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与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协议:
拟以228亿美元(约合165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这项跨国交易规模空前,覆盖范围横跨五大洲,囊括23个国家的数十个重要航运枢纽及其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港口出售案之一,该交易原定于今年4月2日签署。

3月28日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将“依法对此交易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随后这一交易的签署暂缓,不过并未取消。
关键在于巴拿马运河这一全球最重要的航运通道,据报道超过40%的美国集装箱流量(价值约每年2700亿美元)通过巴拿马运河,占每天通过这条世界第二繁忙的洲际水道的船只的三分之二以上。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这些港口落入美国之手,将对中国的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就在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之际,巴拿马当局同步启动了对长江和记旗下港口的深度财务审查。

经过审计发现,此前巴拿马与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续签25年运河港口特许营运权合同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比如续约协议未经法定审批程序便擅自生效,是通过分包商减少了向巴拿马政府支付的费用,没有按合约上交10%净利润等,拖欠金额大约为12亿美元。
这一审计结果让巴拿马政府拥有了一张王牌,他们有了正当理由重新审视与李嘉诚集团的合作。

巴拿马审计总署将对批准续签长江和记实业25年港口特许经营权的官员提起诉讼,同时重要的合同审计预计很快将完成,这无疑是对李嘉诚集团的重大打击。
此次特许经营权危机的走向,取决于两个关键司法认定:若巴拿马审计总署最终坐实续约程序违规,或宪法法院裁决合约条款违宪,这份价值连城的港口运营权将面临强制收回。

对长和集团而言,不仅交易无法继续,自己的重要资产也将会没有,而在国内名声早已丢了。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巴拿马运河的强硬表态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将巴拿马运河视为扩大美国领土的目标之一。

他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将“收回”巴拿马运河,甚至暗示可能使用军事手段。这让巴拿马政府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面临着美国的重压,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在这一敏感时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于4月8日抵达巴拿马,这是数十年来首位访问巴拿马的美国防长。
在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会晤后,赫格塞思在美国资助的海军基地的新码头剪彩仪式上发表讲话,称美国不会允许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威胁运河的运营,美国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增加了巴拿马政府的压力。

从历史上看,巴拿马运河一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1999年,美国根据《托里霍斯-卡特条约》将运河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控制。
但美国从未放弃对这一战略通道的影响力,如今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巴拿马再次成为焦点。

2017年标志着中巴经贸关系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巴拿马正式签署加入“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这个中美洲枢纽国家迎来了大批中国投资者的进驻。从能源基建到智慧城市建设,中资企业在巴拿马的战略布局迅速铺开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巴拿马施加了巨大压力,巧合的是巴拿马在卢比奥访问之后,便选择了退出一带一路。

如果巴拿马最终决定收回港口经营权,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合作伙伴。而在当前中美对抗加剧的情况下,巴拿马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
一方面,将港口交给美国企业经营存在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巴拿马的重要贸易伙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国有企业拥有丰富的港口运营经验和充足的资金实力,能够确保巴拿马运河港口的平稳运营。

对巴拿马而言,最理想的选择是找到一个既能抵抗美国压力又能提供稳定合作的伙伴。
这不仅能够维护巴拿马的主权利益,还能确保港口的高效运营,同时避免受到美国的直接干预。

无论这场交易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反映了新时代全球供应链和港口控制权,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嘉诚的境遇也警示我们,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商业决策已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还需要有更广阔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金融界,2025-04-09,《贝莱德227亿美元收购长和港口业务陷入多方审查,巴拿马或将收回经营权》

财经杂志,2025-04-10,《长和子公司回应巴拿马港口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