业户口有天然的优越感,因为那时户口决定了人的命运,农家子弟长大后绝大多数接父母的班,当农民修理地球,不管你多优秀,直到九十年代出,工厂招工都会注明非农业户口,农家子弟不会有非分之想。

那是一个出身决定命运的时代,老子英雄儿好汉,也是说明出身多重要,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是那个时候的写照。

那时对普通农家子弟来说,能够转户口的机会是参军转志愿兵或提干,可是这种机会太少了,大多是当几年兵,吃几年包饭,混几身衣裳,那时农村能穿上翻毛皮鞋的都是复员军人,让人羡慕不已。

至于为数极少的面向农民招工名额,普通农民根本连知道的机会也没有,因为少的连村干部都不知道多少年赶上一次。

小的时候,我非常羡慕二表哥(二舅家的), 因为他是非农业户口,虽然也生活在农村,但是听母亲说人家到十八岁就能安排工作,最差也是到工厂当工人。二表哥小的时候很顽皮,不用功学习,也许不用为未来的生活担心缘故吧!

表哥上班的那一年,我正复读准备高考,那时虽然农村已经包产到户,但农村孩子出路并不多,考学依然是改变身份主要出路,恢复高考给了农民孩子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农民孩子非常的珍惜,有的为了考中专或大学,复读许多年,那时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学虽然不容易,但却可以凭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记得我的评论区有几位网友质疑我的求学经历,说1977初中毕业,82年参加高考,高中读了五年吗?

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时期,真的对那时农村孩子考学经历不可理解,我这种经历其实很平常。

我举几个例子:

我八零年上高中(县一中),我的同桌是我初中同学的二哥,他在公社中学上的高中,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又复读了一年,也没有考上,又参加了中考,考上了县一中,重读高中,和我成了同学。

我是77年初中毕业,82年参加高考,80年我考入县一中,是最后一批两年制高中,82年高考落榜,复读一年才考了个高中中专,77-80年几年一直复读考小中专,那时很多的农村孩子选择考小中专,因为“路比较近”,那时考上个小中专,国家包分配、转户口,从此就捧上铁饭碗了,对农村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那时不管什么学校,考上就行。

我的一个初中复课班的女同学,我上了三年高中、三年中专,我毕业那一年,她才考上初中中专,被大家戏称八年抗战,我的这位同学考的是纺织学校,毕业分配进了纺织厂,纺织厂没几年就倒闭了,我的这位同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八年的复读,只是改变了身份,成了城市户口而已,如果没考上中专,她只能在家务农了。

我上高中时,我们班的团支书是中专考试全县第一名(考高中和初中中专一个卷,同时进行),因为年龄超过了规定被人告了,没被录取,她那时已经二十三四岁,她高中毕业,在村里当了几年民办老师,又参加的中专考试,后来上了两年高中,应届毕业也没有考上大学,又复读一年,考上了山东大学,毕业成了大学老师,也算是因祸得福,其实这是后话,当初其实她如果能上师范已经很知足了。

上高中时,城里的同学不多,大多学习很一般,但不断有人离开学校去上班,想想人家不用特别用功,到年龄就可以安排工作,而我们农民子弟都在为改变一个户口而苦读,心理多少有些不平衡,我们究竟差在哪里?其实说起来还不是投胎决定的。

恢复高考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因为那时农民打工和做生意改变命运的机会还不多,考学仍然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主要选择。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明,那时城乡和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户口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城乡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那时很多农村的孩子拼命苦读,字面上说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但私下里主要还是摆脱贫困,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作为男孩子,最起码不用父母愁着给自己盖房娶媳了。

有个网友这样看城乡之间和农业非农业之间的差距:

“虽然计划经济时城乡有差距,也不过是几十块钱、儿斤糧和务工等向题,和现在比,都是微不足道可呼略不计了。”

这是原文复制的,可能有几个错别字,但意思能明白,看来是个城市户口的老者,他的意思差距不大:

1、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事,

2、几斤粮食的事

3、务工的问题(意思也就是干农活和当工人的事)

老人说得好,和现在比,都是微不足道的,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也许真是这样。

在这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几斤粮食不算什么,可是就是这几斤粮食,保证了困难时期能渡过难关,而多少生产粮食产量农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务工的问题现在已不是问题了,招工单位再没有看到要求户口了,可当时这可是大事啊!因为那时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命运的一多半!

