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国进口数据狂降64%,这一现象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民众的普遍慌张,众多美国农民与基层百姓甚至开始后悔当初投票给特朗普。
从经济数据来看,一周内美国进口数据的大幅下滑,直接反映出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国内老百姓的疯狂抢购行为,恰恰印证了他们对物价即将飙升的担忧。美国进口商如今陷入了两难境地:进货,需承担高额关税成本,而生产商却不会分担;不进货,手中无货,生意便无法开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然将美国经济搅得混乱不堪。

特朗普的逻辑混乱是其政策失败的关键原因。他天真地认为,只要提高关税,制造业就能回归美国。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即便制造业回归,雇佣美国工人所带来的高昂成本,必然导致产品价格飙升。美国工人的人力成本远高于越南、印度等国家,一个美国工人的薪资可能相当于10个越南人或20个印度人。如此一来,普通美国民众根本无力承担本土生产商品的高昂价格,物价飙升成为必然趋势。
进一步探讨美国普通民众的就业意愿,我们会发现,他们对于进工厂从事体力劳动的意愿极低。回顾中国就业市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生产型企业招工难,而年轻人却大量涌入外卖快递行业,甚至部分城市已发出岗位饱和警示。这一现象在美国同样存在,且更为突出。过去50年的教育导向,使得美国民众普遍追求自由轻松、有成长空间的工作。美国人的身形和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们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偏好。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高中三年尽情享受生活,毕业后从事加油员、收银员等轻松工作才是理想选择,进工厂打螺丝、操作缝纫机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从苹果到富士康再到台积电,无数企业都证明了在美国难以雇佣到足够的工人。即便特朗普成功将生产线迁回美国,也难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此,特朗普叫嚣的将生产线迁回美国,不过是一个假命题,根本无法实现。
在特朗普关税大棒的挥舞下,美国普通民众逐渐清醒过来。他们曾被特朗普愚弄,以为加关税就能夺回工作机会,实现富裕。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即便关税政策达成目的,生产线迁回美国,他们也未必愿意进入工厂从事高强度劳动。而且,由于生产成本剧增,商品价格翻倍,他们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实际收入却未增加。原本安稳的生活被打破,却要承受物价飞涨的痛苦,这难道是他们所期望的高关税之下的幸福生活和美国梦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其承诺的制造业回归和民众富裕,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混乱,民众生活陷入困境。这一系列的问题,正促使美国民众重新审视特朗普的政策,美国未来的走向也充满了不确定性。