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年朋友注意了!山东的老人们即将迎来居住环境的大升级!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民政部门放出重磅消息——全省范围内启动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这项惠民政策专门为咱们退休人员量身定制,预计将让数百万家庭直接受益。

根据最新发布的实施方案,这次改造可不是简单刷刷墙面、修修水管,而是实打实针对老年群体的生活痛点。政府文件中特别提到要在楼梯间加装助力扶手,单元门口设置缓坡通道,卫生间标配防滑地砖和紧急呼叫按钮。最让子女们放心的是,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里还会优先安装智能监测设备,万一有突发情况,社区工作人员15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这些改造细节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全省237个老年社区,收集了超过1.8万条老人和家属的真实需求。
可能有人要问:政府这次为什么下这么大功夫改造老房子?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山东60岁以上老人已经突破2200万,每四个常住居民中就有一位银发族。很多退休职工在单位宿舍住了大半辈子,现在腿脚不利索了,每天上下楼成了大问题。这次改造工程正好抓住了这个痛点,既不用老人搬家折腾,又能实实在在提升居住安全性。笔者了解到,青岛李沧区作为试点,改造后老年人居家摔倒率直降67%,送医急救次数减少四成,效果实实在在看得见。

这次改造还有个暖心设计,政府特别强调要保留老物件的"记忆元素"。施工队进场前要和每户老人商量方案,老式的铸铁暖气片、用了三十年的实木门窗,只要不影响安全都尽量保留。济南槐荫区72岁的王大爷就特别满意:"改造完屋里亮堂了,但我的老书柜还在原来的位置,这种细心比装新设备更让人感动。"这种人性化考虑,正是政策制定者反复强调的"改造不改记忆"原则的生动体现。
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各地市要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优先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职工家属院和集中养老社区。改造资金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居民自付"的创新模式,普通家庭最低只需承担20%的费用。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5月起各社区都会设置咨询点,家里有75岁以上老人或失能群体的,记得带上身份证和房产证去登记,符合条件的还能申请全额补贴。

这项惠民工程背后,是山东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长远布局。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算过一笔账:适老化改造每投入1元钱,就能节省后期医疗护理支出7.8元。更重要的是,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安度晚年,既减轻了养老院床位压力,又维系了家庭情感纽带。随着首批改造项目即将在重阳节前竣工,齐鲁大地的银发族们很快就能住上"会养老的房子"。
本文信息源自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民政厅联合发布的《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导引》(鲁建标字〔2025〕4号)及齐鲁晚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