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强县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义乌继续缩小与慈溪的差距!

城市课代 2025-04-21 09:12:31

浙江第一强县之争的硝烟从未散去,义乌与慈溪这对双子星的较量,早已超越简单的GDP数字比拼,演变为中国县域经济两种发展模式的巅峰对决。

截至2024年,慈溪以2928.6亿元的GDP总量稳坐浙江县级市头把交椅,而义乌则以2503.5亿元紧随其后,两者差距虽从2023年的584亿缩小至425亿。

从经济基本面看,慈溪的工业霸主地位依旧稳固。这座“中国家电之都”手握全球60%的小家电产能,坐拥公牛集团、方太厨具等7家百亿级企业,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50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更以800亿产值成为新增长极。

反观义乌,虽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0.7%,但工业总产值仅1639亿元,不足慈溪的四成。不过义乌的“轻资产重流量”打法令人侧目!7.5万个商铺构成的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23万人次,TikTok直播基地单日GMV破亿,跨境电商半年交易额650亿元的数据,让这座“世界超市”在《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报告》中稳居榜首。

这种“制造业硬核”与“数字贸易软实力”的碰撞,恰似《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与《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隔空对话。

政策红利的倾斜方向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慈溪手握前湾新区和沪甬跨海大通道两张“王炸”,《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要将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通苏嘉甬铁路2027年通车后,慈溪到上海虹桥仅需35分钟,长三角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将直接接入“上海大脑”。

而义乌则打出“自贸区+RCEP”组合拳,全国首个数字自贸区上线“义支付”跨境结算系统,半年完成数字人民币交易487亿元,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量暴涨65%,中欧班列新增布达佩斯线路后上半年开行量达1024列,硬生生把货柜变成亚欧大陆的“移动印钞机”。两地政策工具箱的差异,映射出国家对“制造强国”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并重布局。

民富指标与金融数据的较量同样精彩。义乌以2024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8733元、商铺租金十年涨300%、9平米摊位转让费炒至800万的“摊位经济学”,诠释着“藏富于民”的真谛。

而慈溪则凭借存贷款余额破万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30%、亿元资产家庭287户的“闷声发财”,展示着民营经济的深厚底蕴。值得注意的是,慈溪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均值,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88.66亿元,这种“低融资成本+高研发投入”的组合,为其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反观义乌,虽然人均收入耀眼,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从2023年的20.7%降至2024年的6.8%,产业转型阵痛初显。

当《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慈溪纳入宁波都市圈核心区,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赋予义乌“国际陆港枢纽”定位时,这场强县之争早已超越简单的排名角逐。

短期来看,浙江县域经济“双核驱动”的终极形态已然显现。

0 阅读:30

城市课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