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官员赴美被发一次性手机,担心美国监听,美欧关系崩坏如此

经济话过去 2025-04-19 03:06:37

近期,欧盟准备派遣高级官员赴美谈判,然而,欧盟高层却下达指令,要求这些官员在前往美国之前,不得携带个人手机和电脑,而是使用欧盟提供的临时一次性手机和基础款笔记本电脑。此举令人费解,究其原因,竟是担忧官员们被美国海关扣留,更害怕他们遭受美国的监听。

欧美关系竟已恶化至此?事实上,早在约一个多月前,就曾有一则颇具意味的新闻。一位法国科学家前往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海关却被扣留。美国海关官员直接拿走他的手机,翻阅其中大量软件。在现代社会,手机承载着个人诸多秘密,上网浏览记录、购物信息,以及过往的发言等,都可能被一览无余。这位法国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聊天时,发表了不少对特朗普的负面评价。

其实,这并非个例。在美国,有50%的人对特朗普持负面看法,在欧洲,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倘若特朗普在欧洲竞选总统,恐怕必败无疑。在大多数欧洲人眼中,特朗普犹如“疯子”“傻子”,美国却将他选上总统之位。可以想象,众多欧洲普通人的手机里,或许都存有吐槽特朗普的言语。一旦被美国海关查获,轻则被驱逐出境,重则可能面临刑事审判。此前,这位法国科学家的事件在多方斡旋下虽得以平息,但此后,许多旅游博主和专业旅游人士纷纷提醒欧洲人,前往美国无论是经商还是旅游,都要格外小心,仔细检查手机中是否存在“违禁内容”,甚至有人建议出行前对手机进行格式化。

如今,欧洲人前往美国都面临着潜在风险,这与以往提醒国人赴美小心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已然“一视同仁”。不仅如此,此次前往美国的官员身份特殊,欧盟还担心美国对其进行窃听。事实上,美国窃听欧洲早已不是新鲜事。前些年,默克尔总理就曾表示自己遭到美国窃听,甚至美国还买通欧洲一个小国的情报部门负责人,协助其窃听该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美国如此行径,使得美欧离心离德成为必然。

过去,即便美国存在窃听行为,欧洲人大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认为双方在根本利益上仍有一致性。然而,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特朗普上台后,一方面表示不再调停俄乌战争,不再支持乌克兰,甚至盯上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和输气管线,要求欧洲承担更多费用;另一方面,对欧洲也加征关税,称欧洲是“小号中国”,每年从美国赚取大量利润,必须加征关税。

在此背景下,欧洲人意识到美国已与他们分道扬镳,不再愿意维护欧洲的利益,甚至可能对欧洲进行威胁和要挟。因此,欧洲如今不得不寻求自保,避免被美国窃听。更为关键的是,欧盟高层也已表态,未来要加强与亚洲国家的交流,甚至不再对中国的电动车加征关税。

由此可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将欧洲彻底推向中国。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欧洲一方面需要与美国不断谈判,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而中国或许将成为其最佳选择。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