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肥跻身全球未来城市20强的量子信息产业,究竟有何前景?

数据读城 2024-06-26 23:34:36

传统产业领域存量竞争激烈,未来产业竞争亟需争先占优。科技和高校实力不俗的合肥因为在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深海和深空3大产业领域的被看好,被加拿大科技咨询智库ICV Tank排进了全球“未来之城20”,位列第12名,低于同样入榜的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但在上海之前。其中,位居全球城市产业实力第二位的量子信息产业是合肥排名较高的重要原因,其究竟有何前景,合肥是厚积薄发还是又一次幸运地踏准了赛道?

从全部家当4个“5”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又一个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城市,合肥应继续有所发挥。

被高度重视的量子信息产业,全球城市竞速合肥位居第二

“量子技术”和“生命科学”都是今年顶层设计着重指出要加快发展的未来产业新赛道,我国已初步确立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和主导地位,并取得局部领先优势,产业落地方面也卓有成效。

代表我国业界进行该领域竞争的,正是多个在量子信息产业方面深耕多年有所得的重点城市群组,合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悉数在列,杭州、金华、武汉、郑州等城市位列该领域的下一梯队。而与合肥同列量子信息产业全球城市产业实力前五的,是美国芝加哥、博尔德-丹佛、纽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滑铁卢,清一色的北美城市。

世人印象里的合肥产业,是幸运的在新型显示、储存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带有几分幸运色彩的坚定投资,从而为合肥赢来了狂飙突进的主导产业优势和2020年跻身万亿GDP城市的荣耀。

其实,合肥国资委屡屡上演投资神话的底气,是合肥在大规模科学研发方面的持续高投入,相当长的时间里,合肥都在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排名里处于高位,还一度超过了历来最受政策和资本青睐的上海浦东。

厚积薄发,人才聚集度、头部企业数量换来产业链优势

合肥量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合肥的量子信息科研成果就迈出了实验室开始产业化探索,至今已快接近20年。

头部企业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其引导性远超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当前,在量子信息产业全球排名20强的企业中,合肥就有3家。而在2009年,合肥第一家专注量子信息领域的企业才由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创办;2017年,受益中科大、中国科学院优质科研成果转化的多家量子信息产业在合肥相继创立;截至目前,合肥已拥有量子信息产业链企业66家,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三大领域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踏准了时代的风口。

有人将合肥的量子信息产业发展奇迹归结为“国家分工让合肥受益”,这样的说法或许并没有问题,但前提是合肥能接住这一带有硬核科技色彩的泼天富贵。

合肥在量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其实来之不易,来源于诸多助力产业发展因素的聚沙成塔。

当前,仅合肥高新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就超过600人,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一;合肥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占全国的12.1%,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全国量子科技核心企业数量的城市排名,合肥与北京、深圳位居三级,杭州和上海并列第4。

人才集聚度方面,合肥有国际量子大会和“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北京有量子开发者大会和量子计算挑战杯大赛,深圳有量子计算黑客松全国大赛,相关专业赛事均有效提高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号召力和人才吸引力。全国高校中,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和中科大设有量子信息班,专门培育量子科技人才,其他城市的重点高校正准备跟进。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1季度合肥GDP表现并不出彩,但合肥制定的小目标——“2024年底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80家”或仍能实现。届时,练好内功、建设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的合肥,有望很好地抵御GDP可能失速、房地产市场严重不振的风险。

0 阅读:7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