个人奋斗?那时农民能奋斗什么,无非是拔草、积肥、捡麦穗、㨎红薯,想想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农民,大好时光都在干着这种几乎创造不了什么价值的活计,农村怎会有改观,社会怎么能发展。

我说这些可能有人又会拿客观条件来反驳,但是,可但是,当时明明有很多方法改变农民的生活,政策稍微宽松一点,农民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可是一个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把农民的路堵死了,怎么办,没办法,穷靠呗!

原来不可逾越的鸿沟,改革开放后到现在的确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这个小县城,最高档的小区,里面住的70%以上的都是做生意发了财的农民,现在看很正常,这在以前别说农民没钱,有钱没有城市户口,能在城里买房吗?

改革开放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不带偏见就可以看到,社会正在一个个问题逐步解决中进步,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农村的包产到户,一些人把包产到户看成简单的分地,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给农民自由,逐渐减小城乡、户口造成的差别。

八亿人口,七亿农民,如果人身不解放,思想不解放,发展都是空话!

59 阅读:4050
评论列表
  • 2023-12-26 16:29

    写的非常好,非常真实。

    时间会改变一切 回复:
    只有亲历过,才这样详实。
  • 冬月 56
    2023-12-25 20:27

    我九零后,二十岁以前都不明白人们为什么那么怕当农民,我从小就是农民,当时家里基本农田都有二十亩左右,还可以另外承包农田。直到我知道了河南好多地区人均才几分地!我很震惊,那该多绝望呀。农村人有时候都不理解农村人的难,就别指望那些城市人了。

    蓝星一箭 回复:
    我是山东的,小时候在农村,真的人均不到一亩地,村子挨着村子,人太多了,你想想,不到一亩地种什么能致富,所以现在无知的小白骂马寅初,我都觉得很无语,全世界的工业品都让我们生产了,也不需要这么多工人啊,哪来的工作岗位,没有就业能致富能消费?
    脂香缭绕 回复:
    那个年代城市人也好不到哪去,我爸年轻时下乡,中年时下岗[呲牙笑]
  • 2023-12-29 00:58

    真实,好文章,点个赞![点赞]

  • 2023-12-30 18:35

    良知,比金子更宝贵;感恩,源于善良的本质;高考,给了我们可以努力的机会。不管结局如何,努力过后,我们无怨无悔。

  • 2023-12-26 17:07

    甚为有理![点赞]

  • 2023-12-29 05:42

    普遍真富的是城乡接合部,卖地的农民。包产到户的真自由是出去打工时,不用开证明了,但暂住证比村委会证明贵多了!

  • watch 18
    2024-01-22 08:22

    现在的公公知识分子,都昧着良心,把这一段给忘了。

  • 2024-01-05 21:19

    看档案写的小作文,漏洞百出

    二泉映月 回复:
    这是过来人的亲身经历!
  • 季乐 15
    2024-01-06 12:38

    你就忽悠吧

  • 2023-12-31 01:53

    比现在强多了吧!

    用户12xxx64 回复:
    电都没有,你还觉得强?
    胖胖 回复:
    强?你只能天天去地里干活,想自己出去打工都不行,养什么都不能超过三只,想开店那是违法,你说强不?。
  • yxk 10
    2024-02-02 12:12

    主粮和杂粮区别,有吃的和没有吃的区别

  • 2024-02-26 18:32

    我是41年生人,饥饿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哪时才能吃上饱饭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愿望。

  • 2024-02-26 15:11

    过去的差别:大米白面和瓜干杂粮的区别,吃的饱和吃不饱的差别;现在的差别;别墅和单元楼的区别,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区别。

  • 2024-02-26 15:36

    以前没电、没自来水的,但是,现在十几亿人家庭用电和不计其数的企业用电,多少年能搞出来?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